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見蔡琰
- 我爹公孫瓚,但是在易京
- 有夢難消磨
- 2131字
- 2024-10-07 23:55:05
是日,公孫續親出鄴城三里,迎接遼寧城隊伍。
跟隨而來看熱鬧的百姓不計其數,世家大族失了官位和田地,此時更是警覺,認為公孫續是要強占他們的文字解釋權,事實也確實如此,待冀州百姓也能識字,這世道就不再是世家說了算了。
公孫續看著一旁的盧毓,沒好氣道,
“你怎么過來了,冀州政務處理完了?”
盧毓最近忙的腳不沾地,確實沒空,他此時有些不好意思,說道,
“這不是管先生來了,我往日在學堂,可是經常受其照顧的。”
公孫續挑眉,
“你和他關系有那么好?算了,既然來了,等會兒安排住宿,就你親自做罷。”
見公孫續沒有再追問,盧毓心里松了一口氣,點了點頭,安排是早就做好了的,他此刻稍稍踮起腳尖,看向東邊兒,卻是看到一輛熟悉的馬車,心里緊了緊。
公孫續見人已經到了,走上前去,孔融率先下拜,
“見過主公。”
他的一眾好友,青州時報編輯,此時也都一同行禮,他們本來在青州,公孫續為了壯遼寧城隊伍之勢,故意讓他們在平原國出發,半道進入了遼寧城隊伍。
管寧也跟著下了車,他是北海人,和孔融倒也熟悉,方才便在他車上。
“見過將軍。”
公孫續點了點頭,看向遼寧城隊首的一輛馬車。
這架馬車還是當年在易京,其母為蔡琰置辦的,如今其實早已有些舊了,但仍然干干凈凈,看得出平日保養很好,如今新式的馬車倒是不少,但從幾年前,蔡琰幾乎就沒再出過遼寧城,除了教書,也鮮少再與外人來往,故而這車也沒換了,只是公孫續還有點不安,因為當初他在遼寧的時候,蔡琰可沒現在這么宅。
不過宅也有好處,蔡琰沒事可做,只有鉆研科學,初級數學,初級物理,她已經完全吃透,化學由于動手能力不足,倒差點意思。
偶爾公孫續收到一封來信,看見是蔡琰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反而頭皮發麻。
他能寫初中物理,不是他真懂初中物理,而是他只記得那么多而已,其實真按初中物理三年的課本來說,他絞盡腦汁,也只想起了三分之一罷了。
而蔡琰研究的,已經超過了他的能力,故而這些信件,他都沒法回。
公孫續倒沒想要蔡琰下車的意思,畢竟她是女子,所以剛要轉身,示意大家進城,卻見那車上,車簾拉開,一女子自上輕輕下來,耳掛珠簾輕紗遮住面部,步履生蓮踱步而來。
公孫續有些驚詫,盧毓干脆心臟漏跳了一拍,緊盯著佳人,又怕唐突了,連忙挪開眼神。
而身后的百姓則發出了驚嘆聲,管寧重禮,怕有人唐突,先自己打招呼道,
“蔡大家。”
蔡琰點了點頭,走到公孫續眼前,盈盈一拜。
“見過將軍。”
“額,無須多禮,蔡大家這些年過得可好?”
公孫續只是隨口一問,卻分明感覺蔡琰眉頭皺了下,而后有些幽怨道,
“……尚可,也沒什不好的事。”
此時,圍觀的百姓才反應過來,都在議論紛紛。
“這就是傳說中的蔡大家?”
“寫了千字文和三字經的蔡大家?竟然真是個女子!!”
“女子怎么了!論文采,如今男兒又有幾個比得上蔡大家的,單千字文一文,可流傳千古。”
“不止呢,當年蔡大家還曾經以一己之力,大敗冀州世家子,連田別駕的兒子都慘敗了,就連沮別駕,聽說也不過和蔡大家堪堪平手罷了。”
“真的假的,有沒有這么神?那可是沮公與!!”
“話說,我還以為蔡大家是個年紀很大的婆婆呢,竟然如此……如此好看嗎?”
美女向來是焦點,再加上公孫續當年為其造星,將三字經千字文的功勞全給了她,一時間風頭無兩,不過百姓不關心什么文學,更在意她的容貌。
確實很美,公孫續看的真切,一張珠簾輕紗,根本擋不住什么,而其在北地多年,卻是更白皙了些。
甄宓也很美,但她年紀總是稍小些的,如今也是稍稍長開,但蔡琰此時,年紀比公孫續稍大一點,已然熟透,渾身豐腴有型,雖久居遼東,但因為當初獻蔡侯紙制作之法,其同時領著工匠司和學堂博士兩份俸祿,極其有錢,再加上侍女也是公孫續其母贈予,本就是大家出身,故而其肌膚絲毫看不到風沙寒冷侵蝕之感,仍是那般吹彈可破。
公孫續打量的有些久,蔡琰臉上已經不由自主的掛上了些緋紅,但她仍是怨氣不減,冷聲道,
“將軍,我們該進城了吧。”
公孫續又皺了些眉,他記憶里,往日的蔡琰可沒這么冷,還挺好相處的。
“……我本來還準備安排你們見一下冀州世家的,也罷,既然如此,酒席上見吧,諸位,我們回城。”
說完,公孫續也沒騎馬,反正也就三里路,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蔡琰居然沒再上車,就這樣跟在他身后,公孫續感覺蔡琰似乎對自己有點意見,也沒敢多問,悶頭朝前走。
百姓們倒是很熱鬧,遼寧城的車隊,可不止幾個儒生,還有海量的工匠,以及一大批他們這些年制造的各式各樣的玩意兒,這些可都是未來科學立足之本,其中露在外面的,以一個大型熱氣球最為矚目,熱氣球上部以竹篾編制,無法收縮,此時整個膨脹著,看著如一頭巨獸,吸引了百姓目光。
而在公孫續一側,蔡琰的侍女小桃,趕緊追到了蔡琰身側,同時悄悄給她生了個大拇指。
蔡琰見狀,不禁臉上一紅,她按理該回車的,但當時腦子大概有些宕機,竟沒反應過來,見公孫續走了,便自然而然跟了上去。
如此,她不禁更幽怨的瞪了公孫續一眼,這些年,公孫續鮮少回過幽州不說,更沒去過學堂,而自己的信,也基本石沉大海,沒有一絲回應。
不過這點倒是蔡琰誤會了,她因為害羞,往往都是借口詢問知識的名義,給公孫續發信,私事那是絕不可能寫的。公孫續見狀,以為蔡琰真是醉心學術,他知識就那么多,已經解答不了蔡琰了,他總不能在信里回一句,我不知道吧。
如此不管百姓如何喧鬧,兩人倒是在沉默里,回到了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