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還得練
- 重生之激蕩九三
- 老實了求放過
- 2213字
- 2024-09-24 19:46:15
大家來當然是找周吾問個答案的,但臨到頭卻不知道從何問起。
因為這事讓人難以置信,實在是太不現實。
眾人不問,周吾也不說,這種時候就是博弈,誰主動誰就落了下風。
先開口的總是想辦法挽回,后開口的大多不屑一顧。
從工具箱里拿出大集上買的豬羊肉,招呼陳海下車,兩人邊走邊笑回家。
說話聲很輕,落在眾人心里就像貓撓,讓人心癢癢的還抓不到。
人群中不知誰推了周慶紅一下,他下意識‘哎呦’一聲,等回過神來已經走出人群了。
周吾好奇的回頭一看,周慶紅順勢說道:“小吾,我們就是想問那什么你是不是真都賣出去了?沒有別的意思哈,就是好奇嘛。”
“當然。”可給周吾等到了,否則好不容易編的謊話沒地說,那找誰說理去:“但是我自己可沒有這個本事,畢竟這么大的量呢。是我大舅幫找的銷路,你們也知道他在供銷賓館管事,政界、商界朋友多,一句話比咱們平頭老百姓跑斷腿都好使。”
周吾就簡單一句話,至于怎么做到的讓大家自己去猜,至于猜成啥樣就跟他沒關系。
然后做恍然大悟狀:“哦對了,昨天賣肉雞的主顧進來領錢,沒在的誰給捎個信。”
人群中原本還有的嘀咕聲霎時消失,因為人可以說謊,但錢不會。
如果不是真的賣光而且賺到錢,不可能如此豪氣,畢竟那是一千多呢。
至于捎信根本不需要,因為養雞戶是最關注周吾動向的,有一個算一個全在場。
有人想趕緊拿到錢好落袋為安,有的則想多分配明天的份額,而且兩者其實并不沖突。
村里純看光景的村民們也沒有離開,難得人齊就在門前閑扯起來。
話題中心人物還不是周吾,而是他大舅陳尚。
有人說去過陳尚家,親眼看到陳尚跟縣委書籍的握手合照。
有人說去過供銷賓館,看到陳尚給二十多個人訓話的場面風光極了。
還有人說去年春節鎮政府領導還去陳尚家拜年呢。
反正就是越說越玄乎,好似陳尚在縣里能一手遮天一般。
已經來到院里的周吾并不知道這些,但這其實就是他想要營造出來的畫面。
在眾人眼中大舅越神秘,他們就越敬畏,自然不會再生出去縣城的想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朝里有人好做官’這句話,但道理是都懂的。
進了屋的周吾先是喊了幾聲,結果沒有任何回應,就知道老媽不在家。
看著屋里翹首以盼等著結賬的大家,那就自己自己上唄,反正多少錢都在賬本上記著。
今天總銷售額是2651元,而肉雞的貨款是1873元,毛利就是778。
人工費用這次要貴一點,畢竟工作量增加了許多。
人員這次是10人,忙活了6個小時,還是1.5/h,這就是90元。
拖拉機使用費10元,柴油10元,給大爺送了10塊錢標準的酒肉。
再扣掉付給小舅的30元工資,那純利潤就是628元。
這是城鎮職工三個月的工資,擱現實里正經不錯。
但擱重生年代文小說里,只能說小伙你還得練。
賬目清晰,小學就學算盤的周吾打的依舊很熟練。
貨主簽字,一筆筆貨款順利下發,眾人肉眼可見的喜笑顏開。
算完賬合上賬本的周吾依次打量眼前的眾人,緩緩開口道:“我大舅推薦的朋友本來說要降一毛的,畢竟目前行情才1.3。
是我大舅一個勁說咱們不容易,人家最終才按照1.5元價格收購。
明天呢人家還要,大家伙還有沒有賣的,有的話我就再跑一趟縣里,沒有的話我也好給人家說一聲。
當然,賣不賣全在你們哈,有想自己去縣里試試的請便。
但要是賣不了可別再回來找我家了,我們自認仁至義盡了。”
眾人一時無言,其實都想過去縣城試試,因為周吾賣的太順,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行。
甚至有人都想如果周吾明天不去縣城,那自己去找周吾大舅能不能成。
就在這時,一個誰都意想不到的人率先開口。
“他們不賣我賣,小叔,你明天要多少,我全都包了。”
說話的又是楊老三,昨天的他就吃了優柔寡斷的虧。
等他決定要賣的時候,二百個份額早被搶光了。
當時就懊悔,回家老婆也埋怨,晚上更是自責一晚上沒睡好。
所以今天的他忙不迭的開口,生怕再落個昨天的境地。
其實該想的昨天晚上都想通了,又不是沒去過縣城,再去一次也不會更好。
更主要的是周吾給的價格真不錯,幾乎快趕上暴雪之前了。
“老三,我知道你著急,但你先別急。”周吾安撫道:“咱村不少人家養雞,總得給大家一個說話的機會。
這樣我先允你一百只,如果后續數量不夠,多余的份額給你,如何?”
一百只,這可比昨天分的數量最多的周慶紅還要多一倍呢。
楊老三開心壞了,恨不得當場來個后空翻。
不過也好奇周吾這次要多少?三百?總不能是四百吧?為啥咱沒有這么牛掰的大舅呢。
兩人的對話讓其他人瞬間慌亂,不知道還剩多少名額的他們生怕連湯都喝不上,趕忙開口說賣。
這些人的想法周吾當然知道,但也懶得拆穿,畢竟老話也說過【人不為己天誅地】。
角度不同看待問題也不同,所以一件事是對是錯是很難下決斷的。
最主要的是拆穿也沒有用,只會落得讓大家都尷尬。
不過該敲打還是得敲打,否則平白被人小瞧,乃至關鍵時刻捅刀子。
周吾語氣冷冽的說道:“其實我真不想管,畢竟我還得上學。
我大舅也不用搭人情,他在縣里本來就風生水起,何必趟你們這趟渾水。
可畢竟是街坊鄰里,能幫還不幫總歸說不過去,但有些事情咱們得提前立個章程。
以后大家要賣多少貨就按照今天的比例分配,直到誰家雞場清空為止。
不管任何人、任何原因不履行咱們今天的約定,那他以后就別找我,找我也不管。
就這么點小事,誰贊同誰反對?放心,不用擔心我難堪,你們空出來的名額有人填補。”
“對,就是我,”楊老三雙手合十作揖:“諸位父老,咱村我養的雞最多,壓力也最大,誰不想賣就把份額給我唄,我謝謝昂。”
“楊老三,你想瞎心了吧?誰沒壓力,滾犢子。”
“人家周吾是幫咱們哩,可不敢忘恩負義。”
“而且價格很公道,誰不賣誰傻×。”
人群中依次響起應和聲,再沒有人有私心,有也不敢表露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