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走了,從金營安全的離開了,同他一道的還有戶部尚書李棁、軍前計議使鄭望之,以及金國使臣張恭禮。
正如此前趙構(gòu)猜測的那樣,金人帶走鄭望之,確實只為詢問初一晚上劫營的事情,好在鄭望之也確實不知情,才免逃劫難。
至于金國使臣張恭禮,當然是一起去宋國談判,談此次劫營給金軍帶來的危害以及想要金人不追究此事需要付出多少錢財。
秦檜此刻有些心不在焉,在金營時,他使盡渾身解數(shù),才將完顏宗望忽悠住,讓他打消了換人質(zhì)的想法,現(xiàn)在想起來還心有余悸,若是被完顏宗望發(fā)現(xiàn),大概是難逃一死。
同時他心中也疑惑,在康王趙構(gòu)一事上,是官家早就知道金人有換人質(zhì)的想法而準備的招數(shù),還是只是單純的不想讓康王回去?
若是后者,他也算是幫兇了吧,想起在金營分別時的場景:
當時他從完顏宗望帥帳離開后便徑直去了康王的住處,對康王他們說明交談的結(jié)果并表示即將要回去,康王臉上抑制不住興奮的問道:“金國二太子可有說過何時讓我回去?”
他一聽這話,便知金人換人質(zhì)的打算康王大概也是知曉的,至于從何處得知他不知道,于是他委婉的提示康王,在金軍沒有安全撤退的情況下,金人是不會把他這個人質(zhì)放回去的。
康王一聽,臉上立刻表現(xiàn)出不解,并喃喃自語:“為什么?我明明做了那么多,完顏宗望還是不肯懷疑我是假的?”隨即又問他道:“難道完顏宗望沒有提出過換人質(zhì)的想法?”
他初一聽,不知該如何向康王解釋,難道說正是因為他的不懈努力,才讓完顏宗望信了你這個大宋康王的份量,也因此打消了換人質(zhì)的想法。
肯定不行,萬一以后康王回來找他算賬怎么辦,最終秉著冤有頭債有主的原則他還是將責任推到了趙桓身上,說正是因為官家在給完顏宗望的信中對你康王是極盡關(guān)心,才讓完顏宗望覺得有你在官家會束手束腳許多。
康王聞言臉上再沒了先前的沉著冷靜,取而代之的是慌張,以及嘴中連呼:“大哥誤我!”
康王的變化他看在眼中,此刻想起,他心中不免有一絲愧疚。
……
東京城皇宮,崇政殿。
趙桓在送走宇文虛中后,終于等到了種師道和李綱。
二人因為朝會上發(fā)生的事,憋著一肚子氣,以為趙桓又變卦了,直到看到他之后的表現(xiàn),才知道是他們誤會了,然而雖然氣消了,心中卻還是疑竇叢生,所以聽見趙桓的召見,便慌忙趕來了。
“官家,為何要將我倆的官罷了?”在行禮之后,李綱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能否給我們一個解釋?”
被李綱當面質(zhì)問,趙桓也不惱,反而笑著說道:“今日之事怪朕,事實上朕也是臨時起意,才沒有來得及跟你們通氣,不過二位卿家放心,過不了多久,你們會官復原職的?!?
“但是……”
見李綱似乎還要糾結(jié)罷官一事,種師道連忙制止住,剛才質(zhì)問官家已是無禮,官家不追究是寬宏大量,你要是再抓著不放就是你的不是了,于是他插話道:
“可官家今日之為用意何在,難道真要建新軍?”
“沒錯,現(xiàn)下我大宋的禁軍,除了西軍還有戰(zhàn)斗力外,無論是地方禁軍,還是在京禁軍,又或是上四軍,早已喪失了銳氣,變成了一灘死水,指著他們抗金,怕是有些異想天開了。所以唯有加入新勢力,才能攪動這灘水,重新煥發(fā)活力?!?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種師道聞言微微頷首,隨即又道:“不過李邦彥、吳敏等人擔憂的問題的確是個問題,人、錢從何處來?”
趙桓擺手,“種老相公多慮了,朕又不是馬上要辦,當務(wù)之急,還是解了這東京城之圍,其他的以后徐徐圖之,總歸是辦法比困難要多得多?!鞭D(zhuǎn)而又說道:“不過,派去太原的援軍該定下來了?!?
“不知官家是何想法?”
“朕今日不是說了要重組捧日軍嗎?就讓李孝忠來擔任這捧日軍的都指揮使,以戍守邊境的名義支援太原,如此,李孝忠不用擔任太原本地的官職,對張孝純、李孝忠二人來說,就沒有了相互掣肘,而且這樣一來,李孝忠軍更加靈活機動,若遇意外,便能見機行事。”
“這樣安排倒是合理,只是這兵從何而來?”
“朕了解了一下,捧日軍原來的殘軍大概還有兩千人,加上李孝忠?guī)淼娜?,還差五千人,就從城內(nèi)的天武軍中調(diào)五千人吧?!?
“官家,不行!”話音剛落,李綱便提出了反對的聲音,“我不同意?!?
趙桓見此,明白他在擔心什么,天武軍雖然戰(zhàn)斗力很弱,但好歹是上四軍,再弱也不是廂軍和保甲民兵能比得了的,可以說是守城的主力。而且上四軍的編制均是一萬人左右,他一下就調(diào)走了一半,李綱怎么會同意。
說實話,還是思想沒轉(zhuǎn)變過來,他們都在謀劃如何吃掉完顏宗望的軍隊了,卻還在想著守城。
然而無論怎么說,李綱就是不同意,可趙桓決定的事怎會輕易更改,于是他板著臉說道:“別忘了你現(xiàn)在的身份。”
“這……”李綱反應過來,他已經(jīng)不是親征行營使了,確實沒有資格插手親征行營司的兵力調(diào)動,不由狐疑的看了眼趙桓,都懷疑趙桓是不是為了這五千天武軍才將他罷官的。
趙桓自是不知他心中所想,還安慰道:“李卿放心,若到時候真缺人,朕允許你募兵?!?
不過此時種師道又提出了疑問,“按官家所說,捧日軍人數(shù)是湊齊了,但是否太過雜亂,要做到言行令止也是不小的麻煩?!?
“種老相公當初舉薦李孝忠時,不是說他有韜略,善應變嗎?”趙桓拿起桌上的茶輕抿一口,淡定的說道:
“所以這也算是朕對他的一個考驗,他的能力究竟如何,就看他能把捧日軍帶到什么高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