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性格是自我實現的基礎(1)
- 哈佛的修煉:哈佛大學給年輕人的人生指導課
- 蘇林
- 5469字
- 2014-12-26 15:56:53
No.1
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人生,優(yōu)良的性格是自我實現的關鍵因素。那些成功的哈佛精英,無一例外都具有優(yōu)良的性格,如嚴謹、好學、謙和等。了解哈佛人的性格特征,從自身找差距,有意識地自我改造,必將換來人生的日新月異。
01性格的四大類型
“怎樣才能成功?”對于這一問題,哈佛學子、美國著名人力資源專家羅杰·安德生給出的答案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種性格都有其擅長的職業(yè),有的人擅長這一行,有的人擅長那一行。如果找對職業(yè),每種性格都能成功,每一個人都能成功。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原因就在于此。
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清楚性格是怎么一回事,清晰地認識自我。
有的人脾氣暴躁,有的人性格溫和;有的人熱情坦誠,有的人虛情假義;有的人助人為樂,有的人狹隘自私……
性格是一種十分復雜的心理現象,常常令我們看不清摸不透。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有規(guī)律可循,一般來說,性格可以分為四大類:活潑型、完美型、力量型和平和型。這些性格特征非常明顯,主要包括個人偏好、行為風格、生存方式等。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曾歷時三年時間,經過大量的觀察研究,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哈佛大學曾積極參與這一活動,他們?yōu)槭裁催@樣做呢?正是想通過這一課題來指導哈佛學子們了解自己的性格適合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
現在我們就來剖析一下,看看你是哪一種性格:
活潑型
這是一種很開朗的性格,積極向上,喜歡新鮮事物,興趣廣泛,對有興趣的事很入迷。心態(tài)樂觀積極,話多,愛笑,把幸福和快樂視為人生的目標,遇到挫折也不放在心上,并且善于從一件平常的事情中發(fā)現快樂的一面,周圍總是充滿歡樂,生活氣氛總是顯得輕松且活躍,很容易交到朋友。但是,這種人不注重事物的細節(jié),很難靜下來處理事情,并且偏好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
貝拉克·奧巴馬畢業(yè)于哈佛,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國元首,離不開卓越的個人能力,究其原因,更是與他積極樂觀的性格不無關系。在選舉進行期間,他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微笑,積極樂觀地看待美國的社會問題,不停地為選民勾勒美好愿景,選民們受到了極大的感染,紛紛將選票投給了他。
完美型
這是一種事事都要求完美的性格。例如,處理事情或與人交往中總是抱著審慎的態(tài)度和挑剔的眼光。由于設定了非常高的標準,通常會令別人感覺到很大的壓力,而自己也覺得很累,常常會生悶氣、悲觀、消極、低沉。但這種人往往會將事情考慮得周全詳細,凡事都是三思而后行,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有組織有條理,堅持做到善始善終。如果開發(fā)適當,很容易脫穎而出。
力量型
這種性格的人永遠充滿動力,自信十足,永爭第一,是天生的領導人。
以事業(yè)為重心,獨立性強,總能按時實現目標、完成任務,屬于典型的工作狂。一般都非常有主見,能夠在關鍵時刻當機立斷,而且不會從實際行動中退縮,越挫越勇。做事直來直去,喜歡講道理,喜歡爭論,喜歡不斷向別人證明自己是對的。
平和型
主要表現是:臉上總是帶著微微的笑容,既不矜持勉強,也不夸張?zhí)摳。粨屓孙L頭。別人不管說什么他都說“好”,有耐性,謙和有禮。對別人不要求,對自己不苛求,情感不容易表現出來,令人感覺比較輕松。比較負面的是:拒絕改變,能不做的事就不做。很難拒絕別人,也很難做出決斷,表現得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
有一個小故事用來介紹這四種性格,非常形象:從前有四個死刑犯在同一時刻臨刑,不想臨刑前斷頭臺突然壞掉了。
第一個人激動地大喊:“真是太好了,今天不用死了,我們要慶祝一下!”顯然,這屬于活潑型。
第二個人說:“等等,我要研究下斷頭臺哪里壞了……”這個是完美型。第三個人憤憤不平:“天意,我說沒罪吧,我早就說過了!”這個是力量型。
第四個人則說:“大家都沒事……”這個是平和型。對照這四種類型,現在你能確定自己屬于哪種類型了嗎?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般來說,性格比較穩(wěn)定,是在日常行為中經常表現出來的特征,不能因為一兩次的行為而盲目下結論。例如,一個平時處事謹慎穩(wěn)重、比較保守的平和型性格的人,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表現出冒險、輕率的舉動,不能由此就說他屬于活潑型;一個平時活潑快樂的人,由于突遭不幸或重大變故,精神上承受巨大打擊,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他是活潑型性格的人。
職業(yè)可以實現個人獨立,家庭安康,更是實現自我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性格與職業(yè)怎么完美結合,才能更快成就自我呢?
