李軒宇呆呆地望著那片被戰火蹂躪得不成樣子的土地,他的心緊緊地揪了起來,心中想要改變這一切的決心愈發堅定。
他清楚地知道,要改變這亂世之中的悲慘現狀,光憑著自己那滿腔的熱血,那是遠遠不行的,必須得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
他一路尋找,終于找到了一處相對來說還算安靜的村落。一間破破爛爛的茅屋,就成了他暫時可以安身的地方。
一走進屋內,那股陳舊的氣息就撲面而來,墻壁上的土坯這兒一塊那兒一塊的,已經脫落了好多處。
可李軒宇哪顧得上這些啊,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就開始在自己的腦海里仔仔細細地梳理自己所掌握的那些知識,還有那個神秘系統賦予他的能力。
他首先想到的是制造一些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的工具。在村落附近的樹林中,他挑選著合適的木材。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專注的臉上。他的目光在一棵棵樹木間游移,最終鎖定了幾棵筆直且紋理清晰的楊樹。
“就你們了。”李軒宇輕聲自語道。
他目光堅定地盯著眼前的幾棵樹木,深吸一口氣,解下系在腰間那有些磨損的腰帶,隨后小心翼翼地抽出那把略顯破舊的短斧。
這短斧的斧刃上布滿了細小的缺口,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些缺口的陰影顯得格外分明。
李軒宇雙手握緊短斧,高高舉起,用力地朝著樹木砍去?!芭椤钡囊宦暎谈c樹干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的手臂因為用力而微微顫抖,額頭瞬間就冒出了汗珠。但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緊接著又是一斧砍下去。
每一斧落下,都帶著他那堅定不移的決心,仿佛這每一斧都承載著他對未來的希望。
汗水不斷地順著他的額頭滑落,流過他的臉頰,一滴一滴地砸在腳下的土地上。
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濕,緊緊地貼在身上,可他的動作卻沒有絲毫停歇。
他咬著牙,一下又一下地揮動著短斧,手臂的肌肉因為持續的用力而緊繃著。
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木材終于“咔嚓”一聲倒了下來。李軒宇喘著粗氣,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然后彎下腰,雙手緊緊地抱住木材的一端,試圖將它拖回茅屋。
可這木材沉重無比,他費了好大的勁,也只是讓木材挪動了一點點。
他不得不調整姿勢,把腰彎得更低,雙腳用力地蹬著地面,一步一步艱難地拖著木材前行。
好不容易將木材拖回了茅屋,李軒宇顧不上休息,立刻開始了精細的加工。
他坐在一個簡陋的木凳上,雙手熟練地操作著工具。鋸子在木材上快速地拉動,發出“吱吱”的聲音,鋸末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他的眼神專注而認真,每一次拉動鋸子,都力求拉出整齊的切口。刨子在他的手中靈活地移動,所到之處,木材變得光滑平整。
在這忙碌的過程中,村里的幾個孩童聽到聲音,好奇地圍了過來。他們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腳上的鞋子也有些破舊。
那幾個孩子睜著大大的眼睛,眼神里充滿了好奇和疑惑,一眨不眨地注視著李軒宇的一舉一動。
“大哥哥,你在做什么呀?”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問道。
她的聲音清脆動聽,就像山間的小溪流淌。
李軒宇抬起頭,看著小女孩,臉上露出溫暖的微笑,回答道:“我在做能幫助大家的東西?!?
