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面對康熙
- 諸天旅人:從神龍教開始
- 吃包子只吃皮
- 2060字
- 2024-10-10 16:25:16
“平西王的賀禮真是小氣,替本親王回去謝謝平西王,鐘琪收下賀禮派人送他們離去。”
“親王請聽羅平一言。”羅平見林凡收下賀禮就下逐客令,急忙開口說道。
“平西王是不是見皇上明升暗降,派你來當說客拉攏本親王,你回去告訴平西王,真要推翻清廷誰當皇帝再來與本清王談。”
羅平沒有想到自己啥都沒有說林凡什么都能猜到,看來自己有點坐井觀天,對著林凡抱拳行禮率領屬下乘船離開神龍島。
一人快馬加鞭來到神龍島岸邊,跳下馬匹,解開船繩,登上船只,劃動船槳向神龍島靠近,一氣呵成的動作盡數落在林凡和岳鐘琪眼中。
“親王,岸對面好像是索額圖。”
“沒錯是他。”林凡不明白索額圖與自己剛離開為何又趕來神龍島。
“索額圖拜見親王。”索額圖看到林凡站在碼頭上立馬加快船槳,距離碼頭還剩幾米時直接放棄船只施展輕功落在林凡面前,跪拜行禮。
“我們就無需客氣,你急急忙忙來神龍島何事?”
“肯請親王出面救下多隆。”
“多隆犯了何事?”
索額圖連忙將自己所知和猜測詳細告知林凡。
“皇上此事過了。”岳鐘琪聽完神情憤怒道。
林凡沒有想到討伐櫻花國前康熙就已準備動手,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康熙,想到多隆為救自己受的那箭,無名之火在心中燃燒。
“本親王隨索額圖回趟紫禁城,你告訴蘇荃讓她等我回來。”
“是,親王。”
“我們走。”
林凡帶著索額圖登上船只劃到對岸,騎上駿馬向紫禁城而去。
韋小寶快馬加鞭不敢有絲毫遲疑跋山涉水足足耗費四夜三天到達紫禁城,不敢歇息直奔皇宮。
“本爵爺要面見皇上。”韋小寶對著守在御書房外的太監吼道。
“韋爵爺莫要著急,老奴立馬進去稟報。”
“如此大的聲音朕能夠聽到,讓他進來。”康熙的聲音自御書房內傳出來,太監立馬讓開身體。
韋小寶推開御書房房門踏步走進去,順手關上房門。
“臣叩見皇上。”
“圣旨傳到了,林凡有什么表現。”康熙放下手中書籍,抬頭看向韋小寶。
“林親王沒有絲毫表現,很坦然接受圣旨,臣不明白皇上為何如此?”
康熙面對韋小寶的質問顯的很平靜,聲音低沉道。
“權利動人心,朕不想出現第二個鰲拜。”
“林親王與鰲拜可不同,臣能感受到。”
“大清上萬萬漢人,你確定林凡能夠恪守本心,安安靜靜當他的親王。”
韋小寶啞言想要反駁卻找不出反駁的理由,人心蠱惑,沒有人能夠恪守本心。
“下去莫要再提此事。”
韋小寶想要說些什么,看到康熙冰冷的眼神擠臣告退三個字躬身退出御書房,現在的康熙已經不是剛剛認識的康熙。
林凡回京的消息不脛而走,整個京城的漢人自主組織起恭迎隊伍,歡樂的氣氛渲染不少滿人也加入其中,讓京城熱鬧非凡猶如過年一般。
康熙得知京城百姓情況火冒三丈卻又不敢派兵清掃,剿滅櫻花國算千古一功,如他是皇帝也不能怪罪林凡。
漢人群臣得知林凡回京都以為是林凡不滿圣旨,紛紛涌上街頭想要阻止林凡莫要沖動做出不可回轉之事。
納蘭明珠將滿人群臣召集起來想要問問到底是誰將林凡歸來的消息散播出去,結果并沒有人散播林凡歸來消息,倒是讓納蘭明珠疑惑起來,難不成是漢人自己散播出去,他們應該不會那么傻........
林凡與索額圖來到京城發現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以為康熙要舉辦壽宴,舉國同慶,張玉書守在城外已有幾日看到林凡出現立馬帶著漢人官員沖到林凡面前,不顧滿臉疑惑的林凡發問,牽著林凡的馬屁向無人之地跑去。
“世伯何意,您牽著賢侄的馬要到那里去,這些大臣又是何事?”
“此地不是說話的地方,也不是誰將你回京的消息撒播出去,現在外面都是迎接你的百姓。”張玉書跑的滿頭大汗,牽著馬來到一間庭院,松開馬繩不顧形象的坐在門前甩著袖子扇起風來。
“都進去。”
“林親王請........”
林凡面對眾人的熱情翻身下馬,率先踏進庭院。
張玉書關上房門來到林凡面前,神情嚴肅道。
“林親王是不是對圣旨不滿,此番回京想要討個公道?”
“不是。”
“林親王放心,他們都是自己人,不會出去亂說。”張玉書以為林凡怕有人告密,連忙解釋。
“世伯誤會,我回京真不是為了圣旨的事,而是為了多隆的事情。”林凡有點無語不管自己為了哪件事,也不用弄的如此,搞的自己好像準備在京城大開殺戒一樣。
“你現在不宜出面,多隆的事情,我們會幫你辦。”
“你們好像很怕本親王與皇上見面,多隆的事情不勞煩諸位,本親王需要面圣。”林凡沒有回京城也就罷了,已經回到京城那就是該和康熙攤牌的時候。
漢人群臣還想勸解林凡伸手阻止眾人不必多言帶著索額圖騎上馬離開。
御書房內。
康熙早就命人備好一桌酒席靜靜等待。
當林凡出現在御書房門前康熙站起身,面露微笑。
“林親王坐。”
“臣參見皇上。”
“林親王客氣。”康熙上前一把抓住林凡雙手將其拉倒桌邊坐下。
“親王為大清除去一大毒瘤,乃千古之功,令朕佩服。”
“臣來是請皇上放了多隆,臣并不想追究過往,只想天下太平,百姓安康,皇上不必忌憚臣。”
康熙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眼神狠辣道。
“朕希望親王能夠助朕平三藩,固天下,驅沙俄,讓整個大清歸朕掌控,然后交出兵權歸隱山林。”
“皇上想的太完美,臣無法做到,臣的夙愿皇上應該知曉,皇上若是做不到,臣不介意出手。”
“你的夙愿朕當然知曉,如今天下不正是向你夙愿發展,滿漢一家親,那些反賊還不滿足,他們到底要如何才能滿足非要朕退位不成,朕若是退位,這天下何人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