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父子對話
- 穿越三國:我成了陶謙兒子
- 保爾柯察鐵
- 2113字
- 2024-08-16 10:14:55
糜竺和糜芳出了府邸后,他們才放慢腳步,糜竺甚至不記得自己有多久沒跑這么快了。
“大哥,我聽說今天二公子不慎墮馬,沒想到他還摔壞了腦子,盡說些不著調的話。”
糜芳搖頭嘆息,他還以為陶應能想出什么妙計,結果只是離間曹操手下。
事情真要這么簡單,還用得著陶應來想嗎,他們早派人去離間了。
糜竺也是哭笑不得,陶謙好歹是雄霸一方的諸侯,但他的兩個兒子都沒本事,純純的紈绔之子。
現在他總算明白,陶謙為什么不讓那二人出仕,要是讓他們當官,恐怕會把徐州弄得亂七八糟,到時候不用曹操打,他們自己就會先亂起來。
翌日一早,陶應早早起床,他覺得現在最大的敵人不是曹操,而是“自己人”劉備。
在陶謙病逝后,他會把徐州送給劉備。
陶應如果想保住自己的家當,必須阻止這件事發生,現在他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去說服陶謙。
陶應不再多想,立馬動身去陶謙房間,當他來到房外時,發現有不少士兵把守,他正想進去,士兵當即把他攔下。
“二公子請留步,沒有糜別駕的命令,我們不能放你進去。”
“放肆!就算是糜竺也不敢攔我,爾等哪來的膽子,給我讓開!”
陶應眼眉一皺,直接推開眾人,然后大踏步走進去。
士兵面面相覷,畢竟陶應是陶謙的兒子,他們不敢太過放肆,不過還是派一人去通知糜竺。
陶應進房后看到陶謙躺在床上,他走近查看,發現陶謙雙眼緊閉,面無血色。
看到父親如此虛弱,陶應也不知為何,心中竟然有點難受,他輕聲道:“爹,我來看你了?!?
“是……應兒嗎?”陶謙微微睜眼,看到是陶應后,他臉上露出一絲慈祥的笑容。
“是我,爹身體還好嗎?”
“唉,我一把年紀了,得病后大不如前,人老了果然不中用?!?
“爹千萬別這樣想,以爹的年紀本該享受天倫之樂,只是孩兒沒用,沒能幫你分擔壓力,讓你操勞過度,以致積勞成疾?!?
陶應這時并非演戲,或許是受到這副身體的影響,他感覺自己對陶謙是有親情的。
“應兒你長大了,你能有這份心意,爹就滿足了,咳咳咳……”
陶謙微微搖頭,他由始至終都沒有責怪過陶應,自己的兒子沒有本事,那是天意如此,而非人之過。
他認為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有人天縱奇才,擁有雄才大略,注定要成就霸業。
也有人本事平平,一輩子碌碌無為,平凡度過一生。
平凡不是錯,因為世上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他們注定平凡。
陶謙活到這個年紀,早已把事物看透。
“爹,曹操之事你無須再擔憂,不用多久他就會退兵,徐州之危自然可解?!碧諔职炎蛲砟翘渍f辭重復一遍。
陶謙聽完后沒有太大反應,他覺得陶應只是在安慰他。
“應兒,日后爹不在了,你就跟你大哥一起回老家丹陽吧,若是留在徐州,恐怕將會有危險?!?
“爹是否覺得徐州已經保不住?”
“沒錯,曹操有梟雄之姿,其麾下兵強馬壯,我們無人是他對手,徐州早晚守不住?!?
“既然如此,爹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
陶應此言一出,陶謙瞬間臉色微變。
其實這不算秘密,畢竟陶謙對劉備的看重,許多人都看在眼里,就連糜竺和陳登等人,也十分看好劉備。
再加上陶商與陶應沒有才干,陶謙不可能把徐州交給他們,他唯一的選擇也只有劉備。
陶謙苦笑:“爹也是無奈之舉,你是不是怪我沒把徐州留給你和你大哥?”
“孩兒豈會怪爹,只不過我認為劉備守不住徐州,爹或許高估他了。”
“應兒,你是否覺得爹相信他,才打算把徐州交給他?”
“孩兒是這么認為的,莫非爹另有打算?”
“曹操對我恨之入骨,倘若他攻下徐州,恐怕連你們也不會放過,所以我不得不找一人成為徐州之主,讓他成為曹操的目標,而這個人,劉備最合適不過?!?
陶謙表面把徐州讓給劉備,自己吃了大虧,實則是在為自己兩個兒子鋪后路,好讓他們以后不被曹操惦記。
作為父親,他知道陶商和陶應有多少本事,一旦他病逝,這兩人又怎么可能逃過曹操的追殺,所以他干脆把徐州讓給劉備,讓劉備來跟曹操周旋。
最后無論劉備是否能守住徐州,曹操都會把他當成敵人,以此轉移對陶家的仇恨。
陶應恍然大悟,原來陶謙并非信任劉備的能力,才把徐州讓出來,而是要讓劉備成為曹操的目標。
陶應對陶謙佩服不已,即使是在病危前,他還在為后代考慮,他的確是一個好父親。
“孩兒明白爹用心良苦,不過孩兒始終覺得無須把徐州讓給劉備,因為我有把握守住徐州,希望爹可以給我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陶應這番話說得誠懇至極,他眼里充滿自信,此時他不再是一事無成的紈绔之子,而是有雄心壯志的男子漢!
陶謙仿佛第一次認識自己兒子,他甚至從陶應身上,看到年輕時的自己,他年輕時也曾胸懷大志,想要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只不過現在年紀大了,他已經力不從心,否則又怎會讓曹操如此囂張,現在能夠從陶應身上看到自己年輕的樣子,這讓他感慨萬分。
“應兒,你能有此想法爹欣慰不已,但你能否繼承我的位置,并非由我決定,更不是由劉備決定,而是由徐州的官員和百姓決定?!?
陶謙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他希望陶應能夠理解他的意思。
就在此時,糜竺從門外走了進來,他之所以急著趕來,是因為士兵向他匯報,陶應“強闖”陶謙房間。
在他記憶中,陶應是個沒本事,也沒野心的紈绔之子,但經過昨晚談話后,他對陶應的看法已經有所改變。
糜竺認為陶應有不小的野心,以往只是掩飾得很好,所以沒人發現。
但現在陶謙病重,陶應開始鋒芒畢露,糜竺擔心他會對陶謙做出不利之舉,所以匆忙趕來。
畢竟在歷史上,可沒少出現父子兄弟為了爭權奪利,最終反目成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