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各方送禮,彈指百日
- 兩界穿梭:從真武龜蛇功開始
- 幽魂肩膀
- 4322字
- 2024-09-15 08:00:00
紫云峰高千丈有余,蔓延百里,是不折不扣的一座雄峰。
起初,此峰林深樹茂,蛇蟲鼠蟻眾多,野獸兇禽出沒,更有瘴氣彌漫,但自真武道宗決定于此片區域開宗立派,并將紫云峰囊括在內時,此峰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遠遠看去,只見云深霧繞,難覓雄峰蹤跡。
經過萬年打磨,峰內草木依舊茂盛,但其內已然別有洞天,不止是顯露在外的亭臺樓閣,更有一座座洞府深藏其中。
這些洞府,為紫云峰上內門弟子所有,現共有一百八十六處。
真常于七年前外門大比上拔得頭籌,被紫云峰三長老看中,收為親傳弟子,坐擁一處上等洞府。
此處洞府被他打造的如同世俗的富人之家,庭院深深,小橋流水,池塘錦鯉,應有盡有。
而這些,沒有花費真常一分錢款,都是各方送禮,與他示好。
對此,真常照單全收。
“這件好像不錯。”
真常從面前擺放珍寶的眾多盒中,拿起一件血色雙魚佩。
此物入手溫潤,有活血通淤,靜心凝神的作用,即使持有者是開竅初期境的修行者,也有不俗的功效。
“用來送給真守師弟,很是合適。”真常自顧自地點頭,將玉佩放入盒中封好。
他拿起盒子,轉身離開這間儲藏珍寶的房間,走至院門外,交給早就等待在外的一名紫袍青年:
“勞煩真靜師弟跑一趟,將此物送給真守師弟,言師兄我正在閉關,不能親臨,改日必定登門拜訪,還望諒解。”
“師弟領命。”真靜道了聲,拿著木盒,邁步遠去。
待對方身形不見,真常收斂笑容,雙眸瞇起,喃喃道:
“陳知守這家伙,居然短短十日之內,從蓄氣境入門突破至了蓄氣境圓滿,還被玄景師叔收為了親傳弟子,真是好大的機緣造化。”
今日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常著實嚇了一跳,因為往上數千年來,未曾有一位外門弟子,不是通過外門大比(龜蛇功的三月校考),晉升為內門弟子的。
即便自幼被二長老收養的真海,也是如此!
很顯然,這與陳知守突然提升的境界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為此,真常翻閱了不少古籍手札,隨后心中有了一個猜測:
頓悟。
一朝頓悟,功行圓滿。
除了這個,他找不到第二種解釋。
“世間能入頓悟者少之又少,但無一不是絕頂天驕,深有慧根之人,且傳聞頓悟能再一再二,宗門此舉是看好陳知守?”真常眸光微凝,神情嚴肅。
半晌后,他自問自答般地點頭道:
“應該是這樣,不然不會讓玄景長老收他入門,那位長老可是距離‘問真境’只有一步之遙,當靜心潛修為好,何來弟子之說。”
想到此處,真常拍了拍腦袋,有些后悔之前為了針對真海,與陳知守交惡。
當然,陳知守目前還不知道,可真遠師弟知曉此事。
“得想辦法封住他的嘴。”真常屈指輕敲,隨后道:“正好,我也閉關,突破龜蛇功第九層,避避風頭。”
…………
紫云峰半山腰處,一間上等洞府內。
陳知守盤膝打坐于一塊大青石上,雙目閉合,口鼻間有淡淡白霧繚繞。
四周一片安靜,可他體內,卻是喧囂如怒海,沖擊之聲,一聲高過一聲。
真氣被心念所牽引,沖擊在無形的竅穴壁障之上。
經過三十六日的刺激,眼部竅穴已經松垮大半,陳知守于今日,著手開天辟地!
轟隆隆!
像是蒼天震怒,要降下不世雷罰,真氣宛若怒龍騰空,一下又一下。
咔嚓!
突地,一道清晰的碎裂之音響起,像是有什么被打破了。
緊接著是第二聲!
第三聲!
在無休無止地攻勢下,無形的壁障如真實不虛的鏡面,出現一道狹長的裂紋,轉眼如蛛網般蔓延。
陳知守把握主心,提神運氣。
一鼓作氣,轟擊其上。
嘩啦啦!
