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引起眾怒
- 穿越三國:我成了陶謙兒子
- 保爾柯察鐵
- 2168字
- 2024-08-26 11:18:23
眾人圍過來查看,他們看到這封信是用綢緞所寫,上面的內容跟曹豹剛才所說大差不差。
陶應心想李儒沒有暴露身份,只是派人給曹豹送信,說明曹豹并不知道李儒在什么地方。
現在唯一知道李儒在哪里的人,恐怕只有劉備。
陶應眼神不自覺瞟向劉備,此時劉備一臉平靜,情緒沒有任何起伏,他總是喜怒不形于色。
“曹將軍,這封信一定是李儒派人送來,那些流言也是他故意放出,因為整個下邳除了他之外,沒人知道董白身份,他記恨我救走董白,所以想利用你來對付我?!?
陶應此話明顯有嘲諷之意,曹豹為了報復他,自己被人利用也不知道。
曹豹雖然不聰明,但也挺笨,聽陶應這么一說,他也看出自己被人利用。
“李儒可惡至極,竟敢拿我當刀使,今天我就帶齊人馬搜查全城,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來!”
曹豹怒不可遏,他把所有仇恨怒火都發泄到李儒身上,這會他恨不得把李儒碎尸萬段。
糜竺也附和道:“曹將軍所言極是,我等不能放過李儒,此人喪心病狂,為了東山再起,竟把自己的外甥女賣到青樓,簡直禽獸不如!”
隨著糜竺責罵,其他人也跟著一起大罵李儒,霎時間,李儒成了所有人痛恨的目標。
其中罵得最大聲的,莫過于張飛,他嫉惡如仇,最見不得這些事情。
“李儒奸賊,禍國殃民,要是讓我碰到他,一定要將他碎尸萬段!”
張飛雙拳緊握,仿佛能夠把李儒給捏碎一樣。。
陶應見群情胸有,徐庶的計謀已經成功,引起眾怒,他才有機會找出李儒。
等眾人發泄一會,陶應這才雙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
“諸位,我還有一事要說,我爹重病在身,徐州許多事務已經無法親自處理,故此他封我為兵曹從事,希望我能為他分憂,輔助他掌管徐州兵馬?!?
陶應一邊說,一邊拿出陶謙寫的任職文書,還有他的州牧令牌,以證明自己說的是事實。
糜竺和陳登連忙上前查看,竹簡上面的字跡,確實是陶謙親筆,還有這個令牌,也是陶謙隨身攜帶的州牧令牌,整個下邳獨一份。
糜竺和陳登互相對望一眼,他們都看到對方眼中的震驚。
陶謙倘若真有此安排,說明他越來越信任陶應,并打算讓陶應逐步掌權,否則不可能封陶應為兵曹從事,并把州牧令牌交給他。
雖然兵曹從事沒有領兵權,但能插手軍中事務,以后的軍事行動,陶應都有一定的話語權。
在場的官員都是聰明人,他們當然知道陶謙要扶陶應上位。
放在以往,他們不會支持這個決定,但近來陶應表現不錯,他先是巧施妙計,逼迫曹操退兵。
而后又敢直面憤怒的張飛,把他懟得啞口無言,今日他又輕易化解曹豹的故意針對。
由此種種可以看出,陶應并非無能之輩,而是智勇雙全。
現如今大家已經對他刮目相看,不會再把他當做不學無術的花花公子。
劉備看到在場官員,沒有一個人反對,他的表情終于有所變化,內心對陶應的怨毒又多了幾分。
陶應見沒人反對,他懸著的心也放松下來,他大手一揮,高聲道:
“劉豫州,糜校尉,搜尋李儒事關重大,還請你們帶領士兵配合曹將軍行動,無論如何都要把人找到!”
“二公子放心,李儒盡管交給我們即可?!?
劉備抱拳領命,心中甚是不滿,他的官職比陶應大,但陶應竟然對他發號施令,真是不把他放在眼里。
議事結束后,眾人各自散去,陶應把糜竺和陳登留下繼續商議。
等所有人都走后,偌大的議事廳只剩下他們三個。
“我爹曾經說過,徐州百姓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糜別架與陳校尉功勞最大?!?
陶應一上來就給他們戴高帽,這是說話的藝術,也是籠絡人心的手段。
“使君謬贊了,那是使君熱愛百姓,勵精圖治,所以才有徐州繁榮,我等功勞與之相比微不足道?!?
糜竺連連推辭,他可不敢戴這么大的一頂帽子。
陳登也跟著一起點頭,他們在陶應面前都表現得非常謙遜。
“你們無須謙虛,其實我非常清楚,在下邳官員中輕視我,剛才沒人反對我出仕,只是不敢罷了。”
陶應很有自知之明,雖然大家對他的印象有所改觀,但并非每個人都這樣想,他相信仍舊有一部分看不起他。
“二公子無須妄自菲薄,如今能夠保全徐州,也是全靠二公子的功勞。”
陳登仍舊對陶應的計謀感到驚艷,直到現在他還是很難相信此計出自陶應之手。
陶應頓時老臉一紅,曹操退兵跟他沒有太大關系,但他沒必要過多解釋。
“糜別架,陳校尉,我單獨留下你們,其實有要事商議,接下來的話,你們恐怕不會相信。”
“二公子請說”糜竺十分好奇,陶應到底要說什么。
“實不相瞞,我不僅知道李儒在下邳,我還知道他在為誰效力,我剛才之所以當著眾人的面說,那是因為那人也在?!?
陶應不說還好,一說直接把糜竺和陳登都嚇一跳。
那就等同于說,在下邳官員中,有人與李儒暗中勾結,并且還想利用曹豹來對付陶應。
“到底是誰如此膽膽大包天,竟敢與李儒勾結?”糜竺和陳登都很想知道答案。
陶應看著他們期待的目光,他直言道:“那個勾結李儒的人,正是豫州牧劉備!”
當他說出劉備名字的時候,糜竺瞬間臉色煞白:“不可能,劉豫州他怎么可能勾結李儒?”
陳登連連搖頭,他也不信陶應的話。
這二人的反應都在陶應的意料之中,他十分清楚,即使他說出實情,也沒人會相信他。
所以剛才人多的時候他沒有說,否則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下邳大部分官員都會選擇相信劉備,而不是相信他。
“糜別架,陳校尉,我可沒有污蔑劉備,這些話都是董白親自和我說,難道你們覺得我會欺騙你們嗎?”
“我等自是相信二公子的話,可我們不信董白,她這樣做是想利用二公子分化我們,讓我們互相猜疑?!泵芋谜f道。
陶應聽得直翻白眼,董白又有什么理由這樣做,她原本就對李儒痛恨無比,難道脫困后還會繼續為李儒效力嗎。
陶應覺得糜竺有時候很聰明,但有時候又很愚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