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史篇(2)

  • 中華句典1
  • 陳曉丹編著
  • 4793字
  • 2014-12-26 16:21:33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出自《史記·管晏列傳》。意思是:處理政務的人,應善于因禍得福,轉敗為勝。

【豈若卑論儕俗,與世浮沉而取榮名哉】出自《史記·游俠列傳》。豈:怎么。卑論:庸俗的談論。儕俗:凡庸之輩。意思是:怎么可以和庸俗之輩同流合污,用隨波逐流的手段來取得好名聲呢?

漢書

【泰山之霤穿石】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枚乘傳》。雷:音“六”,屋上滴下的雨水。意思是:泰山上的水滴可以穿透石頭。比喻“水滴石穿”,只要功夫到了,自然會成功。

【百聞不如一見】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趙充國傳》。意思是:聽別人說一百次,也不如自己親自看一次。比喻眼見為實。

【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學,不成其德】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傳》。瑑:雕刻。意思是:平常的玉不雕琢,就不會有好看的花紋;君子不學習,就不能成就他的德行。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出自漢代班固《漢書·王喜傳》。意思是:被群眾所怨恨,沒有病也會死掉。比喻眾怒不可犯,民心不可違。

【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以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蘇武傳》。意思是:孔子說:“志士仁人,只有殺身成仁的,沒有因貪生而損害仁義的”,“出使在外,不辱沒君王的使命”,蘇武能做到這一點。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元帝紀》。附:聚。意思是:百姓在一個地方住慣了,就故土難離,這是百姓的天性;親人能夠相聚,是人們的愿望。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出自漢代班固《漢書·王吉紀》。意思是:方圓百里的地方可能風俗不一樣,方圓千里的地方就會習俗各異。

【夫婦之道,有義則和,無異則離】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孔光紀》。道:準則。義:情義。意思是:夫婦之間的準則就是有情義就合在一起,沒情義就分開。

【寒之于衣,不待輕煖;饑之于事,不待甘旨】出自漢代班固《漢書·食貨志》。輕:輕軟華貴。煖:同“暖”。意思是:寒冷里的人對于衣服,不要求輕軟華貴;饑餓里的人對于事物,不要求甘甜美味。

【既往不咎,來事之師】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李尋傳》。意思是:事情過去了就別再追究了,可以作為將來事情的借鑒。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賈誼傳》。意思是:安定不是一天功夫就得到的,有一個漸變的過程。

【彼一時也,此一時也,豈可同哉】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東方朔傳》。意思是: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怎能相提并論呢?

【兵出無名,事故不成】出自漢代班固《漢書·高帝紀》。意思是:出兵沒有正當的理由,所以事情不成功。

【兵驕者滅】出自漢代班固《漢書·魏相傳》。意思是:認為自己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定要打敗仗。

【不加功于無用,不損財于無謂】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楊王孫傳》。意思是:不在無用的事情上用功夫,不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耗費錢財。

【不教而誅謂之虐】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教:教育。誅:懲戒,殺戮。意思是:事先不加以教育,不指明什么是錯誤的,一旦觸犯就處罰或殺掉,這叫做暴虐。

【察伯樂之圖,求騏驥于市】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枚福傳》。意思是:就是把伯樂的相馬經反復默誦,背得爛熟,但也無法在集市上買到千里馬。比喻只掌握理論而無實踐經驗,這種理論是不起作用的。

【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徇:同“殉”,為達到某種目的而獻身。意思是:常常想到在國家急難之際,奮不顧身地去報效國家。

【朝無爭臣則不知過,國無達士則不聞善】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蕭望之傳》。爭臣:敢于規勸君主之臣。達士:通達事理的人。意思是:朝廷里沒有敢于直諫的大臣,則君王便不知自己的過錯;國家沒有通達事理的人,就聽不到至理名言。

【侈而無節,則不可贍】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嚴安傳》。侈:奢侈,浪費。贍:富足。意思是:奢侈無度而沒有節制,就不可能充裕。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無形】出自漢代班固《漢書·伍被傳》。聰:聽覺靈敏。明:眼睛明銳。意思是:聽覺靈敏的人,人家未說之前已經耳有所聞了;目光銳利的人,在事物還未出現之前,就已經覺察到了。說明智者透徹事理,富于先見之明。

【地之磽者,雖有佳種不能生】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賈山至言》。磽:土質堅硬瘠薄,不適于耕種。意思是:土質磽瘠,縱有良種,莊稼也長不好。

