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送君一別(求追讀月票)
- 影視:請萬千主角赴死
- 冷月天下
- 2150字
- 2024-08-23 07:03:00
高俅一愣,道:“你是說那個郎中還敢到太尉府來行刺于我?”
富安道:“那郎中既然仗義出手救那林娘子,如今林沖被刺配,或許他為了義氣,就想來行刺泄憤,恩相不可不防啊。”
高俅看著富安,忽然覺得此人倒是頗為機靈,放在身邊做事倒也不錯。
“富安,林沖和那郎中,只要這兩人有一人授首,你就是我太尉府虞候,若是兩人皆被你捕殺,你便是都虞侯。
現下,我給你一百禁軍,一應費用你和老都管支取。”
富安聞言大喜,連忙俯身叩謝道:“多謝恩相信任,富安必竭盡所能,將殺害衙內兇手緝拿歸案,以慰衙內在天之靈!”
待富安離開后,從廳中屏風之后轉出一人。
“恩相,此人頗有幾分急智,倒是能用。”
高俅面沉如水,道:“先生覺得,這富安真能找到那個無名郎中?”
堂堂太尉義子被人當街殺死,如今已被傳為東京街頭笑柄。
他遷怒于林沖,原本欲置林沖于死地。
不想開封府滕知府和那孫孔目等文官竟然偏偏不讓自己順心,又弄出個笑話。
這讓高俅對那殺子之人更是恨之入骨。
屏風后轉出之人,一身文士打扮,卻是助高俅處理公務的師爺孫靜。
此人堪稱高俅謀主,是高俅升任太尉之后的左膀右臂。
若無此人,高俅雖經西軍歷練鍍金,上了太尉的高位之后,恐怕也未必能夠成為朝堂大佬。
此時孫靜沒有回答恩主的問話,反而說道:“恩相,富安有一點倒是說的沒錯。
那無名郎中原本就是仗義出手,隨之逃出東京城。
但是如今林沖被判刺配滄州,此人若得知消息,或有前來行刺泄憤的可能。
這是此輩好漢的義之所在。”
高俅瞇起三角眼,道:“這無名郎中真敢單人闖我這太尉府?”
孫靜道:“恩相,您忘了那日程子良看過衙內后,曾說傷衙內之人乃是高手,拳力極為驚人。
俠以武犯禁,這種人或許就為了義氣,敢于犯下大逆之事。”
程子良正是高俅身邊有數的高手。
高俅掃了孫靜一眼道:“那就交給你安排,若有人來犯,務必將其留下。”
……
……
開封府前,州橋下的酒店內,收了張教頭銀子的兩個公人守在門口的酒桌上吃席。
林沖此時戴著木枷鎖鏈,披頭散發,臉上刺著金印,人顯得十分憔悴狼狽。
卻是失了八十萬禁軍教頭的風采。
“兩位兄弟,這次林沖遭人陷害,多虧兩位施以援手,只是我這就要去往遠惡軍州,卻不得與兩位長聚了。”
李墨掏出一瓶親手調制的外傷藥膏,說道:“你剛剛挨了二十杖脊,我給你上個藥。”
說著,就讓林沖趴于桌上,撩起他的衣服,露出后背。
只見背脊之上傷痕累累,讓人看了就忍不住淚落。
林沖道:“多得孫孔目維持,這棒不毒,因此走得動彈。”
李墨將藥膏一一給林沖敷好,嘴里輕聲道:“教頭,我跟大師且于半路劫你,定讓你從此遠走高飛。”
林沖微微一愣,連連搖頭,“不可,不可,國家法度豈能肆意壞它?”
李墨讓林沖這話憋得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好家伙,這窩囊男人不等到人家追殺到滄州,就不肯醒悟是吧?
“你這次什么都沒做,就被高俅暗害了,他遷怒于你,必殺你以泄憤。你以為到滄州就能活?”
林沖默然。
李墨見他不語,幾下抹完藥膏,又將衣服小心放下。
將藥膏交到魯智深手里,轉身走到那兩個防送公人那一桌。
一手一個攬住肩膀,低聲道:“董超,家住東城新鄭門外,有一個老爹,一兄一弟,一個妻子,三個孩子。
薛霸,家住戴樓門外,家中有一個妹妹,一個妻子,兩個孩子,在外面還養著個小的生了個兒子。我說得沒錯吧?”
兩人聞言臉色大變,就要起身,卻發現自己肩膀上那只手猶如泰山一般,讓他們完全無法動彈。
“你……你要做甚?”
李墨冷笑道:“林教頭性子溫和,一路八成會任憑你們揉來搓去。高俅那廝找人請你們半路害林教頭,先付了10兩金子吧?”
董超嚇了一跳,道:“沒……沒……”
“你要敢說沒有,信不信我今晚就去殺你全家?”
薛超連忙搶話道:“有,有,那人叫富安,說我們若殺了林教頭,回來后還能再領10兩金子。”
董超早嚇得改口道:“是有,有。您老放心,小的們保證讓林教頭一路舒舒服服地到滄州。”
李墨扭頭,對被魯智深扶著走過來的林沖道:“林教頭,都聽到了吧?”
林沖一臉怒容,胸口起伏不停。
他聽李墨接二連三告知高俅害他之心不死,自己卻一直抱有某種幻想。
哪想到全被李墨說中,這高俅還真是不殺自己絕不善罷甘休啊!
李墨拍了拍林沖的肩膀,小聲道:“等你離京,我便帶著嫂嫂他們一家來追你,且看你到時走還是不走。”
林沖虎目淚流,道:“天下之大,哪里有我林沖立錐之地?”
李墨聞言,心頭一動。
若不然帶著林沖一家上梁山,這會兒那白衣秀士帶著宋萬、鄭金、朱貴在梁山上,也沒啥戰力,奪了這寨子倒也不錯啊。
然后就近去鄆城縣請宋江赴死,將這世界寂滅,任務完成。
完美啊!
“官人,官人……”林娘子猛然從門口撞入,看到林沖,眼淚頓時止不住落下。
接著就撲過來,抱住了林沖,放聲大哭。
林沖虎目微紅,雙手顫抖地想要撫在娘子頭上,卻又頹然落下。
想到若是依了李墨所言,自家娘子怕是一輩子要跟著自己顛沛流離、東躲西藏地過日子。
想到這里,林沖輕輕扶開娘子,轉身跪在張教頭跟前。
“泰山在上,年災月厄,撞了高衙內,吃了一場屈官司。今日有句話說,上稟泰山。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已經三載,不曾有半些兒差池。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今小人遭這場橫禍,配去滄州,生死存亡未保。
那高俅害人之心不死,小人心去不穩。況令愛青春年少,休為林沖誤了前程。卻是林沖自行主張,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好友在此,明白立紙和離,任從改嫁,并無爭執。如此,林沖去的心穩,免得高俅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