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這樣的人要是不紅,沒天理!
- 1979,開局搭訕女兒國國王
- 唐居易
- 3087字
- 2024-09-25 00:09:00
文峰回京的第三天一早,北影廠的一個會議室里,開始陸陸續續的往里進人。
都是《牧馬人》攝制組的相關人員,其中包括文峰從上海帶來的兩位老演員。
這次會議,是《牧馬人》攝制組的一次正式圍讀會,由導演趙元發起。
本來,這個會早該開了,可因為編劇兼男主角文峰的突然離開,導致遲遲沒開,只能各自分工,先做一些前期工作。
文峰回來后的第三天就開這個會,這個進度其實已經夠快了。
按照此時的慣例,一般請了外地演員過來拍攝,怎么也要先來招待所休息個七八天,順便逛逛京城,聊聊過往,然后才談正事兒。
實際上,要不是文峰之前主動找到趙元導演,要求早點開會,早點開拍,按照趙元的想法,她是準備先讓文峰休息個一周再說的。
但既然文峰要求盡快工作,汪廠長那邊也打了招呼,那沒說的,開干吧!
圍讀會,也叫劇本討論會。
是指在在影視劇正式開機之前,導演、編劇、主演等主要工作人員聚在一起開會,對劇本從頭至尾進行一次梳理的過程。
等人都到的差不多了,趙元也就開始了正式會議。
首先,趙元先介紹了一下大家,尤其是介紹了一下從上海來的牛犇跟劉瓊這兩位老演員。
介紹完畢,趙元還很貼心的說,這兩位老演員,是編劇文峰同志,親自去上海挑選的。
文峰之前突然離開,主要目的就是去挑選演員,跟其他事情無關,大家一定要不信謠,不傳謠!
好吧,趙元這么說,很明顯是給文峰之前的不告而別開脫。
實際是,文峰不告而別的真實原因,并沒有透露出去,尤其是文峰留下的那兩封信,也全都沒讓外人知道。
就比如文峰留給汪廠長的信,知道的也就陳曉川、趙元、汪洋以及汪廠長秘書這四人。
也因為知道內情的人少,且都沒把真實情況外傳,所以外面關于文峰因為耍酒瘋丟臉,悄悄離開北影廠的消息,確實都是大家的猜測跟謠傳。
幸好,文峰回來的快,各種謠言只是剛起個頭就被摁滅了。
再加上文峰回來的時候,還帶了兩個上海的老演員,此時趙元還親自替文峰站臺說明,謠言不攻自破。
對此,文峰心知肚明,但他不方便多說什么,就是老神在在的坐在一邊,一臉的嚴肅。
人員都介紹的差不多了,然后就是講劇本了。
這方面,只能讓文峰這個編劇來了。
文峰也不含糊,拿起劇本副本,大大方方的開始談劇本理念。
至于劇本內容,大家早都看過了,也都有副本在手。
甚至就連兩位從上海來的老演員,此時也早就看過劇本,并且知道自己要演的角色了。
因此,文峰只需要讓大家知道,他打算怎么拍,想拍出什么效果就行了。
談完劇本理念,接下來就是導演趙元的工作了。
畢竟具體怎么分工,怎么拍,還得她說了算。
為了效率跟省錢,趙元決定把人員分成兩組。
一組去草原,一組留在京城。
去草原的一組,自然就是文峰、龔雪、牛犇這些人。
過段日子,他們就會啟程去山丹縣,在當地學習如何生活,如何放馬等等。
尤其是文峰,還得學習怎么騎馬放牧,要學的東西很多。
雖然春天最好,但秋天也不錯。
留在京城的是二組,主要是劉瓊、黃梅穎等人。
這些人要學習華僑的相關知識。
尤其是黃梅穎,她作為戲份不少的女配,自然要學習更多東西,比如要學會跳探戈,品紅酒,磨咖啡,還得動不動就拽美式英文。
好在呢,北影廠本身是大廠,有自己的譯制片部,里面有不少會英文的老師,教一下黃梅穎,不成問題。
至于品紅酒磨咖啡,這些也能找到人教。
不說別人,就說老演員劉瓊吧,他本身就會這些路數,由他教就行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探戈了。
阿根廷探戈呢,在建國前,國內是有的,《一步之遙》這首探戈曲,國內當年也有。
比如劉瓊,他說他當年在上海,就聽過《一步之遙》這首探戈曲。
建國后嘛,因為阿根廷探戈過于那啥,就被取締了,想找相關的舞蹈老師都找不到。
不過,汪洋已經托人聯系香港的同志了,據說可以聯系到會探戈舞的老師過來。
到時候,只需要讓黃梅穎跟文峰倆人,一起跟著老師學會探戈就行了。
