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后主欲興兵
- 呂布化身劉禪之劍上蜀漢
- 谷老程
- 2108字
- 2024-08-24 19:01:05
“眾位大人已經齊聚大殿,諸葛丞相祈請陛下臨朝。”早已經因為得到郭坦已死的消息而放下一顆心的黃浩,走進御書房,對呂布說道。
“朕正有大事要與眾人商議。”呂布站起來。
兩名貼身的小宦官慌忙跑過來幫呂布披上龍袍。
沒多久,呂布已經坐在了興漢殿的龍椅上。
聽完諸葛亮的奏章,呂布只是淡淡一笑。
“相父為了揪出這暗殺朕的人可謂是煞費了苦心,既然如今真兇已死,此事朕便不再追究,至于相父和費遙大人,你二人不但無過,反而有功,朕甚欣慰。”
一直跪在地上的費遙聽到呂布之言,一口濁氣從胸腔里慢慢吐出來,用手擦掉了窄窄的額頭上的冷汗。
“陛下如此寬宏大度,臣等之福也。”諸葛亮說道。
呂布看著諸葛亮。
“相父可有來自上庸的捷報嗎?”
諸葛亮略一思索。
“回陛下話,尚不曾有上庸消息。”
呂布冷笑了一下。
“看來張紹將軍此番平叛也并不順利。”呂布的聲音有些冷,“相父是否已經考慮另外增兵上庸,以助張紹將軍?”
諸葛亮一怔,聽呂布語氣,似乎是已經知道了自己暗中派兵增援張紹的事情,不由得略一遲疑,但很快就回答道,“張紹將軍前往上庸平叛乃是陛下欽點,老臣不敢擅自做主為其增派援兵,不過,擔心頑敵勢重,老臣已經要魏泓將軍回到漢中,并隨時監視上庸動向。”
這樣的回答可謂是無懈可擊,諸葛亮不愧是三國時期頂尖的謀略家和舌辯之士。
“還是相父考慮得周到。”呂布點了點頭。
“老臣也只是意在為我蜀漢多保存些良將而已。”諸葛亮說話的時候,目光似乎已經在呂布的臉上掃視過無數次。
呂布面有微灼。
早知自己無法過掉哀荷公主這一關,當初又何必要一意孤行?想到這里,呂布不再理會諸葛亮的暗諷,忽然話鋒一轉,“朕正欲與眾卿家商議此事,明日一早,朕要帶兵前往上庸,協助張紹將軍破敵。”
眾人嘩然。
“老臣也已在家休息多日,近日正思進兵之事。”諸葛亮搶先說道,“此番,老臣欲統領漢中所有人馬,先于上庸平叛,進而進兵中土,一鼓作氣直搗長安。以完成先帝遺愿。陛下坐鎮后方,只需靜待消息,不可輕動。”
“諸葛丞相言之有理。”
“還是平叛為主,北伐之事宜當后議。”
“先帝在世之時,常思掃平中土,興復漢室,我等不可坐等良機錯失。”
“蜀中百姓困苦,國庫空虛,進兵之事,宜緩行之。”
頃刻間,眾人開始爭論。
呂布沉吟著。
“眾位大人之言俱有道理,進兵則后方不穩;不進兵,則有悖于先帝遺愿。”手上還纏著繃帶的蔣麟大聲說道,“此等大事,還需陛下和諸葛丞相細細商討才是。”
蔣麟是呂布接替劉禪之后最先啟用的重臣,群臣都以為他是后主心腹,這一次更是為了保護后主而丟掉了一根手指,所以,他的話立刻令所有人噤聲。
呂布用手指輕輕敲擊了幾下桌面。
“朕已經說過,曹魏勢大,急不可圖,若強行進兵,只會令我蜀漢陷于被動。至于此番朕欲興兵,只為上庸叛軍,除患后即回,眾卿家休要再議。”呂布說道。
眾人的目光一起看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努力思索了一下,似乎是自言自語,卻又要所有人都能聽到:“只恐叛軍與曹魏勾結,屆時曹魏首先興兵進駐上庸,反而對我等不利。”
“丞相算無遺策,陛下不可不察。”一直站在呂布身后的黃浩忽然低聲對呂布說道。
呂布回頭,目光冷峻。
“昔日十常侍下場卿可曾記得?”
黃浩嚇得瞬間冷汗直流,不敢再說話。
呂布回過頭來,笑道,“相父之慮雖有道理,但據朕看來,即便曹魏果然興兵至上庸,也不過是烏合之眾,朕又有何懼哉。索性一并除之,也要那曹叡小兒再不敢正視我蜀漢。”
呂布再次凸顯出了他鏖戰虎牢關和誅殺董卓后的傲氣。
“此番相父坐鎮于此,朕親帶孟繼南兵前往,此事無需再議。”
諸葛亮顯然還有話要說,可是看著呂布,又強行把話咽了回去。
上庸城:
張紹的人馬已經到達多日了,諸葛亮所派來的魏泓的人馬也已經距離不遠。
城中帥府:
昔日太守秦煜的副將宋河,正愁眉不展地坐在椅子上。
“報,啟稟宋將軍,派往洛陽的使者剛剛歸來,正在府外候見。”一名守在門外的士卒飛跑著進來報告。
“速速要其進來回話。”宋河站了起來,大聲吩咐道。
沒多久,一個看上去風塵仆仆的人走了進來。
“小人奉命前往洛陽求救,得曹魏老將軍張郃相助,得以見到其驃騎將軍司馬懿,司馬懿將軍親呈宋將軍手書予魏明帝。明帝傳旨,要司馬懿親統大軍三萬前來相助。現大兵已經距離我上庸不足百里,此乃司馬懿將軍手書,呈宋將軍親閱。”來人說著,把一封裝在竹筒里的書信遞到了宋河的手里。
宋河大喜過望。
“明帝果然沒有負我。”
司馬懿的書信寫在一條白色的凌子上面,大意是要宋河堅守城池,待自己大兵到來,殺退敵軍后兵取漢中。
“司馬將軍乃是魏之重臣,其謀略不在我蜀中丞相孔明之下,此番親自帶兵來援,為秦煜太守復仇有望了。”站在宋河身邊的一名武士說道。
宋河哈哈大笑。
“傳令下去,嚴守城池,若有擅自出戰者,斬。”
傳令兵立刻飛馬奔向了各處。
然而,不到一個時辰,一名把守東城城門的守將便急匆匆走了進來,他的手里拿著一枚被拔掉了箭頭的羽箭。
“啟稟宋將軍,此乃士卒在城頭撿到張紹使人射來的書信,末將不敢拆閱,特意送來請宋將軍過目。”
“恐怕是這張紹見我等城池堅固,急不可下,故而使詐。”站在宋河身邊的武士見宋河拆開了書信,不失時機地提醒道。
宋河展開書信。
片刻之后,他忽然大手一拍,喜道,“卻原來這張紹早有反意,此信是要本將軍助其成事的。”
“宋將軍不可輕信。”武士急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