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華想吃下的午陽母公司,估值不過幾千萬而已。
而興華本身,那可是幾十個小目標的體量。
縱使是這些資本,想單獨吃下,也倍感亞歷山大。
所以,他們只能聯手,共同持股。
由于興華現在正值蒸蒸日上的時期,所以,想要讓林天將該公司的掌控權拱手讓出,必須開出一個相對虛高的價碼。
從表面來說,這次收購似乎不是一次明智之舉。
但幾個資本方想的很明白,他們愿意付出高于市場估值的價碼,主要是看中了興華未來的潛力。
或者說,云初對興華未來的影響力和助力。
至于云初天天嚷著退休退休,幾個資本根本不以為意,只當這是云初的玩笑話。
在他們看來,云初頂流那些年吸金能力固然恐怖。但接下來,才會是他吸金真正的巔峰期。
一個頂流,充其量一年幾個小目標罷了。
但一個站在華洲樂壇山巔的頂流,只要操作得當,是能運作出一個市值百億級別的上市公司。
這才是云初的正確使用手冊。
而他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在掌控興華后,三年內完成上市那一系列繁瑣且復雜的步驟。
興許在其它國度,上市很看業績,財報,潛力,技術等等。
但在華洲,萬物皆可人情世故。
幾個資本最不缺的,就是這玩意。
瞬息萬變的股市,在他們看來,不過一個數字操縱游戲罷了。
……
當然,林天和云初并不知道他們的“結晶”已經被人盯上了。
或者說,他們一直都有這種心理準備。
商場亙古不變的規則就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
興華現在興許不算蝦米,但也遠稱不上大魚的級別。
云初曾跟林天說:“我們必須隨時隨刻做好失去興華的準備。”
這話聽著無比心酸,林天傷感道:“像我們這種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難道真避免不了被吃掉的命運嗎?”
“倒也不盡然。”云初搖頭,“要么我們成為更大的資本。要么我們墮落到無人問津。”
林天目光閃爍,眼神堅定:“原本只想當個普普通通的富家翁,但這個如洪流般的時代逼著我成為獨角獸。”
從那以后,林天心心念念的都是【獨角獸】【巨無霸】【行業引領者】這樣的概念。
林天有很清晰的自我認知,在很多方面,他其實都不具有云初那樣突出的才華。
但他比云初有野心一百倍。
云初在前行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停下腳步,要么是想休息,要么是不想干了想躺平。
但他不一樣,從一開始,他就希望這個由他和云初共同打造起來的企業,能長久走下去,一如他和云初那堅固如鐵的友情。
所以,在經紀業務遭遇瓶頸的時候,他開始思量突破口。
影視業務,是他綜合考慮下,最具前景的一條路。
當然,這條路會很難。
過程中,難免荊棘叢生,山高路遠,甚至“白骨累累”。
他的很多朋友,就是因為貿然進軍影視行業,賠了太多錢,從而使得資金鏈斷裂,周轉不濟,整體崩盤,公司破產,成為失信人。
而他,要是稍有不慎,興許也是這個下場。
一想到這,林天就焦慮得睡不著,只能不斷按腳按肩叫公主陪喝酒才緩解內心的緊張和壓力。
為了公司,他一個帥哥哥,如今已經被酒色給污染成胖叔叔。
興許,這是成長路上,必經的苦痛吧。
這些年,通風,高血糖,高血壓,腎虛………累累傷病見證著他的奮斗史。
而云初,由于是偶像,有無數人盯著,再加上縫紉機哥哥和吉哥的前車之鑒,所以克制得多。
林天這些毛病,云初都沒有。且腎這一塊,他一直都有加大力度保護。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忙了,連軸轉,有時間賺錢沒時間花錢。
這次復出,確實是在云初意料之外。
但似乎,又是必然的行為。
當時【歌手】那般境遇,以他性格,哪里會坐視不理?
現在,他已然幫華洲歌手逆轉了局面。
幫幫唱環節,幾乎所有網友都覺得,劉南和許彤都有奪冠之姿。
其實按照陣容深度來說,劉南加林月鴻的組合,明顯更勝一籌。
但不知為何,網友們竟然紛紛預測,許彤加云初的組合會奪冠。
“興許在評委評分環節,這倆會落于下風,但在觀眾評分環節,他倆絕對無敵,甚至會呈碾壓之勢。”
“你們真覺得幫幫唱只是內部競爭?完全無視昆蒂娜和珍妮弗的威脅了?”
“呵呵,有云老師助陣,現在有危機意識的,應該是她倆吧?”
