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捕風捉影
- 六道巡狩使
- 解體
- 2061字
- 2024-08-21 11:49:32
烏云密布,星月無顏。
已是寅時,秦海蛟卻怎么也睡不著。
他身穿制袍坐在衙門里的鎮守小院中,看著這面露哀色似要泫泣的老天爺。
他也快要哭了,“這天殺的匪賊要來就快點來吧。”
已經五天了,城里所說的支援還沒到來。
秦海蛟時刻都在擔心著自己腦袋搬家,捉影者的尊嚴卻不能讓他露出分毫怯意。
他恨那些占山為王奸殺擄掠的山匪,更痛恨鄉望的袖手旁觀。
若不是如此,前兩任鎮守怎會死得如此輕易?
至于六扇門中的捕快、小吏,早就跑了個干凈。
倘若不除掉那群山匪,這些扎根于此世代相傳的家伙怕是不會露頭了。
“唉!”秦海蛟心生煎熬。
“兄臺何故嘆氣?”
“誰?!”
秦海蛟立馬拔出腰間長刀,迎目望去。
一名長著酒窩腰挎長劍的黑衣少年正站在小院墻頭上看著他。
秦海蛟不敢有絲毫輕視,能接近到此直到出聲才被自己發現的人。
只有一種可能,這個少年也是入微境界。
“這么年輕的入微武者,莫非是?”
秦海蛟念頭一轉,緊繃的神經隨之放松。
“可是巡狩司的兄弟?”他拱手抱拳問道。
“正是!”
齊跡跳下墻頭,將手中的捕風密令擲向身穿白色制袍的男子,還禮說道。
齊跡連夜馳馬趕來歸林鎮,途中在巡狩司背后控制的馬行換乘三次。
終于在天亮之前抵達目的地。
“是捕風使!”秦海蛟接過密令,心中大定。
本來他以為城中的支援只是一名捉影者。
同在巡狩司任職,捕風使在選拔時就要高捉影者一等。
非天賦高絕者不能擔任,所選根本武學最少是大乘級別。
秦海蛟雖也算常人眼中的天才,但在巡狩司內他自知悟性一般。
選擇的根本武學不過是中乘,這倒讓他進度頗快,在二十一歲便躋身入微。
看這少年如此年輕便已入微,怕不是哪位大人的得意門生?
他也知規矩,捕風使情報屬于機密,不可隨意打探。
“吾名夏跡星,不知兄臺如何稱呼?”
看面前男子有些發愣,齊跡開口問道。
他在鯉城之外準備以化名行事,便在兩個好友和自己的名字中各取一字隨便組合取個名。
“捉影者秦海蛟見過夏兄。”
秦海蛟抱拳恭聲道。
“夏某就不與秦兄多客套了,與我說說那匪寨的位置和布局吧。”
齊跡單刀直入道。
秦海蛟知道知曉捕風使任務繁重時間緊迫,也不與他客氣。
不一會便把匪寨的位置還有人馬、布局與齊跡交代清楚。
一名入微,五名力與勁合,十二名勁氣,一百二十五名外家好手。
這是前兩任鎮守留下的匪寨人馬情報。
匪寨位置則在黑風山的碎石灘邊上。
寨中具體布局倒是不為人知。
齊跡心中了然,已是成竹在胸。
兩名身負絕學的巡狩司使者,可以直接過去橫推了。
“秦兄,事不宜遲。
如何入寨,從哪邊打起我們路上再說。”齊跡迫不及待道。
“啊?”
秦海蛟看著齊跡一臉驚訝,這捕風使如此莽撞?
“秦兄,不過是只有一名入微坐鎮的賊穴,你我聯手不是隨意搗之?”
齊跡一臉疑惑道。
這捉影者是慫了?
“呃...夏兄莫非是已經踏入四大煉?”
秦海蛟斟酌道。
“尚在入微。”齊跡搖了搖頭。
“夏兄身負絕學?”秦海蛟換了個問題。
“是。”齊跡如實道。
“原來如此。”
秦海蛟恍然大悟。
這就是身負絕學者的自信。
卻不知是哪位大人的弟子這般悍勇。
“你身負絕學我不是啊夏兄。”
秦海蛟心中嘀咕道,嘴上卻是斟酌了一下言辭,他說道:
“匪寨中其它人倒還好,但那賊首楊挺乃積年入微殺敵經驗頗豐。
若是我們正面攻入寨中,秦某只能幫你拖住他一時半刻。
夏兄可否能在短時間內斬殺過半賊子?”
秦海蛟雖在武學經驗上遜于楊挺,但畢竟身懷入流武學,不說斬殺楊挺,拖住他還是有自信的。
“拖住?”
齊跡仿佛聽到天大的笑話,他一臉古怪地看著秦海蛟。
這人身懷絕學怎么這般自賤?莫非......
“不知秦兄的根本武學可是開元九式?”齊跡問道。
秦海蛟怔了怔,隨后回道:“秦某修行的是《扶風樁》,乃中乘武學。”
“這夏跡星好似不諳巡狩司之事,不知是哪位司正大人的關門弟子,修行多年如今才加入巡狩司?”
秦海蛟不禁在心中猜測起來。
不管如何他也不能有絲毫怠慢,能修行開元九式者必然是被寄予厚望的天之驕子。
只要武道攀登中途不身死,將來成為坐鎮一城的司正就如板上釘釘。
雖說能安然成長為擁有司正之能的高手本就是最大的難關,不知多少天驕死在途中。
“原來如此。”齊跡恍然大悟。
他之前還以為巡狩司內所修行的都是開元樁這等絕學。
卻是沒想過此等絕學非天資高絕者不能習練。
先不說有沒有得選擇,巡狩司使者多是選擇門檻較低的中乘、小乘根本功法。
只有那自命不凡胸懷大志者才會將目光投向大乘武學。
至于巡狩司內唯一的絕學功法《開元樁》。
唯有一城司正或者司承才有資格舉薦他人,要將舉薦書交予一州分司首或者司監,然后再上交總司首定奪。
這些都是齊跡不知道的,畢竟他來此世時間尚短且一心修行。
武道入微之后并無什么前中后期的細分,戰力區別在于根本武學還有對敵經驗。
氣力倒是也可以緩慢提升至四十歲左右,但也提升不了多少,只能寄托于四大煉達成肉身質變。
齊跡心知自身氣力比身懷絕學的契尸言修還要高出兩成,也繼承了其身經百戰的經驗。
若是說他能對付兩三名不入流入微。
那秦海蛟這種習練中流武學的新晉入微,對付楊挺那種對敵經驗頗豐的積年入微,不敢言勝倒也正常。
現在己方戰力弱于預期不少,必須得小心行事,不能橫沖直撞了。
理清現狀之后,齊跡便向這名較為熟悉當地的捉影使問道:
“是夏某孟浪了,秦兄是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