壁障碎裂,真氣如水,沿著缺口灌入其內,沖垮剩余的壁障,于“眼竅”之中積蓄。
此處竅穴一開,陳知守頓時感覺有一股氣順著經脈直沖上涌,沒入雙眼之中,清涼舒適之感,瞬間涌上心頭。
他雙眸開闔,其內神光一閃而逝。
此時此刻,再看眼前世界,大為不同。
數十丈外,大樹樹皮上的褶皺,樹葉上的紋理,草叢中之前未能發現的蟲蟻,形似落葉潛伏的長蛇,一一納入眼簾。
與此同時,那些飛舞的塵埃,不必只能在陽光下看見,變得清晰而緩慢。
眼竅一開,好處多多。
自此,陳知守步入武道第三境——開竅境!
“這樣一來,就能開始修煉龜蛇功第四式‘龜蛇翻身’和‘神行百變’了”陳知守長出口氣,臉上浮現喜色。
他想了想,決定先繼續龜蛇功的修行,這樣也能鞏固剛剛開辟的“眼竅”。
吐納休息片刻,陳知守站起身,擺好龜蛇樁,從龜蛇功第一式開始,往第四式修行。
傍晚時分,用過晚膳后,陳知守來到竹林苑。
玄景如往日一樣,坐在竹椅上,手中拿著一本書。
第一次來時,陳知守沒有注意此書何名,專心于通過考察,后續被收為弟子,勤于刺激竅穴,在府中苦修,也沒有功夫前來,眼下開竅成功,倒是有了幾分閑情雅致,細細打量起來。
玄景所看的書,封面深黑近紫,紙張泛黃,一看就是屬于古籍一類,封面上有四個字,乃是:
“古樓蘭經。”
這是什么經書?陳知守暗自腹誹,耳邊傳來玄景的話語:
“開竅了?”
“回師尊,弟子已步入開竅境,開竅之后,修行龜蛇功第四式。”陳知守清楚師尊話語中的含義。
“不錯。”玄景微微頷首,“打一遍我看看。”
“是。”
陳知守后退幾步,從龜蛇樁開始。
“龜蛇翻身!”
他心中暴喝一聲,體內真氣鼓蕩,身子往下一沉,似平地驚雷,如山岳翻覆。
以陳知守為中心,方圓半丈之內,煙塵四起,落葉紛飛。
“你悟性不錯,知道龜蛇翻身,并非指身體的翻覆,而是體內真氣的流轉。”玄景目露贊許。
這剛收的弟子,在武道修行上,著實天資出眾。
陳知守收拳而立,如實道:
“其實弟子一開始也是這樣想的,但幾次之后,感覺不對,若第四式僅是如此的話,那就不必開竅之后才被允許修行,而是歸納到蓄氣境中去。”
在蓄氣境層面,武者只能粗淺的運用真氣,配合功法招式,而開竅之后,對真氣的把握會有極大的提升,這與識海祖竅內的精神之力有關。
每開一處天生九竅,祖竅就會松動一分,精神力自縫隙中流淌出來,供武者驅使。
玄景聞言更是滿意,但神情嚴肅道:“你把握入微,加上天資不差,自是能比常人看得更透些,不過不要驕縱。”
說著,他指了指一旁正在玩青蛙的小女孩道:
“魚兒今年七歲,當初有不少人前來向我指點龜蛇功第四式,她一眼就看出其中關竅。”
陳知守點點頭,“弟子明白。”
指點一番過后,玄景轉而問道:
“此次你入我門下,有不少人送禮于你,可曾收下?”
“弟子都收下了,但沒有動用,都在府中放著。”陳知守回應道。
自成為內門弟子,選取洞府后,便陸陸續續有人前來送禮。
“我等下給你列個名單,你將這些收下,其余的都退回去。”
玄景開口道,想了想又解釋一句:“真武道宗根系復雜,為師圖清凈,不想碰這些,你也少碰,專注修行即可。”
“是。”陳知守應聲答道。
“此事你不必親自出面,可讓李成舟去做,此子精明,當知進退。”玄景道了一句。
陳知守頷首,接著心思起伏,好奇問道:“師尊,你看此次外門大比,誰能拔得頭籌?”
玄景看了眼他,笑道:“那李成舟自無可能。”
陳知守也會心一笑。李成舟他是清楚的,比起溫晟仁等人還是差了不少。
“溫晟仁、陸何有家族支撐,但后者心性不佳,難成大器,溫晟仁要優于他,不過此人也非勝券在握,還有周凡在。”玄景沉聲道。
“師尊,周凡此人當真是農戶子?”陳知守面露疑惑。
對于這一位的天資,他也是驚嘆,同時也有懷疑,因為此人修煉時,從未有人看見。
玄景點頭:“是農戶子不假,但早就被峰內長老看中,不是今日,便是他日。”
陳知守早有此推斷,而后聽玄景又道:
“你好生修行,等你凝練兩處‘眼竅’,為師有賞。”
賞賜?陳知守心中火熱。
離開竹林苑后,陳知守往外門弟子居住的山瀑居去,將李成舟叫了出來,囑咐他做好退禮之事。
“放心,包在我身上便可。”李成舟拍拍胸脯,豪氣干云。
說著他小聲道:“林遠這家伙,這段時間不知怎么了,常往山腰處跑。”
陳知守目光一凝,點點頭,“你繼續關注,若有消息立刻向我匯報。”
林遠殺害原身,這事背后,必有牽連,不然區區一個外門弟子,怎敢如此行事!