【毒藥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劉安傳》。毒藥:良藥。意思是:好的藥雖然苦口,但利于治病;忠言雖然刺耳,但有利于自己修養品行。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納其基,絕其胎,禍何自來】出自漢代班固《漢書·枚乘傳》。意思是,福禍都有其產生的根源,除去它的根源,災禍就無從產生了。

【寬小過,總大綱】出自漢代班固《后漢書·班超列傳》。意思是:要抓住大事,寬恕小的過失。

【款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出自漢代班固《漢書·司馬遷傳》。款:空,不真實。形:現。意思是:不聽假話,就不會產生邪惡的事,賢和不肖自然界線分明,白和黑也會明顯地區別開來。

【利不茍就,害不茍去】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賈誼傳》。茍:茍且,隨便。意思是:利益不要隨便去求取,禍害也不要茍且躲避。

【量材而授官,錄德而定位;則廉恥殊路,賢不肖異處矣】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傳》。意思是:按照才能高低授給官職,憑德行高低來定職位,這樣就把賢和不肖分開了。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出自漢代班固《漢書·董仲舒列傳》。意思是:站在水邊羨慕魚好,不如回去織網去打撈。

后漢書

【傳聞不如親見,視景不如察形】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景:同“影”,影子。意思是:憑借傳聞了解事情,不如親眼觀看,只看看影子,不如直接觀察事物的形狀。說明“百聞不如一見”的道理。

【舍近求遠,勞而無功】出自《后漢書·臧宮傳》。意思是:舍棄近處,而到遠處去尋求,花費了力氣,但卻沒有收獲。勸告人們做事要講求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出自《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意思是:只要有至誠之心,就是金石也能夠斷開。比喻只要心思專一,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漢書·耿弇傳》。竟:結果,終究。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業終究是會成功的。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出自《后漢書·虞詡傳》。意思是:立志不要從容易方面想,做事情不要回避困難,這是做臣子的本分。如果沒遇到盤根錯節,怎么能識別刀是鋒利的呢?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出自《后漢書·陳蕃傳》。掃除:這里喻指整治。意思是:大丈夫活在世上,應當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怎么會只顧自己一家呢!

【大丈夫處世,當為國家立功邊境】出自《后漢書·張奐傳》。意思是:男子漢活在世上,就應當奔赴邊疆報國立功。

【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知其善】出自《后漢書·爰廷傳》。意思是:喜歡一個人就察覺不到他的過錯,討厭一個人就不知道他的優點。說明待人不能感情用事。

【安平則尊道士之術,有難則貴介胄之臣】出自《后漢書·桓譚傳》。介胄:披盔戴甲。意思是:天下安定太平,就推崇有學問的文士,天下動亂危難,就重視滿身甲胄的武將。

【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出自《后漢書·孔融傳》。意思是:哪有鳥窩毀壞了鳥蛋不破碎的呢?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出自《后漢書·酈炎傳》。意思是:騎著駿馬,抱著美玉,卻遇不到伯樂和卞和。比喻沒有知音賞識。

【兵久則力屈,人愁則變生】出自《后漢書·馮衍傳》。兵:戰爭。意思是:戰爭時間持續過長,力量就會衰弱;人過于愁悶,意外就會發生。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出自《后漢書·班超傳》。意思是:不敢奢望能回到酒泉郡,但愿能活著進入玉門關。