的確,自從聽說云初又“插手”這一期比賽,這倆實力派歌手頓感亞歷山大。
因為這個男人的存在,她倆奪冠越變越難。
尤其是觀眾評分環節,壓根拿不到一點優勢。
對此,這兩個外洲王牌歌手也頗為無可奈何。
原本以為,冠軍會手到擒來。
誰知,現在只要稍不注意,前三都穩不住。
這一切,可以歸咎于云初單方面的“責任”。
昆蒂娜在外洲一次采訪中,說:“他們已經出動了他們最好的制作人,而我們還沒有,所以,暫且還不能說我們輸了。”
記者急切問道:“那我們最好的制作人什么出動?我迫不及待想看他和云初先生較量一番了。”
昆蒂娜搖了搖頭,潮紅的臉上滿是疑惑。
“說實話,我的朋友,我不知道我們這邊最好的制作人是誰?云初幾乎是公認的當下華洲最好的,但我們這邊卻還沒有這樣公認的人物。”
“昆蒂娜小姐,你的意思是云初不過在華洲一枝獨秀?而我們則是百花齊放嗎?”
昆蒂娜想了想,笑著說:“或者也可以理解成,我們樂壇缺乏一個領袖級的人物。”
這段采訪,很快就傳到華洲本土。
對于昆蒂娜如此堅定就認定云初是【最好的】,頗多人其實很有意見。
畢竟,于明尚在,他才是華洲樂壇明面上的第一人。
有記者針對此事詢問于明。
于明想了想,說:“云初是華洲第一,我也可以是華洲第一,并列并列。”
這話,既謙虛,又傲然十足。
記者:“這是個什么說法?”
“誰規定一個班里只有一個考100分的了?”于明斬釘截鐵說道。
網友樂了,“于老師這話,多少還是有點道理的。不愧是能坐上音協會長位子的人,這情商,杠杠的。”
……
顯然,經過這一波輿論風暴后,云初已經正式被音樂圈很多主流人士所認同。
甚至,聰明的音樂人已經【云會長】叫上了。
跟云初以往有點交集的音樂人則在嘗試加深聯系,求一個未來的【從龍之功】。
這是一個大家都渴望進步的年代。
只有當事者,對這個會長啊,副會長之位,一點也不感興趣。
這所謂會長之職,在云初看來,不就相當于【六十歲才能正式退休】?等等,最近政策下來,六十歲退不了了,得六十三。
他要是接了這個位子,不得再多干三十多年。一想到這,就毛骨悚然。
金錢誠可貴,權力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所以,盡管外界呼聲很高,于明也有意培養,但云初卻躲著避著。
他現在全部心思,就是迅速完成手中的工作,然后再次功成身退。
上一次,由于一些不可抗因素,他的突然退休給興華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這一次,他兢兢業業,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才華,就當是一種彌補吧。
……
看著云初聲名愈盛,江水清茶飯不思。
連續幾次受挫,讓他信心大跌,不禁自我懷疑:莫非我真比不上云初?
好在,身為工作室老板的他,身邊不缺吹吹捧捧的人。
他的助理,他的員工,每日都在不斷贊美他,夸獎他,讓他再次飄飄然起來。
“的確,寫情歌非我所長,我的舒適區是高大上的贊歌。待我《大好河山》一出,肯定能逆轉口碑,重得歌迷的喜愛。”
其助理也連連道是。
“云初固然有點本事。但他的歌所傳達的價值觀不過是小愛。而您,我心中的最佳原創者,所表達的可是胸懷天下的大愛。”助理正色道。
江水清聽了助理這話,沉重的臉龐才舒緩了下來。
“如果每個人都如你這么有品味就好了。”
助理:“太難了,現在社會人心太浮躁,每個人都只看重錢和情情愛愛。而老師的歌,無疑是跟這個時代的潮流相悖。所以,不管比較的結果如何,都掩蓋不住老師您作品的偉大。”
這話一出,江水清再不加薪也不好意思。
咬咬牙,一個月加了一千塊。
助理眼睛一亮,吹得更加起勁了。
白天吹江水清的音樂,晚上回家聽云初的音樂,這日子他是過得明明白白的。工作和興趣愛好分的很清楚,各論各的。
在眾人的建議下,江水清這一次決定提前宣傳新歌,給足歌迷期待感。
順便,拉幾個官方號來為他背書。
他這首歌,屬于“正宗”,再加上他名氣也夠,給的錢也多,所以幾個官方號很爽快就答應了。
如此多管齊下,不愁大事不成。
這首歌,縱使在熱度上比不上云初的歌,但格局,卻遠超。
現在,只要有一項能超云初,江水清就心滿意足了。
拼上榜能力,江水清表示,徹底慫了。
別說他,縱觀整個華洲樂壇,有誰能跟云初打?