一般來說,活潑好動,善于交際,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活潑型,工作范圍較廣,適合做推銷員、導游、主持人、演講者、演員等;完美型性格的人嚴肅認真,思維縝密,適合從事財務、醫(yī)生、律師等工作;力量型性格的人是出色的工作者,比其他性格的人都能干,往往在職場中扮演領導的角色,如高級技術人才、職業(yè)經理人、企業(yè)高管等;平和型是“老好人”,適合從事協調、服務類的工作,如辦公室職員、秘書、助理、翻譯人員、咨詢人員、調解員等。
試著了解自己的性格吧,只有清楚了自己的發(fā)展方向,才能更容易實現成功人生。
02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一位記者采訪投資界一代宗師摩根,問:“你成功的條件是什么?”
摩根毫不猶豫地回答:“性格。”記者又問:“資本和資金哪一個更重要?”
“資本比資金重要,”摩根不假思索地答道,“但最重要的是性格。”
探尋哈佛杰出人士的成功軌跡,我們不難發(fā)現這些人的成功是一個必然--因為他們都具有“性格”這個戰(zhàn)無不勝的武器!
性格,是指一個人對人與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所表現出來的特點。一個人能否更好地實現自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性格。有什么樣的性格,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習慣,也就有什么樣的命運。對此,哈佛教授、著名教育家威廉·詹姆士深表贊同:“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如果你不信,那么請聽聽沃倫·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怎么說的。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巨富巴菲特和蓋茨進行一場演說。在自由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有學生問道:“你們是怎么變得比上帝還富有的?”這一問題聽起來很復雜,畢竟成功與很多因素有關,但巴菲特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性格。”
“我認為巴菲特關于性格的解釋完全正確。”蓋茨補充說。
自此,兩位世界級的成功人士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
世界上沒有兩個相同的人,但成功人士在許多方面是相似的,尤其是在性格方面。在哈佛,有一個專屬名詞叫作“哈佛性格”,它包含優(yōu)秀性格的方方面面:勇敢堅強、獨立思考、謙遜恭謹、勤奮好學……一個人有了好性格,自然會有好的精神狀態(tài)、好的行為,不論是生活、學習、工作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實現更好的自我。
在出生后的第19個月,一場疾病奪走了海倫·凱勒的視力和聽力,使她一生都處在黑暗與無聲的世界里。黑暗和寂靜會讓一個人抓狂,性格也容易變得不健康,尤其是一個年幼的孩子。萬幸的是,海倫并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她熱愛生活,渴望光明。不久,她就開始利用其他的感官來探究這個世界了。她去觸摸、去嗅各種她碰到的物品。她通過模仿別人的動作很快就學會了自己做一些事情,例如擠牛奶或揉面。她學會了靠摸別人的臉或衣服來識別對方,靠聞不同的植物和觸摸地面辨別自己在花園的位置……
當然,對于一個聾盲人來說,想要脫離黑暗真正地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靠觸覺來感知家庭教師莎莉文小姐喉嚨的顫動、嘴和面部表情的運動,而這往往還不夠準確,只能學會模糊甚至錯誤的發(fā)音。她為了使自己能夠讀準每一個詞或句子,每個單詞都要進行反復的練習,靠著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終她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哈佛大學。
在哈佛學習時,許多教材都沒有盲文本,要靠別人把書的內容拼寫在手上,因此學習同樣的內容,海倫所花費的時間上要比別的同學多得多。當別的同學在外面嬉戲、唱歌的時候,她卻在花費很多時間努力備課。最終,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后來,她走遍世界各地,致力于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yè),贏得了世人的贊揚。
無疑,一個人倘若能將多種優(yōu)秀的性格集于一身,那么所有的困難、險境、障礙都無法阻擋住成功的腳步。因此,請相信性格的力量:相信性格可以讓你做更好的自己,相信性格是改變你的生活和命運的力量,相信優(yōu)良的性格將使你受益終生。
實現更好的自我,獲取人生的成功,就要從優(yōu)化性格開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杰若米·凱根通過對一些兒童的研究發(fā)現,性格雖是與生俱來的,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弱點,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這些弱點并非不可改變和不可戰(zhàn)勝,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改變性格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例如比爾·蓋茨,他自小聰明絕頂,接受了優(yōu)越的學校教育,受到了良好的家庭影響,這種優(yōu)越使他很固執(zhí),很自大,考慮問題常以自我為中心,遇到問題常常先責備他人。但后來他通過磨煉,使自己的性格漸趨平和,最終吸引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為他工作,締造了微軟帝國,他本人也登上了世界富豪的寶座。
03要想成為天才必須好學
天才往往都是好學的,對此哈佛有幾個典型訓言:“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學習時的苦痛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終生的。”
……
不管在哪個學校哪個班級,都會有學習好的同學,也有學習不好的;不管在哪個公司,都會有工作做得特別好的員工,也有做得不好的。都在一樣的環(huán)境里,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對此,哈佛給出的答案是:要想成為天才必須好學,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來看看哈佛一年級的典型課程安排吧,相信你會有所感觸。在哈佛,一年級的學習強度非常大,課程清單隨便一列就有三十多個。
學生們一般每周上午要上三節(jié)80分鐘的課,每節(jié)課基本安排一個案例。新生對案例教學法尚不熟悉,準備起來困難重重,一個案例幾十頁,往往需要準備3~4個小時,加上上課時間和課外學習小組,每天要學習13~18個小時。因此,很多學生差不多每天要學習到凌晨一兩點鐘,睡眠時間很少。
“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這些在哈佛廣為流傳的格言都在強調好學與成功的密不可分。我們羨慕哈佛人的出類拔萃,可仔細想想,他們中哪個不是好學的典范?
