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再見方圓
- 影視世界從小歡喜開始啟程
- 音似風
- 2046字
- 2024-08-26 19:00:00
吳源看著她,沒再爭辯,而是直接背起了《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李萌是數學老師,她對古文并不精通。
但是《師說》這篇大名鼎鼎的文章,她還是知道的。
吳源背的對錯,就算她沒有全神貫注去聽,也能判斷出來。
在吳源背完最后一個字后,她笑著說道:“不錯啊!”
“昨晚才發現的錯題,今早就把全文給背下來了!”
“吳源,看來你是真想考上沖刺班...”
“吳源,老師為你驕傲!”
“老師,”吳源展現出傲嬌之色:“插科打諢、轉移話題,并不能彌補我這顆受傷的心啊...”
李萌看著他作怪的樣子,笑出聲:“好好好,老師錯了!老師沒調查清楚,就不相信你...”
“老師錯了,老師給你道歉!”
“嘿,這還差不多!”吳源收回表演,整理起桌上的早餐:“老師,牛奶和三明治給你放桌上了。”
“其他的,你還要不要吃什么?”
“還有什么?”李萌也不太見外。
昨天的打鬧,確實讓兩人的關系拉近不少。
要是換了以前,李萌只會回答一聲“嗯”,就不會再說其他。
吳源看了看自己的早餐說道:“茶葉蛋、包子、油條,還有豆腐腦。”
“包子給我留一個!豆腐腦給我留一半!”李萌邊化妝邊說著:“三明治你吃了吧。”
“我今天不太想吃。”
“好。”吳源應了一聲,開始吃起自己的早餐。
李萌呢,也沒有像往常一樣,把他趕回他屋里。
以前,李萌是怕被人知道了,說閑話。
現在,經過昨晚的打鬧,李萌覺得可以將吳源當做一個弟弟來看。
對自己的弟弟,不需要避諱那么多!
就算旁人問起,李萌也能坦坦蕩蕩的說出來。
而吳源感受著這種距離的拉近,心里不自覺的冒出愉悅情緒。
就連嘴角,都不受控制的上揚了!
“想什么呢?這么高興?”李萌化好妝,坐到吳源對面。
吳源眼前一亮!
這老師,更漂亮了!
“沒想什么。”吳源的糊弄文學,張口就來:“今天這三明治真好吃,你不吃,我占了大便宜了!”
“是嗎?”李萌疑惑的從吳源手上撕下一塊兒,嘗了嘗:“哪有?還是老味道好不好!”
吳源翻了個白眼:“老師啊,你撕的是吐司!吐司的味道能有什么變化...”
“加的料,早被我吃掉了!”
“你加料了?”李萌先是一愣,接著擺擺手說道:“來來回回還不就是那些料,再加能加到哪兒去。”
“我看你就是吃的少了,偶爾吃一次,稀奇!”
“也許吧。”吳源沒繼續和李萌在這個話題糾纏。
他一邊吃著早餐,一邊又提起其他事兒。
總之,都是家常、都是與兩人都有關系的事兒。
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加深自己在李萌心里的印象。
讓李萌想到某物、某事兒,就能想起自己。
這些東西和事兒,在未來都會是一根根‘錨’,一根根幫吳源留下李萌的‘錨’。
......
誓師大會,吳源在前世的時候也參加過。
不過,他參加的是百日誓師大會,而不是高三開學的誓師大會。
他們那時也沒有那么多儀式,還會與家人一起寫上愿望,放飛氣球。
他們都是一個班、一個班的被帶到教學樓的廣場前,然后舉手握拳,跟著人家宣誓。
宣誓的具體內容,吳源早忘了。
但當時的心情,吳源還記得。
激動、向往、奮發向上!
可惜,到上了大學,吳源就把誓言和心情一塊兒拋之腦后了。
大學四年里,就學會了玩兒...
這是吳源回首過往,非常后悔的一件事。
而現在,再一次高三,再一次宣誓。
吳源的心情較為平靜,沒有了現實里的那么多波動。
但他告訴自己:“就算是電視劇的世界,大學四年也不能浪費!不能再讓自己后悔!”
心里有了決心,誓師大會的流程,就對吳源沒有太大意義了。
故,他開始張望,尋找《小歡喜》的劇情人物。
學校里的喬英子、黃芷陶、王一笛,吳源已經見過。
季揚揚、方一凡更不用說。
但方、喬、季三家的家長,吳源還只見過童文潔、方圓、劉靜。
喬衛東、季勝利、宋倩,他還都不認識。
不過,也好找!
提前知道他們的模樣,對號入座就是!
吳源很快先找到童文潔與方圓。
童文潔依舊是那副更年期到了的樣子,眉頭緊鎖,仿佛別人時時刻刻欠著她。
方圓還是胖乎乎的,帶著一種中年人特有的松弛感。
臉上呢,永遠掛著笑容。
仿佛什么都不是事兒!
如果吳源不是在電視劇里看過他失業后的失落,如果吳源不是在電視劇里看過他被連連拒絕后的無奈,說不定,吳源還真會羨慕他的生活!
羨慕方一凡有他這么個好爸爸!
但是,隨著吳源看完整部劇,隨著吳源不斷對方家深入分析。
吳源發現,方圓這么個爸爸,非常不稱職!
方圓自己說自己是‘知足常樂’。
但在這個問題上,吳源更愿意相信童文潔的評價——胸無大志,不求上進!
方圓后來的經歷,已經能說明白,他家的情況,并不足!
在‘不足’的情況下,整體傻樂呵,最后差一點兒就在京城沒了立足之地...
方圓的確是一個性格非常好的人!
或者說,他的性格有些好的過了...
中國哲學常說,一個人最好的狀態,就是‘外圓內方’。
外表看上去啊,這個人很好相處。
但你和他接觸,你就能發現,人家有自己的框架,有自己的堅持。
這樣人,才能在生活中有立足之地,而不會隨波逐流。
方圓,他只有圓,沒有方!
他整個人,毫無堅持!
在對兒子的事情上,無底線包容。
兒子給老師起外號,他不管,反而跟著一起叫。
兒子在誓師大會上搗了亂,他不說,幫著兒子一起隱瞞。
就算當時怕兒子被開除,不想說,回護兒子。
那在事后,總能說說、教訓教訓吧?
但方圓沒有!
方一凡一耍寶,他就把兒子放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