講真,一個都沒有。
所以,江水清也放棄了跟云初新歌拼榜的打算。
更何況,云初接下來新歌的演唱者是——
劉南+林月鴻。
許彤+云初。
實力派的極致+偶像派的極致。
這打個毛線,直接點了。
只能繞道求勝了。
這段時間,江水清已經徹底見識到云初全面的音樂創作能力了。
親情、友情、愛情……可謂信手拈來。
現在,只剩【贊歌】這一條賽道了。
好在,暫且未看出云初在這個賽道的競爭力。或者說,云初吃了年輕的虧,現在還領悟不到高唱【贊歌】才是安身立命之本這個道理。
從而,忽略了在此賽道深耕,讓他擁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他必須守住這可能是唯一的一個賽道優勢。
其它賽道,真被云初這家伙給打怕了。
……
最近,興華娛樂可謂是大小動作不斷,似乎是在向市場宣告著:我們真準備上市了。
以前,興華公司擁有著良好的現金流和財務狀況,這是它的亮點之處。
但其弱點也很明顯,太過依賴云初的業績。
有人說,云初一旦塌房,那興華直接完蛋。
現在,雖然依舊很依靠云初。
但云初是以幕后者的身份出現,所以,幾乎不具有塌房風險。
再加上,在云初的助力下,現在的興華,已經是兵強馬壯。
許彤、柳眉、劉南……這三個,足可扛起興華前行的大旗。
簡單來說,就是興華現在的抗風險能力,提升了十倍不止。
這種大好局面,是股東和管理層都樂意見到的。
其估值,也漲了十來個小目標。
要知道,這才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而已。
這一切的頭號功臣,自然是那個男人。
所以,不怪那幾個資本,對云初這只他們眼中的“大肥羊”垂涎三尺。
……
這天,興華官方號發布了一則消息——
電視劇:《瑯琊榜》。
編劇:云初、午陽。
導演:喬飛光。
主演:胡逸飛、袁曉晴。
……
該名單上,大多名字都令網友倍感陌生。
所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一部試水之作罷了。
但細看之后,眾人皆是深吸一口涼氣,雙眼圓睜:“那個男人,真跨界了啊?”
之前就傳云初寫了個劇本,可當時無人相信。
音樂創作和劇本創作,那根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賽道。
云初在音樂領域已經功成名就,何必去編劇界當小菜鳥?
大家再看到午陽的名字,頓時了然了,道:“肯定是午陽主創的劇本,云初老師只是添幾句無關痛癢臺詞的那種,純粹是為了給自己的創作生涯再增添一筆光輝的履歷罷了。”
但也有人反對這個說法。
“以云初在音樂界的地位,他何須這樣?一不小心,可能就從【錦上添花】變為【畫蛇添足】了。”
一時之間,又引起了不小的議論。
大家都覺得云初簡直是多此一舉。
特么又不用求職投簡歷,有必要把履歷弄得這么飽滿嗎?
有偏激的歌迷道:“云初這是在拋棄自己的優勢,把時間精力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哼,他還未成為音樂界的第一呢,就驕傲自滿了?”
雖然這段時間云初的戰績很耀眼,但現在總戰績第一依舊是于明。
畢竟于明從業二十多年,作品三百多首,有一百多首成為暢銷曲。
這個戰績,至今無人可挑戰。
云初是最有希望挑戰,甚至超越的。
但現在,竟然轉行搞起了影視劇。
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有音樂界的前輩發博道:“于明能有如今的地位,主要靠他極致、專一的音樂態度。這二十年來,他只做音樂,也只有音樂。我還是句話——貪多嚼不爛。”
“是啊,人這一輩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經是相當難得了。”
“唉,我猜測,是因為云老師太年輕,卻在音樂領域站得太高,所以索然無味了。因此才想挑戰其它領域。”
“那有本事自己寫一個劇本啊,二手潤色加工算什么本事?”
午陽在編劇界的地位相當高。
在很多網友看來,這次午陽是當了云初的細綱撰寫者了。
云初只需費一點功夫,便能收獲最大的果實。
這……真是罪惡的金錢啊。
這個說法,在網上傳得很廣。
最后,午陽親自出來澄清:
嘿嘿,實際上,這次啊,還真是云初老師寫細綱,我負責潤色。我們兩人,合作得相當愉快。
對此微博,評論第一的是:午陽老師,你被收買了就眨眨眼。
午陽回復:我又不缺錢,誰能收買的了我?我可是華洲編輯界的收入天花板。
頓了頓,又回復:我的脾氣,諸位還不清楚嗎?除非我愿意,要不然沒人能強迫我。
這話說得霸氣十足,不愧是編劇界的大佬。
只是,下一刻,云初拿著劇本走進來,對午陽說:“我覺得吧,你譽王叛亂這場戲寫得有問題。”
午陽也是有性格的人,大聲道:“云老師,我覺得沒問題。”
云初笑了笑,耐心給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午陽愣了許久,低頭沉思。
“好吧,這次就按照你說的改。下一次,我不會再輕易改戲了。”
云初:“知道知道。”
晚上。
云初又拿著劇本進來了。
“我覺得夏江被夏冬給陰了一把這個計策有瑕疵。”
“不可能。”午陽道,“云老師,我重話說在前頭,你這次就是把我頭按在水里,我也不會改了。”
但在聽了云初的解釋后,一生嘴硬的午陽還是順從了。
“那個……是我顧慮不周了……云老師,多謝你提醒啊,不過以后不要再提了。哼,我一個寫權謀的老手,被你一個新手天天挑毛病,面子何在?尊嚴何在?”
嘴巴是這么說著,但當云初發現問題,而他也認同時,總會迅速改正。
這讓午陽開始感慨,并有些嫉妒:
這小子怎么又一個滿級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