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資也要趁早
- 1979,開局搭訕女兒國國王
- 唐居易
- 3075字
- 2024-08-25 00:09:10
很快,陳曉川自來熟的在屋里拿起兩個馬扎,帶著文峰出了門。
等倆人來到一個沒人的陰涼處坐下后,陳編輯就開始滔滔不絕的侃起來。
首先說的,自然是文峰前身女友陳金玲,還有她現在的男友劉興國,以及劉興國的爸爸劉剛的事情,這也是文峰最感興趣的。
事情不算意外,那些人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壓。
首先是劉剛,也就是劉興國的父親。
他如今已經被停職,后續調查還在繼續,如果有其他違法亂紀行為,都要一并處理。
據說,此人別的問題先不提,但濫用職權是跑不了的。
就算這個劉剛劉副區長自己真的沒問題,經此一事,仕途也算是完蛋了。
畢竟他本身后臺不算太硬,官也不算太大,盯著他位子的人卻不少,現在有了這個事情,基本是沒戲了。
然后是劉剛的兒子劉興國,也就是文峰前身的情敵,那個裝逼犯。
他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畢竟他是文峰在《人生路窄》里直接點名的人,且很可能涉及到威脅恐嚇,指使他人綁架無辜群眾,逼人尋死,侮辱他人等重大犯罪。
據說,經過公安機關的努力,已經偵破了以劉興國為主的犯罪團伙,之前那些圍毆文峰的家伙,除了少數人在逃,大部分都被抓了起來。
劉興國則已經被當做流氓團伙的首腦之一,被逮捕歸案,怎么判還沒出來,但大概率不會輕判,搞不好,還要吃一顆花生米。
這下子,劉興國先不說能不能繼續讀大學,能不能留住一條命都不好說。
陳金玲的情況也沒好多少,她雖然夠不上犯罪,但卻屬于道德品質敗壞。
她就讀的北平第二醫學院,目前已經讓她暫時停學了,能不能繼續上大學還不好說。
還有陳金玲的母親。
她本來在朝陽醫院的高干病房住的好好的,好吃好喝好享受,結果此事一出,也立刻被醫院給強行趕了出來。
不僅她被趕出醫院,醫院還要求她補交高額住院費,甚至當初同意陳金玲母親住高干病房的相關人員,都受了處分,全部留職查看。
甚至還聽說,當初文峰插隊所在的那個公社書記,都被有關人員帶走調查了,似乎是有人舉報他強迫女知青睡覺,不然就不給返城指標,由此禍害了不少女知青。
反正聽說那個公社書記是劣跡斑斑,只是這些事情比較遠,沒有被公開披露出來而已。
聽到這里,文峰一陣唏噓。
其實坦白說,文峰當初寫那個公開信,只想對付劉興國,沒想過要對付那個什么公社書記。
因為根據前身記憶,文峰插隊時的那個公社書記呢,也沒怎么過多難為文峰,就是不怎么搭理他而已。
而且后來開始返城的時候,文峰前身還沒怎么開口呢,啥也沒給,人家就親自找到他,給了他回城指標,感覺人還怪好的。
沒想到知人知面不知心,這個人怪好的書記,居然是那種睡女知青,跟男知青要錢的主。
仔細一想也理解,畢竟文峰前身是個悶葫蘆,干活干不好,做人做不好,還整天病殃殃的,不是生病,就是在生病的路上。
這種人在公社里,就是個浪費糧食的廢物。
不僅如此,萬一他想不開,自殺了,或者出點事兒死了病了,那對公社來講也是個大麻煩,所以他前身那種人留在公社是個累贅,公社巴不得趕緊送他走。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文峰前身那樣啊。
其他人如果想回城,人家怎么也得撈點好處。
“禽獸!”文峰忍不住罵了一句。
覺得不解恨,又跟了一句:“一群禽獸!”
“可不是嘛!”陳編輯點點頭,深表認同。
“不是,你怎么知道這些的?”文峰突然問。
“呵呵。”陳曉川笑了笑,“當然是我打聽到的。”
“打聽?”文峰一挑眉,沒再追問。
也是,京城這地界,就沒什么秘密,尤其是對陳曉川這樣的大報編輯兼記者來講,打聽點小道消息,不要太簡單。
只不過嘛,這種消息的真假就不好說了,你也只能當小道消息看。
但從邏輯看,應該有九成真。
畢竟文峰用一封公開信,掀起了一場風暴,等于給某些人一個機會。
大潮之下及時痛打落水狗,及時趨吉避兇,這才是人的本性,也是那十年中學到的精髓,學不到的,早都沒了。
陳曉川又小聲道:
“哎哎,跟你說,這些事兒你悄悄知道就得了,可別到處亂傳!