【不慮前世之失,復循覆車之軌】出自《后漢書·竇武傳》。循:遵循。意思是:不記得以前的失誤,又走上翻車的舊路。

【蒼蠅之飛,不過十步;自托騏驥之尾,乃騰千里之路】出自《后漢書·隗囂傳》。意思是:蒼蠅飛起來,不過十幾步遠;但如果依附在駿馬的尾巴上,就能奔騰千里遠的路程。

【傳聞之事,恒多失實】出自《后漢書·藏官傳》。意思是:傳聞的事情,大多數都是不真實的。

【當為秋霜,無為檻羊】出自《后漢書·廣陵思王荊傳》。意思是:要成為那摧毀萬物的秋霜,不做那被關在木籠里待宰的羔羊。

【冤則呼天,窮則扣心】出自《后漢書·張奐傳》。冤:冤枉。窮:失意。意思是:遭受冤枉時就呼天搶地,困頓失意時就頓足捶胸。

【芳餌之下必有懸魚,重賞之下必有死夫】出自《后漢書·耿純傳》。意思是:芳香的魚餌下面肯定有上鉤的大魚,豐厚的獎賞下面肯定有不怕死的人。

【覆水不可收】出自《后漢書·何進傳》。意思是:倒在地上的水收不起來。

【功冠天下者不安,威震人主者不全】出自《后漢書·申屠剛傳》。冠:冠軍。意思是:功勞大得是全天下第一的人,地位很難安穩;威名震撼國君的人,生命很難保全。

【官無二業,事不并濟】出自《后漢書·張衡傳》。意思是:當官的人不能兼做其他職業,做事情不能許多事情一起做。

【貴易交,富易妻】出自《后漢書·宋弘傳》。意思是:顯貴了就拋棄舊的朋友,富有了就更換妻子。

【國與民為本,民以谷為命】出自《后漢書·張奮傳》。谷:稻谷。意思是:國家以人民為根本,人民以糧食為生命。

【河水清,天下平】出自《后漢書·襄楷傳》。河水:指黃河。意思是:黃河的水清澈了,天下就太平了。

【荷甑墮地,不顧而去】出自《后漢書·郭太傳》。荷:抗。甑:炊具。意思是:扛著甑的人把甑掉在了地上,他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鴻鵠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于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出自《后漢書·逸民傳》。鴻鵠:天鵝。黿鼉:癩頭黿和揚子鱷。意思是:天鵝筑巢在高林上,晚上就得到棲身之所;黿鼉做穴洞在深淵的下面,夜間就有了住的地方。比喻勞動必有回報。

【厚性寬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鄰于恕】出自《后漢書·卓茂傳》。鄰:近。意思是:性格厚道,心胸寬廣的人近乎于仁慈,受到了冒犯而不計較的人近乎于恕道。

【狐死首丘,代馬依風】出自《后漢書·卓茂傳》。意思是:狐貍將死的時候總是把頭朝向自己生活過的山丘,代馬不論走到哪里都依戀著北面吹來的風。比喻懷念故土。

【患生于所忽,禍發于細微】出自《后漢書·馮衍傳》。忽:疏忽。意思是:災難發生在人們所疏忽的地方,禍患開始于很細微的地方。

【疾風知勁草】出自《后漢書·王霸傳》。意思是:暴風吹過之后,才知道什么草堅韌。

【既朽不雕,衰世難佐】出自《后漢書·皇甫嵩傳》。意思是:木頭已經爛了,就不要再雕琢;世道已經衰敗,難以輔佐了。

【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覺其善】出自《后漢書》。意思是:喜歡一個人就不容易看到他的過失,討厭一個人就往往看不到他的長處。

【敗不可悔,時不可失】出自《后漢書·馮衍列傳》。意思是:既然失敗了,就不必老是后悔,重要的是要抓緊時間再干一番。

【兵有奇變,不在眾】出自《后漢書·皇甫嵩列傳》。意思是:用兵變化莫測,并不在于定要人多。

【薄者之不足,厚者之有余】出自《后漢書·朱穆傳》。意思是:薄的東西總是不足的,厚的東西總是有余的。

【乘人之危,非仁也】出自《后漢書·蓋勛列傳》。意思是:趁著別人遇難的時候,而去要挾、侵害人家,這不是有道德的人所能干出來的。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出自《后漢書·趙典列傳》。雄飛:比喻奮發有為。雌伏:比喻退藏,不進取,無所作為。意思是:大丈夫應當像雄鳥那樣展翅高飛,怎么能像雌鳥那樣伏在那里?

【得拘絮而失才能,非立功之實也】出自《后漢書·仲長統列傳》。絮:同“潔”。拘絮:束身自潔,即隱逸之人。意思是:為保身自潔而不去發揮才能,這樣的人哪里能為國立功呢?

【得失一朝,而榮辱千載】出自范曄《后漢書·荀悅列傳》。意思是:得和失是暫時的,榮和辱則是長久的。

【堤潰蟻孔,氣泄針芒】出自《后漢書·陳忠列傳》。意思是:一個小小的螞蟻窩可以使堤壩被水沖毀,一個小小的針眼可以使氣全部泄出。比喻小不防則引出大禍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寿光市| 溆浦县| 象山县| 贵溪市| 丁青县| 泊头市| 阿鲁科尔沁旗| 静宁县| 沽源县| 新巴尔虎右旗| 滕州市| 崇礼县| 灵寿县| 巨野县| 潜江市| 平果县| 彝良县| 哈巴河县| 兴义市| 凤山县| 沈丘县| 灵宝市| 启东市| 阳原县| 那坡县| 内丘县| 桂阳县| 清水河县| 含山县| 贵州省| 娱乐| 襄城县| 瑞昌市| 彝良县| 马公市| 宁城县| 岳阳县| 阿拉善左旗| 甘孜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