孩子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繼續好奇地看著。
就這樣,李軒宇夜以繼日地忙碌著。白天,陽光透過茅屋的窗戶灑在他身上;夜晚,他就點著一盞昏暗的油燈,在微弱的燈光下繼續工作。
經過幾天的不懈努力,一架簡易的水車終于出現在他的面前。
他帶著水車來到村邊的小溪旁,將水車安裝好。清澈的溪水歡快地流淌著,推動著水車緩緩轉動。
水車的葉片在水中旋轉,發出“嘩嘩”的聲音。
村民們聽到動靜,紛紛圍攏過來。他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牽著牛,臉上充滿了驚訝和疑惑。
“這是何物?”一位老者捋著胡須問道。
李軒宇解釋道:“這是水車,可以利用水流的力量灌溉農田,這樣大家種地就會輕松許多。”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水車的運作原理,額頭上還掛著剛剛忙碌留下的汗珠。
村民們交頭接耳,互相看著,臉上寫滿了疑惑。
“真能有這么好使?”一個滿臉皺紋的大爺瞇著眼睛質疑道。
“咱們先看看再說唄?!迸赃叺囊粋€中年人說道。
村民們將信將疑,但當他們看到水車真的將溪水引到了農田里,原本干涸的土地漸漸濕潤起來,他們的眼中頓時充滿了驚喜。
那干裂的土地,就像渴了許久的人終于喝到了水,一點點地變得松軟。
“真是神奇?。 比巳褐袀鱽碣潎@聲。
這聲音里有驚喜,有意外,更多的是對未來的希望。
李軒宇并沒有滿足于此,他又利用剩余的木材制造了一些簡單的農具,如鋤頭、犁耙等。
他仔細地挑選著木材,用鋸子鋸下合適的長度,再用刨子一點點地修整形狀。
每一個動作都認真而專注,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也顧不得擦一擦。
這些農具的形狀和構造與村民們平日里使用的大不相同,但使用起來卻更加省力高效。
村里有個叫大牛的壯漢,拿起一把新鋤頭,試著在地里刨了幾下,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大牛那粗壯的胳膊揮舞著鋤頭,每一鋤頭下去,都能帶出一大塊松軟的泥土。
“這鋤頭用起來輕巧得很,俺能多刨好幾壟地!”大牛興奮地說道。
他的聲音洪亮,帶著滿滿的喜悅,仿佛要讓整個村子都聽見。
李軒宇的名聲漸漸在村子里傳開,附近村莊的人們也紛紛趕來一探究竟。
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牽著孩子,有的背著背簍。一路上都在議論著李軒宇和他的新奇發明。
一位衣著樸素的年輕女子,站在人群中,目光中充滿了敬佩:“這位公子真是有大本事。”
她的臉頰微紅,眼神一直落在李軒宇的身上。
李軒宇微笑著回應:“只要能幫到大家,我就心滿意足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軒宇又有了新的想法。他發現村民們在夜間照明十分不便,于是決定制造蠟燭。
他收集了一些動物油脂,經過反復試驗和改進,終于做出了明亮而持久的蠟燭。
當夜幕悄然降臨,黑漆漆的四周顯得格外寂靜。李軒宇輕輕點燃了自制的蠟燭,那搖曳的火苗逐漸變大,溫暖的光芒一點點擴散開來,很快就照亮了整個簡陋的茅屋。
村民們紛紛好奇地圍聚過來,個個瞪大眼睛,臉上滿是驚嘆的神情。
“有了這蠟燭,晚上也能做事了?!币晃恢心昴凶用掳透锌?,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李軒宇的這些發明創造,在村子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消息不脛而走,不僅改善了村民們的生活,也吸引了當地一些有識之士的關注。
這一日,一位名叫趙員外的富商,親自帶著幾個隨從,坐著華麗的馬車來到村子。
趙員外身著繡著精美圖案的綢緞長袍,腰間那塊碧綠的玉佩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
他邁著沉穩的步伐,在隨從的簇擁下走進村子。
“聽聞公子才華出眾,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壁w員外雙手抱拳,客氣地說道。
李軒宇趕忙回禮:“員外過獎了,我只是略盡綿薄之力。”
趙員外目光炯炯地看著那些新奇的工具,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明:“公子這些發明,若能推廣開來,必能造福更多百姓。
不知公子可有此意?”
李軒宇微微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過了片刻,他緩緩說道:“多謝員外賞識,只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趙員外微微一笑,大度地說道:“無妨,公子若有想法,隨時可來找我?!?
說完,便轉身帶著隨從離開了。李軒宇望著趙員外離去的背影,心中像泛起了層層漣漪,思緒萬千。
他深知,自己的這些小發明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在這個動蕩的時代,他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為更多的人帶來希望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