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健康企業經營與創新
- 丁程碑 丁熙來
- 1749字
- 2024-08-29 17:48:23
1.2 研究問題
1.2.1 問題成因
大健康戰略的實施極大地刺激了大健康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新技術、新生產、新生態特點的醫藥制造業,尤其是在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生產行業領域。近年來,屬于第二產業的醫藥制造業,以龐大的產業市值和較高的產業鏈競爭地位,成為大健康產業的支柱性產業。作為健康產品的生產部門,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發對醫藥制造業的經營績效存在關鍵性作用;作為支柱產業,醫藥制造業的技術創新及其創新績效對整體大健康產業將產生連鎖效應,甚至可能對大健康產業鏈帶來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因此,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僅關乎自身經營業績,甚至會影響大健康產業全局發展。由表1-1結果可知,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平均研發人員數為12.27萬人,整體呈下降趨勢,最高的2014年為13.39萬人,說明近年來醫藥制造業沒有明顯加大科技人才的投入。對比化學藥品制造與中成藥生產方面,2014—2019年中成藥生產的研發人員數不及化學藥品制造的研發人員的一半,說明以往醫藥制造業更傾向于化學藥品的研發,中成藥的研發人才投入相對較少。表1-2結果顯示,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的研發項目數量呈整體上升趨勢,平均保持7.14%的年增長速度,2019年項目數高達3.23萬個,說明當前醫藥企業比較熱衷于通過設立研發項目來加快醫藥產品研發。從研發經費投入情況來看,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的研發經費投入逐年增長,并且平均保持19.07%的年增長速度,2019年研發經費高達684.42億元,反映了當前醫藥制造企業開始注重醫藥科技創新,并且期望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經費投入來獲得市場收益。綜上所述,我國醫藥制造業比較注重企業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關于以化學藥品為代表的西藥研發,此外,在科技創新投入方面更傾向于加大研發項目投入,而容易忽視科研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表1-1 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研發機構人員數情況

表1-2 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技術研發投入情況

技術創新產出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技術創新效率,影響了醫藥制造業當年的經營績效。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通常采用新產品銷售收入和專利申請數等經營指標來衡量技術創新產出。表1-3反映了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產出情況。從新產品銷售收入指標來看,2014—2018年醫藥制造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呈增長態勢,且年增長速度較快,平均每年穩定增速為12%,2018年新產品銷售收入高達6367.04億元。但是,2019年新產品銷售收入出現大幅下降,跌至3656.87億元,原因可能有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導致市場需求不振以及新產品研發結構不合理等。從專利申請數指標來看,2016年是醫藥制造業專利申請數的分水嶺。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政策影響,2016年后醫藥制造業專利申請數快速增加,僅2017年、2018年分別增加了2093項、1820項。但是,與新產品銷售收入變化一致的是,2019年醫藥制造業專利申請數迅速下降,跌至9028項,同比2018年專利數下滑了50%。綜上,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產出自2016年來展現了較高的水平,醫藥新產品也受到了較好的市場認可,取得了一定的研發業績,但是2019年無論是新產品銷售收入還是專利數都發生了較大幅度的下滑,表明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完全成熟,整體技術創新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表1-3 2014—2019年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產出情況

綜上所述,大健康戰略背景下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占據了重要的競爭戰略高地,技術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快速提高,然而我國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發展現狀仍存在以下問題:①偏重醫藥研發項目經費投入,而忽視了企業科研人員體系建設。醫藥企業人才隊伍建設,關系著科技創新的長足進步,關系著大健康產業可持續性發展。②中成藥研發力度不足,產品研發大多停留于低附加值的中藥飲片。相對于更嚴謹的臨床試驗,醫藥企業花費了更多的研發成本于化學藥品方面。③醫藥制造業科技創新體系尚未完全成熟,整體技術創新水平有待穩步提升。因此,面臨當前如此復雜多變的技術創新局面,過去醫藥制造業技術創新是否產生了較高的市場回報?大健康戰略實施后,廣大醫藥企業技術創新意愿是否增強?技術創新效率是否進一步提高?根據創新理論,技術創新對企業績效存在溢價作用。在大健康戰略背景下,如何探索一條普遍適用于醫藥企業的高技術創新績效的實際路徑?結合醫藥企業經營績效,有助于企業管理層進一步發現和改進當前技術創新的不足,深入研究技術創新與大健康產業經營績效的作用機制,也有利于探索一條關于技術創新與醫藥企業績效的可實踐路徑,進一步推動大健康產業的大繁榮、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