這好多事兒都還沒公開呢,不能亂說的,你懂我意思吧?”
“懂。”文峰隨意的點點頭,“放心,我有分寸。”
說到這,文峰拍拍屁股站起來:“好了,該知道的也知道了,你趕緊回去吧,我也該去釣魚了。”
“不是,都這樣了,你還釣魚啊?”陳曉川無語道。
“要不干嘛?”文峰道。
“坐坐坐,事兒還沒說完呢。”陳曉川連忙再次把文峰拉到馬扎上。
緊接著,陳曉川道:“對了,該跟你說說咱欄目組最近的事兒了,你是咱的人,也得關心關心。”
緊接著,陳曉川開始說起《人生之路》欄目組的情況。
自從開辟了《人生之路》專欄,讀者來信是與日俱增。
如今才出了三期,讀者來信就達到了驚人的每天五百多封信了。
這才三期啊!
中青報的銷量,也得益于《人生之路》專欄,再次出現了迅猛增長的態勢。
上次中青報的銷量突然猛增,還是中青報開始連載《歸來》,也就是《第二次握手》的時候。
說起來,那個曾經爆火的《第二次握手》,實際上是個誤傳的手抄本名字。
這本小說一開始的名字叫《浪花》,只是個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
后來作者進行了修改,修改成十萬字左右的中篇小說,并又改名為《香山葉正紅》。
再后來,作者繼續修改擴充,改成二十萬字的小說,名字變成《歸來》。
換言之,《歸來》才是這本小說的真正名字。
只是那時候正處于激蕩歲月,滾滾洪流席卷天下,他的小說就沒發表,只是在好友之間傳抄,是典型的手抄本,就跟《一雙繡花鞋》差不多。
這手抄來手抄去,《歸來》就被人傳成了《第二次握手》,其實這名字本來不是作者起的,是一個誤傳。
但因為《第二次握手》傳的太出名,加上里面的內容涉及到很多大領導,結果作者被逮了,差一點就要被槍斃。
后來還是中青報復刊后,報社里的一個小編輯無意中聽說了這件事后,多番奔走,聯絡了好多領導,甚至直達天聽,大佬直接下了命令,才救了這作者一命。
又后來,中青報把《第二次握手》這部手抄本,縮編成6萬字,每天以四分之一版面的篇幅連載,取得了空前轟動,一時洛陽紙貴,中青報銷量也迅速猛增,發行量一度超過四百萬冊,僅次于《參考消息》。
看到情況不錯,中國青年出版社又再接再厲,搞了一部25萬字的小說,繼續出版賣錢,又海賺了一波。
據說這本小說正式發行的時候,在新華書店排隊購買的人群,能繞好幾條街,比如某個叫馬未都的年輕人,就為此排了很久的隊。
就這成績,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國內當代長篇小說的發行量之首。
可以這么說,只是靠這一個手抄本,就讓剛復刊不久,還在各種缺錢的中青出版系,賺的盆滿缽滿,也讓他們的大后臺團團,得到了不少的經費。
不然的話,那個什么中青會,現在哪有錢搞什么中青旅跟招待所啊。
要知道,1979年的團團,可是典型的窮衙門。
然而,《第二次握手》這個小說的熱度過去后,中青報的銷量又斷崖式下降,中青出版社呢,最近也再沒什么爆款的佳作。
就連那個《中國青年》雜志,最近也一直半死不活,被《人民文學》、《當代》等老牌刊物秒成渣。
但不管怎么樣,中青報這個平臺還是很不錯的。
中青報這個平臺是共青團的下屬單位,有自己的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印刷廠等下屬單位,還有團校、中青會、中青旅等兄弟單位,且跟新華書店以及郵電局等發行單位,也是鐵哥們。
可以說,中青報及其附屬出版單位,如今已經是一個五臟俱全的新生代出版帝國,只是中青集團現在比較窮,底蘊也比較淺,知名作者少,不如人民文學這些老牌出版集團牛逼罷了。
也正因為中青出版集團缺少頭部作者,而且很窮,這才是讓文峰看中的地方。
他這種沒后臺沒資歷的人,如果去了《人民文學》或者《當代》這些地方,恐怕得不到重用,至少一開始不會。
因為那些地方論資排輩嚴重,頭部作者打把,不可能輕易下大力氣撐他,也不會輕易給他千字7元的頂配稿酬,更不可能輕易給你開專欄。
至少人民文學那邊,肯定沒有此時的中青報這邊自由。
出名要趁早,投資也要趁早。
與其舔人民文學的屁股,何不來作者匱乏,但求才若渴的中青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