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潼關
- 諸天:從魔改笑傲江湖開始
- 愿君安喜
- 2148字
- 2024-10-21 11:00:00
柳易二人出山,名為游歷,實為探訪。
風清揚的出現,讓柳易有了實現某些想法的可能。
在跟風清揚要了一些東西后,柳易定下了此行的目的地,中條山。
中條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黃河、涑水河間。橫跨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山勢狹長,故名中條。
從地圖上看,中條山依黃河而行,山勢狹長,整條山脈劃開了中原與西北:它的北側是晉南盆地,南側是中原大地,如同一道磅礴的天然門戶。自古以來,中條山就是兵家重地,南邊的潼關更是關中門戶。
柳易來此自然不是打探軍事要塞,而是來尋劍宗傳人。封不平、成不憂、叢不棄。
以前柳易不考慮尋回這三人,因為華山實力雖強,卻無人能管束他們。強行將三人帶回,到時候不能用,也不能殺,只會使得華山內部人心不齊,弊大于利。
如今風清揚出山,認可了岳不群作為華山掌門,這就從根本上斷了封不平幾人的念想。這時候放著幾個一流高手在外浪費青春,可實在不妥。
柳易記憶里,封不平這個時候應該隱居于中條山練劍,可是當他準備出發時,打開地圖查詢,才發現中條山不是某一山峰,而是一整條山脈,地勢狹長,近處離華山不過百里路程,遠處已是八百里開外。
柳易知道,這次的尋人之旅,不會太過短暫了。在外面,可不能像華山一樣,肆無忌憚的用傳音之法搜尋。只能是一點點的探索,打聽,什么時候能找到人,就得碰運氣了。
柳易二人于華陰縣城停留一晚,留出時間讓周輕語與父親周不疑和母親辭別。周不疑見到兒子下山很是詫異,在知道兒子要與柳易一起行走江湖后,叮囑周輕語要抓住機會,跟著柳易多聽、多問、多學,最重要的是要聽話,少給柳易添麻煩。
別人不知道,他還不了解嗎?柳易與華山少掌門之間,只差一紙公告,兒子跟著柳易,是大好事。這可是柳易第一次帶人出行,帶的還是他兒子,這讓周不疑很是驚喜。
第二日,與周不疑告辭后,兩人向東行去。走路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柳易時不時的給周輕語講解行走江湖的注意事項,可能遇到的各類騙局,還刻意放慢腳步,帶他體驗了一把露宿荒郊野外的感覺。
柳易用實際經歷來提醒他,出行要做好規劃,不然就很可能落得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結果。
走走停停,第三日下午,兩人便到了潼關古城。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著眼前這千古名關,柳易不由得念起記憶里的一首曲子。
“師兄,這是詩詞?還是什么曲子?怎么跟我們學過的不太一樣,不過還挺有意境的。”周輕語頗感興趣的問道。
大師兄柳易,是他們之中文化課最好的一個,詩詞歌賦,引經據典,信手拈來,讓師兄弟們羨慕不已。
大家都懷疑,師兄是書香世家,不然怎么會知道那么多歷史典故、詩詞名篇,有的甚至連師父都不清楚。以前沒事的時候,師兄也會講一些話本故事給大家聽,眾人都很喜歡,尤其是其中穿插著歷史事件,大師兄還會給大家分析各種情況,讓大家討論猜想,可以說是寓教于樂。
如今聽到新東西,周輕語很是新奇。畢竟散曲的時代已經過去,華山文化課授課基本都是以實用內容,武學、道家術語,中醫機理為主,輔以當代的詩文內容和通行的行文格式。周輕語連散曲都沒聽過,更別說具體的曲子了。
“這是散曲,由宋詞俗化而來,最初是配合我們北方流行的音樂曲調撰寫的合樂歌詞,算是一種起源于民間的音樂文學,興盛于前朝,當時也稱為樂府,隨著本朝建立而衰落。你不知道也算正常。”柳易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前朝的東西啊,那我不問了。”周輕語聞言頓時失去了興趣。
雖立國百年,但民眾對蒙元的敵視未曾減少。在江湖之中,勾結外族比起串聯魔教還要罪加一等。
“你啊,我早都教過你們的,有些時候,人不一定是好人,但智慧都是好東西。”
“無論是敵對宗門、勢力,還是邪魔外道,無論是外族,或是其他宗教,我們可以對其痛罵、打殺、毀滅其肉體、折磨其精神、侮辱其人格,但是,一定要尊重其智慧。有用的東西,就要學習、接納、化為己有。”柳易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
“以我中華民族為例。我華夏族為什么能有如此漫長的歷史,如此豐富的思想,多彩的文化?靠的就是包容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就讓他們與我等同族。”
“炎黃二帝逐鹿中原,有了華夏民族;夏商周朝代更迭,吸納了四方蠻夷;周天子分封天下,擴大了華夏領土。中華民族,傳承的是血脈嗎?我們可從不分血統高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從不是空話。”
“中華民族傳承的是中華文化,是兼容并蓄、與時俱進的中華文化,同服裝、同語言、同吃同住同生活,接受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文化洗禮,幾代之后,就只剩一個民族了。”
“還有就是,你覺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會有很多個老祖宗嗎?商代夏,趕跑了夏王室,那夏王室去哪了呢?周代商,驅逐了商王室,商王室又去哪了呢?逐鹿中原失敗的蚩尤部落,又去哪了呢?”
“我可是知道,西南苗族,一直視蚩尤為祖先;北邊的契丹也曾以黃帝后人自居;始皇帝派遣徐福領八百童男童女東渡出海,尋仙島、求長生不老藥,最終的目的地,可就是東南倭寇的老家。”
“這大明四周,放眼望去,全都是我等同族兄弟罷了。”柳易雙目放光的說道。
“師兄,這都是你自己想的,都是你說的,你怎么確定你說的就是對的?你怎么能保證他們跟我們是一個祖先呢?那些外族也不會承認。”跟聽天書一樣的周輕語,反駁道。
“哦,等我華夏族把他們征服后,我說的,就是史實。”柳易輕笑,向著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