陳知守要查個水落石出。
細細交代一番后,他回到自己的山腰處的洞府內,開始修行。
春去夏至,秋風送爽。
樹葉由綠轉黃,在蕭瑟的秋風中凋落。
一片葉兒打著轉,晃晃悠悠地飄落在陳知守的肩頭。
他心有所感,抬眼看去。
兩道無形的氣流從眼中射出,將落葉擊中,撕裂成一片片碎葉。
“還不錯。”看著地上的碎葉,陳知守自語點頭。
方才,那兩道無形的氣流,赫然就是風雷八音。
自他開了眼竅后,風雷的出口,就拓展至了眼睛部位。
不過,一開始竅穴所在還過于薄弱,難以承受如此狂暴的氣息,但經過整整兩百日的打磨,兩處眼竅已經徹底凝練完畢,堅固無比。
“以后,我的眼睛也可射出風雷,相當于一獨門暗器,簡直防不勝防……”陳知守閉上眼睛,用手摸了摸,心中開懷。
在“眼竅”完成凝練的同時,龜蛇功第四式的修行也功行圓滿,陳知守對于真氣的把握,如臂所指。
除此之外,他也體會到了玄景師尊所說的皮膜二次淬煉,自身抗擊打能力,有了顯著提升,換做之前的自己,全力一拳也難以傷及肺腑,僅能算是輕傷。
當然,以目前他對一流頂級功法“神行百變”小成境界的掌握來說,之前的自己能不能打中,還是未知之數。
歷經兩百日的苦修后,陳知守可謂脫胎換骨。
“接下來,就是‘耳竅’和龜蛇功第五式‘龜蛇撞山’的修行。”他凝神自語,目露向往。
“對了師尊說,等我凝練完眼竅,有東西賞賜,不知會是什么。”
陳知守霍地起身,往竹林苑方向去。
玄景一見他,便洞悉來意,早有準備道:
“你既已凝練眼竅,自當有相應的修行功法,這門瞳術,乃是為師從一秘境中所得,雖是殘篇,只有一式,但足以劃為一流秘術。”
瞳術……陳知守心中一動,抬手接過,見那書卷上寫道:
“昊陽瞳術。”
他仔細往下看,忽地瞳孔一縮,沉聲道:“師尊,這是精神秘法?!”
“不錯。”玄景頷首,“開辟眼竅,祖竅已經松動,精神之力出現,尋常開竅境初期的武者自是難以束縛,難以控制,更別說修行相應的精神秘法,但你不同。
“為師觀你,精神鼓脹,遠勝他人,想來能有所成就。”
說到此處,他話鋒一轉,道:
“當然,此術艱難,一時半會學不會也沒什么,你抽空練練即可,還是以‘龜蛇功’和‘神行百變’為主。”
“弟子明白。”陳知守將書卷收起,鄭重道。
起初,他對這瞳術也頗有煩惱,畢竟自己已經有了“風雷八音”,但知曉此為精神秘法后,大為改觀。
他已非初出茅廬的雛兒,明白精神秘法的珍貴,且在開竅境能修行的,更是少之又少。
“起初,打算給你別的,但為師最近要帶魚兒出宗一趟,再回來怕是要一年之后,還是現在給你的好。”玄景又解釋了一句。
陳知守看了眼不遠處獨自玩耍的小女孩,沒有多問。
“這幾日,你就待在這里,為師將龜蛇功第五式到第九式,與你再細細說一遍。”
玄景站起身,站起龜蛇樁來,由靜而動:
“龜蛇功第五式,龜蛇撞山,講究的氣勢,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氣勢,任有刀山火海在前,也闖上一闖,千軍萬馬在前,也要一拳打穿的氣勢……”
“龜蛇功第六式,龜蛇吞月,煉的是內息,吞天地精華為己用……”
“龜蛇功第七式,暗流涌動……”
“……第八式,陰陽輪轉……”
“……第九式,造化熔爐,這講究的是,真氣凝練如一,體魄如熔爐,為的是龜蛇功第十層,凝練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