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那陽光溫溫柔柔地灑在營帳的簾幕上。李軒宇一早就睜開了眼睛輕柔柔地吹著,帶來了縷縷涼意,讓他整個人都覺得清爽了不少。
道路兩旁的野花野草,在微風里輕輕晃悠著,就像是在歡迎他似的。
到了華佗的營帳前,李軒宇輕手輕腳地掀開簾幕,一眼就瞧見華佗正端坐在案幾前,神情專注地研究著一本醫書。
華佗身上穿著一件干干凈凈的長袍,腰間緊緊束著一根白色的腰帶,頭發整整齊齊地束在頭頂,有那么幾縷銀絲在明亮的陽光下格外顯眼清晨,陽光柔和地灑在營帳的簾幕上,給整個營帳都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李軒宇早早睜開雙眼,迅速起身,仔仔細細洗漱完畢,便腳步匆匆地朝著華佗的住所趕去。
一路上,微風輕拂,帶來絲絲涼意,讓他精神為之一振。道路兩旁的野花野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似是在向他問好。
李軒宇來到華佗的營帳前,輕手輕腳地掀開簾幕,只整潔的長袍,腰間緊緊束著一根白色的腰帶,頭發整齊地束在頭頂,幾縷銀絲在明亮的陽光下格外醒目。
李軒宇壓低聲音,輕輕說道:“華先生,早?!?
華佗聽到聲音,抬起頭來,臉上帶著微笑回應道:“李公子,你來啦?!?
李軒宇在華佗對面坐下,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說道:“華先生,昨日我思考了許久,對于醫療之法,我有一些新的想法,想與您探討探討?!?
華佗放下手中的醫書,饒有興致地說:“哦?愿聞其詳?!?
李軒宇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華先生,您看,我們如今處理傷口,多是用草藥敷之。
就拿戰場上受傷的士兵來說,那傷口往往血肉模糊,用草藥敷雖說有些效果,可常常會有一些細碎的異物殘留其中。
要是能有一些特制的工具,比如小巧鋒利的鑷子,那就能更精準地把傷口中的異物夾出來,您說這樣是不是能提高傷口愈合的速度和質量呢?”
說著,他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認真地畫出工具的形狀。
華佗微微瞇起眼睛,身體前傾,目光緊緊盯著地上畫的形狀,仔細思索著李軒宇的話。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點頭道:“此想法頗有新意,若能制出這般工具,確為可行之法?!?
李軒宇見華佗認可,心中一喜,臉上不自覺地浮現出興奮的神情,又接著說道:“還有啊,華先生。
咱們碰到一些重傷昏迷的病人,總是束手無策。我就在想,我們是否可以嘗試用刺激穴位的方法來喚醒他們?
比如針刺人中、涌泉等穴位。我曾觀察過這些穴位,感覺它們就像是人體的關鍵開關,說不定刺激一下就能有效果?!?
華佗手撫胡須,眼睛微閉,腦海中似乎在想象著李軒宇所說的場景,片刻之后,他目光中透露出贊賞:“李公子所言,聞所未聞,卻也不無道理?!?
李軒宇受到鼓舞,愈發激動,繼續說道:“另外,華先生,咱們現在用的草藥種類繁多,用法也各不相同。
但很多醫者對草藥的使用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導致藥效有時難以保證。
我們能否對常見的草藥進行分類和炮制,制定出一套標準的用藥規范呢?
這樣一來,不管是經驗豐富的名醫,還是初出茅廬的新手,都能按照規范用藥,既能保證藥效,又能讓更多的醫者易于掌握?!?
華佗站起身來,來回踱步,說道:“李公子這些想法,實乃創新之舉,若能實踐成功,必是造福蒼生之事?!?
正說著,一名士兵突然走進營帳,只見他捂著手臂,眉頭緊皺,臉上滿是痛苦之色。
那手臂上的衣衫已被鮮血染紅,血還在不停地往外滲。李軒宇和華佗趕忙起身,迎了上去。
華佗輕輕抬起士兵的手臂,仔細查看那傷口。只見那傷口又深又長,皮肉外翻,甚是嚇人。
李軒宇趕緊從一旁拿來干凈的紗布和草藥,準備協助華佗。
在處理傷口的過程中,李軒宇突然說道:“華先生,我覺得在清理傷口時,可以先用烈酒消毒,或許能減少傷口感染的幾率?!?
華佗聽了,眉頭微皺,猶豫了一下,說道:“烈酒消毒?前所未聞,不知效果如何。”
李軒宇一臉堅定,目光炯炯地說:“不妨一試?!?
于是,他們取來烈酒,小心翼翼地輕輕倒在傷口上。士兵疼得渾身一顫,牙齒咬得咯咯作響,額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
李軒宇輕聲安慰道:“忍一忍,兄弟,這是為了讓你的傷口好得更快。”
經過一番處理,傷口終于不再流血,士兵的臉色也稍微好了一些。士兵感激地看著他們,說道:“多謝華先生,多謝李公子?!?
說完,便轉身離去。
華佗看著李軒宇,說道:“李公子,你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雖不知效果如何,但勇于嘗試,精神可嘉?!?
李軒宇謙虛地笑了笑,說道:“華先生過獎了,我也是受您醫術的啟發?!?
接下來的日子里,李軒宇和華佗不斷地交流、實踐。他們嘗試著用新的工具處理傷口,用穴位刺激的方法救治昏迷的病人,還對草藥進行分類和炮制。
一天,一名重傷的將領被幾個士兵匆匆抬進營帳。只見他面色蒼白如紙,雙眼緊閉,氣息微弱。
他在戰場上被流矢射中,那箭頭深深嵌入身體,傷勢極為嚴重。
李軒宇和華佗見狀,趕忙上前。李軒宇表情凝重,雙手穩穩地拿起自制的鑷子,全神貫注,小心翼翼地取出箭頭。
每一個動作都極為輕柔,生怕給將領帶來更多的痛苦。華佗則迅速從一旁拿來止血的草藥,熟練地為傷口止血敷藥。
在救治過程中,李軒宇看著那裂開的傷口,皺起眉頭提議:“華先生,不如我們用針線縫合傷口,也許能讓傷口更快愈合。”
華佗手撫胡須,面露擔憂之色:“此方法未曾用過,不知可行否?!?
李軒宇目光堅定,緊緊握著拳頭:“總要試一試?!?
于是,他們屏氣凝神,小心地縫合傷口,動作輕柔而又精準,而后將傷口包扎妥當。
接下來的數日里,李軒宇和華佗時刻關注著將領的病情。李軒宇每日都會仔細查看傷口的變化,為將領更換敷藥。
華佗則根據將領的脈象調整藥方。
經過數日的精心觀察和悉心照料,這名將領的臉色漸漸有了血色,傷口也開始愈合,傷勢逐漸好轉。
這一消息在軍營中迅速傳開,將士們紛紛圍在營帳外,臉上滿是敬佩。
有人贊嘆道:“李公子和華先生真是神醫啊!”
李軒宇和華佗并未因此滿足,他們繼續深入探討,不斷完善新的醫療理念和方法。
很多個夜晚,他們常常在營帳中秉燭夜談。有時,為了一個想法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有時,又為了一個小小的突破而欣喜若狂,笑聲傳出營帳。
李軒宇提出:“華先生,我們能否根據不同的病癥,制定出相應的食療方案,輔助治療?”
華佗點頭道:“此想法甚好,食物之療,亦不可忽視。”就這樣,他們在醫療創新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救治更多的傷員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