從臺灣大學畢業(yè)后,張光直決心到美國深造,最終他如愿在哈佛大學攻讀人類學系的研究生。哈佛是“博士生產大戶”,但每個博士學位都不是那么容易得的,求學路漫長而艱辛。在做研究生時,張光直和眾多哈佛生一樣,過的是一種與世隔絕的緊張生活:一周要看幾十本書,還要寫各種案例和論文,平均每天睡眠時間還不到5個小時。吃、喝、玩、樂,甚至稍稍的休閑,在他的時間表上都沒有出現過。哈佛過橋便是波士頓,但在畢業(yè)前,他甚至都沒有跨上過橋,也沒有去過波士頓。
考博士口試時,張光直憑借著豐富的知識儲備對教授們提出的各種問題應對如流,而且證據翔實,精深正確。不到半小時,大家都認為不須再問下去,于是都起來和他握手道賀,他還當即被聘用為本系的助教。此后的張光直可謂聲名顯赫,他組織了無數次演講、圓桌討論、學術沙龍和宴會,把中國考古學的成就介紹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學理論和方法帶到了中國,為考古事業(yè)做出了杰出貢獻,無人能望其項背。
天才就是這樣煉成的,卓越自我就是這樣打造的--勤奮好學,持之以恒。所以別羨慕那些成功的哈佛人,只要你肯努力付出,那么下一個天才就是你!
反過來說,一個人若不勤奮好學,天資再好也不能獲得事業(yè)的成功。像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年僅5歲就能揮筆成詩,被鄉(xiāng)里稱為“奇才”。就在人們紛紛找方仲永作詩之際,他父親感到從中有利可圖,就讓他放棄了學習,整天帶著他到處吃喝玩樂。年幼的方仲永呢?也樂得自在,從此不再下苦功夫讀書,整天游手好閑,結果詩才漸漸枯竭,到了十幾歲時就跟常人差不多了,真是可悲可嘆。
是的,一個人成功與否,固然與環(huán)境、機遇、天賦等外部因素相關聯,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好學。為什么?因為,知識就是力量。
你應該聽說過希臘大科學家阿基米德吧。當羅馬帝國的軍隊侵犯希臘時,70多歲的阿基米德挺身而出。他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拋物鏡,把陽光聚焦后反射到羅馬的戰(zhàn)場上,燃起熊熊大火,使羅馬士兵無一生還;他發(fā)明了一種投石器,能迅速投出大塊的石子,把逼近城墻的士兵打得頭破血流……以至于羅馬軍隊的統帥不得不感慨:“他(阿基米德)真像神話中的百手巨人。”
知識就是力量,是改變命運的金鑰匙,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好學的性格,學會用知識豐富頭腦,進而實現卓越自我,締造輝煌成就。在這一方面,深受哈佛學子們喜歡的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就是一個典型。
年少時,福特曾在一家機械商店里當店員,周薪只有2美元。他識字不多,只上過小學和底特律夜間職業(yè)學校,既不會畫設計圖,也看不懂藍圖,但他十分好學,尤其對機械方面的書籍十分著迷。因此,他經常去買機械書,孜孜不倦地研讀,從未間斷。為了獵取更多的知識,他到愛迪生公司打工,時常在機房向一些前輩們學習機械知識,后來晉升為機械工。
俗話說“水向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當具有豐富機械知識、胸懷大志的福特聽說有人設計了一種依靠動力能自動行走的交通工具時,他意識到這是個具有極大潛力的市場,毅然辭去愛迪生公司的工作,開始全力以赴實驗開發(fā)這種新型的交通工具。知識和經驗不足,他就虛心討教。在實驗以汽油做燃料的引擎時,他多次請教愛迪生。他還結交了諸多一流作家、教育家、科學家和政治家,從他們那里學到了不少東西。1892年,他的汽車實驗和裝配終于成功,這是世界上第一輛T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