也不需要跳的太好太專業,有那么點意思就行。
介紹完拍攝分組后,接下來,就是分組對臺詞了。
這其中,文峰的戲份最多,畢竟他是男主角。
他要分別跟所有人對臺詞。
尤其是劉瓊跟黃梅穎這倆人,臺詞居多。
沒錯,真正跟文峰對臺詞最多的,不是女主角龔雪,而是劉瓊跟黃梅穎。
因為劉瓊跟黃梅穎,分別飾演許靈均的父親跟父親的秘書。
在《牧馬人》的電影中,這倆人的臺詞,是僅次于文峰這個男主角的。
倒是女主角龔雪,她的臺詞實際上不算多,更多的是表現她的青春洋溢。
圍讀期間,文峰表現的相當認真跟嚴肅,且隨身帶著圓珠筆跟記事本,動不動就在上面寫東西。
跟龔雪以及黃梅穎對臺詞的時候,他也表現的很專業,完全就是以許靈均的視角去說臺詞,絲毫看不出半點尷尬。
反倒是黃梅穎,有好幾次在跟文峰對臺詞的時候笑場,讓趙元批評了好幾次。
至于龔雪,她的臺詞能力讓人驚訝。
原本,文峰以為龔雪此時還是新人,臺詞功力應該不行才是。
但沒想到的是,龔雪在臺詞方面,一點不比黃梅穎差,甚至略有勝出。
特別是龔雪的記憶力跟理解力,真的很強。
她往往把臺詞背個兩三遍,就能牢牢記住,并且在實際對臺詞的時候,還能舉一反三,聲情并茂。
這種能力,讓包括導演在內的人,都感覺十分驚喜。
趙元導演還特意問了問龔雪,問她以前是否專門訓練過。
沒想到龔雪說是。
她說,之前拍《祭紅》的時候,她一開始演的很不好,臺詞方面也不行,總是死記硬背。
誰知,死記硬背的臺詞,在實際拍攝過程中,卻非常的生硬。
多虧導演寬容,還細心教導,她才沒有被換掉,繼續演下去。
那部電影拍完后,她得到了很大啟發,知道要注意琢磨人物,細化表情,臺詞也不能死記硬背,要先記住,然后自我吃透,還要隨機應變才行。
于是,在每次開拍或者開會之前,他都會把臺詞背透吃透,且提前對著鏡子演練許久,這才有了如今的成績。
聽了龔雪的說辭,趙元導演很欣慰,覺得挖到寶貝了。
她覺得,文峰選人的眼光很不錯。
這個叫龔雪的女人,不光人長得漂亮,而且在演戲方面,也很有靈性。
有天賦,有靈性,還夠努力,又懂事……這樣的人要是不紅,沒天理!
她就是天生吃演員飯的!
就這樣,大家一起聚在會議室里不停的圍讀討論,連午飯都是在會議室里吃的。
由此可見,這時期的國內電影圈,雖然拍攝周期長,做事比較拖拉,不如港臺那邊節奏快,但那只是因為過于精益求精罷了。
在具體細節方面,國內電影圈還是很拼的。
就比如這個圍讀,你要是放港臺,撐死一兩個小時就結束,然后直接去片場開拍了。
可在這里,只是第一次圍讀會而已,就要閉門造車一整天。
而且演員之間彼此對臺詞的時候,其他人都要在旁邊聽,然后等對完臺詞,誰都可以能提出自己的意見,進而再把意見匯總、討論、修改……
在文峰看來,這哪兒是劇本圍讀會啊,根本就是在搞頭腦風暴。
一直到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導演才結束了這次讓大家意猶未盡的圍讀會,放大家離開。
然而,就在大家收拾好東西,要陸續離開的時候,文峰卻突然道:“龔雪,黃梅穎,你倆留一下。”
被文峰突然點名留下,龔雪跟黃梅穎互相看了看,都不約而同的留在原地沒動。
沒辦法,甭管文峰之前做了啥,但人家是這部劇的編劇兼男主角,他讓兩個女演員留下,很正常。
只不過,畢竟文峰之前有過那次招待所門前耍酒瘋的經歷,這里的幾個人,當時還是圍觀群眾之一,所以難免多想了一會兒,多看了幾眼。
但也就是多看幾眼,說風涼話是不敢的,至少不敢當面說。
等其他人都走了,只留下龔雪跟黃梅穎后,文峰才走到會議室門口,向外看了看。
果然,發現有兩個人沒走,在大門旁邊站著,明顯是想聽墻根。
似乎發現文峰看過了,那倆人立刻灰溜溜的走了。
文峰干脆走出門口,在樓道里來回走了一會兒,四處查看起來。
確定沒人繼續在外面竊聽后,文峰才重新走回會議室,但卻沒關門。
只要不關門,他就隨時能看到門外的情況,避免被人偷偷竊聽,更安全一些。
再次確認外面沒人后,文峰才徑直走到龔雪跟黃梅穎跟前。
來到倆人跟前后,文峰二話不說,先來一個深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