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詩來!
- 穿越三國:我成了陶謙兒子
- 保爾柯察鐵
- 2199字
- 2024-08-19 09:22:03
陶應感到汗顏,他沒想過自己隨口念兩句詩詞,竟然會引來眾怒。
外面排隊的人知道他的身份,但里面的人可不知道,如今他獲得白冬好感,大家自然把怒火發泄在他身上。
一名身穿紅色長袍,手拿折扇的富家公子站了起來,他故意走到陶應身邊,滿臉不屑道:
“不就念了兩句小詩,有何值得稱道,真要作詩我也會,不知閣下是否敢與我一較高下?”
陶商見自己兄弟被欺負,他不樂意了,在下邳只有他們欺負別人的份,從未試過被人欺負,他氣得直接拍案而起:“好家伙,你是什么東西!”
“呵呵,我還沒拍桌子,你竟敢跟我拍桌子,我怕我報出名字,會把你們嚇得屁滾尿流!”
富家公子頗為神氣,他挑釁地盯著陶商,二人針鋒對麥芒,誰也不讓著誰。
陶商從小到大,還沒試過這樣被人挑釁,以往無論去到哪里,誰不給他三分薄面,想不到今日來醉風樓,竟然有人膽敢跟他叫板。
陶應也站了起來,對方是找他麻煩,他必須有所回應,而不是讓陶商替自己出頭,他好歹也是陶家二少,豈能如此窩囊。
“大哥,對付宵小之輩何須你親自出手,讓我來收拾他即可。”
“二弟,你行嗎?”
“放心,我不行不是還有你嘛。”
“也對,你撐不住記得喊我。”陶商又坐了回去。
陶應上前一步,仔細打量對方,他拱手抱拳道:“不知這位公子高姓大名?”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陳文!”
陳文一報姓名,其他人發出陣陣驚呼,原來他是徐州陳家的人。
徐州有兩大世家極有名氣,只要是徐州人都知道。
一個是以經商為主的糜家,另一個是士族世家陳家,以底蘊而論,陳家猶在糜家之上。
如今被陶謙重用的典農校尉陳登,便是出自陳家。
在陳家年輕一輩中,以陳登最有名,他的幾個弟弟都遠不如他,陳文是陳登的四弟。
陶應不知陳文來歷,他低頭問陶商:“大哥,這小子很有來頭嗎,為何大家聽到他名字反應如此之大?”
“他是陳登的弟弟,聽說是個紈绔之子,不學無術,二弟你放心,他沒多大本事。”
陶商聽說過陳文,但沒有見過面。
陶應恍然大悟,難怪周圍的人反應如此之大,原來那小子是陳登的弟弟。
陳家在徐州是赫赫有名的士族,在場的也都是權貴公子或者有識之士,他們聽過陳文名字倒也正常。
陳文見自己一報名字,眾人就驚嘆不已,這讓他十分受用,他很喜歡這種感覺。
別人怕了陳家,但陶應不怕,他爹是徐州牧,就算是陳登見了他,也得客客氣氣說話,更何況區區一個陳文。
“不知道陳公子想跟我比什么?”陶應讓對方選擇。
“既然白冬姑娘稱贊你詩好,那咱就比作詩,我先來!”
陳文不多廢話,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吟唱:
“今日很無聊,來此尋歡樂。偶遇一美人,其名叫白冬。白冬得我心,使我很開心。然有一豎子,竟敢與我爭。我便作此詩,教他何為詩。望他知進退,莫要惹是非!”
漢朝詩歌基本都是以唱的形式來吟誦,陳文吟唱完后還洋洋自得,覺得自己這首詩作得不錯。
他身邊幾個狐朋狗友,也是拍手稱贊:“文哥,你這首詩真是了得,不僅贊美白冬姑娘,還教訓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實在妙哉,妙哉!”
陳文十分受用,他最愛別人拍自己馬屁,他背起雙手,高高抬起腦袋,宛如得勝的公雞。
其他人聽完這首詩后,他們瞠目結舌,不知作何反應。
常聞陳家是書香世家,沒想到這陳文出自陳家,肚子里竟沒半點墨水。
這首所謂的詩,甚至連詩都算不上,只是把幾個簡單的句子湊在一起,簡直是狗屁不通!
不過沒人敢嘲笑,畢竟陳家他們可得罪不起,大家沒必要去惹怒陳文。
陶商也不太懂詩詞,他湊到徐庶身邊問道:“喂,徐兄,他這首詩作得如何?”
“只能說是一堆垃圾,如無意外,二公子應能獲勝。”徐庶嘴角微微抽搐,他也想不到陳文如此不濟。
臺上的白冬聽完后,眼里閃過一絲不滿,但她的表情很快恢復正常,很明顯,她也不愿意得罪陳文。
陳文走到陶應面前,挑釁道:“怎樣,你小子能作出一首比我更好的詩嗎?”
“陳公子果真博學多才,你所作之詩堪稱當世一絕。”
“你知道就好,趕緊認輸吧,別這么多廢話!”
“別急,我剛好也想到一首小詩,陳公子要是不介意,我可與你切磋切磋。”
“好小子,竟然還敢跟我切磋,那你就趕緊念出來,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本事!”
陳文原以為陶應會認輸,但沒想到竟然還要跟他切磋,這可把他氣得不輕。
陶應閉上眼睛,在心中默念一遍,確定自己沒有記錯,這才開始吟誦。
“夜深沉,星微明,思緒如潮難自禁。遙望天邊一抹云,隨風輕舞夢中尋。
月朦朧,影婆娑,獨坐窗前聽風歌。心中千言化作墨,筆下生花情未了。
山高遠,水長流,人生路上多煩憂。但愿此心常如舊,不畏將來不念舊。
詩言志,歌詠情,筆墨之間見真誠。愿君共賞此中意,談笑之間泯恩仇。”
陶應一口氣念誦完,這首詩其實是他前世所見,覺得寫得非常好,于是就記下來,但他沒想到,自己穿越之后竟然會用到。
眾人聽完后無不露出驚訝之色,雖然這首詩與他們平常的詩歌稍有不同,但詩句十分美妙。
特別是最后那一句“愿君共賞此中意,談笑之間泯恩仇”更是神來之筆。
這說明陶應不想跟陳文結仇,而是要和對方化解恩怨,能夠在短短時間之內,就能想到如此好詩,實在妙哉!
大家忍不住拍手盛贊,陶應的佳作一下子贏得滿堂喝彩。
就連臺上的白冬也被驚艷到,她難得露出一抹淺笑,心中對陶應身份更加好奇。
“陳公子,看來這場比試是我贏了,承讓!”陶應拱手抱拳,臉上露出得意笑容。
陳文就算再怎么無恥,也知道自己作的詩比不上陶應,但他不服,看著白冬對陶應暗送秋波,他氣得暴跳如雷。
“好小子,你吟詩厲害有什么用,舞刀弄槍才是真本事,我今天就把你嘴巴撕碎,看你以后還怎么吟詩!”
陳文拔出佩劍沖向陶應,他身邊那幾個狐朋狗友也跟著一起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