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見他如一粒蜉蝣見青天
- 戀綜: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 了以李啊
- 2065字
- 2024-08-17 12:01:00
水軍本來還在負隅頑抗,眼見風向變了,頓時消失在直播間之中。
他們又不是傻子,明顯再黑王銘下去要犯眾怒了,再黑下去說不定號都要沒了。
已經有部分水軍賬號,由于網友的舉報被查封。
此時彈幕又飄出來小熊軟糖的彈幕。
“還有一件事,希望節目組看到的話,能幫我們跟王銘老師說一聲,他如果有時間回京城的話,拜托能告知我爺爺一下,他老人家誠摯地邀請王老師來音樂協會交流演出,心里一直惦記著這事,晚上怕是都睡不好了,拜托拜托。”
這個措辭,這個語氣,哪是前輩提攜后輩,分明是同輩相交的意思。
甚至于眾人都隱隱感覺,蘇正望老爺子對王銘帶著一股敬重。
沒等他們深想,只見直播間一百連發火箭禮物騰空而起。
禮物的特效充斥在直播間內,引得屏幕前不少人發出驚呼。
一根火箭禮物是五千塊。
這就是五十萬灑出去了!
盡管這種禮物在花宸宇、白露、章若婻三個明星的直播間很常見,但在王銘的個人直播間還是頭一次出現。
誰讓這家伙之前黑料頻出,真愛粉全變成黑粉了,有禮物也是路人刷的小禮物。
而且一出來就是五十萬,這個手筆哪怕是剩下三個嘉賓那里,也沒有過。
這么大手筆的禮物,連導播室的導演等人都給驚動了。
“把這個網友的訴求傳達給王銘吧,至于他怎么做就不關咱們的事情了。”
導演對于挺過難關的王銘給予了尊重,他很清楚娛樂圈里什么人都有可能完蛋,唯有一種人永遠站在食物鏈頂端。
那就是創作能力極強的人。
這種人不能用常理度之,不是單純的規則就能束縛住的。
顯然,現在的王銘,在導演看來就是這種人。
他不奢求能跟王銘交好,起碼不交惡,還能通過《戀愛日記》抱一抱對方的大腿就足夠了。
最關鍵的是,直播間收益,節目組是占20%的。
這還是因為王銘人氣下降的緣故,換成是花宸宇,直播間全部收益都歸他本人所有。
很快,關于小熊軟糖的禮物和訴求,現場的工作人員轉達給了王銘。
后者愣了一下,瞬間想到當初跟節目組簽下的協議。
“這個邀約,我現在就可以答應下來,不過……”
王銘頓了頓,大家還以為他要對小熊軟糖提什么要求。
下一刻就聽他一臉認真道:“下次再想送禮物,可以直接私發給我,沒必要在直播間刷,我只能拿八成。”
在他看來,這十成都是他的錢,被節目組從中扣走兩成的手續費,簡直不能忍。
沒辦法,時刻盤算著財富自由退休的他,對每一筆錢都很看重。
就說原身留下的窟窿,他就得一點一點去填。
“噗哈哈,我以為他一臉嚴肅地想說什么呢,原來是心疼被節目組扣走的兩成禮物錢。”
“這哥莫名真實啊,好多藝人面對鏡頭都裝作很大方,像王銘這樣大大方方地小氣,我反而很喜歡。”
“那可是五十萬的兩成,也就是十萬!換成是我少了十萬,能跟節目組拼命,王銘已經心態夠平和了。”
“你們都弄錯了重點,重點難道不是蘇會長邀請王銘前去音樂協會交流演出么,這意味著剛才那首陶笛曲,在蘇會長眼里,是能夠拿來當標桿的那種。”
對于一個花瓶,還是個男性,大眾其實評判起來很苛刻。
但面對一個才子,還是個帥哥,這個尺度頓時就寬泛了起來。
“能用陶笛吹奏出這么優美的曲子,還是王銘自己所作,稱上一句陶笛大家,我認為沒一點問題。”
“我不是太懂陶笛,也不懂作曲,雖然感覺這個曲子很號廳,但是有你們說得那么夸張嗎?”
“呵呵,這么說吧,你不懂陶笛和作曲,見王銘如井中蛙觀天上月,你若懂這兩樣,見他便如一粒蜉蝣見青天了。”
“別的我不論,單就這首陶笛曲而言,哪怕放在全世界,也當屬一流,還有他陶笛吹奏的技巧,以我個人眼光,算是世界top1級別,看清楚,沒有之一,就是世界第一!”
直播間還是有識貨的人,不少人更是立刻將這首陶笛曲給轉發到自己朋友圈進行裝逼。
被相關專業的人看到,也是驚為天人涌入了直播間。
就連華夏音樂協會的官方圍脖賬號,都轉發了王銘吹奏陶笛的直播錄屏,給出了崇高的評價——【當代大師】。
哪怕這個稱號僅僅局限于音樂界,也足以震動整個圍脖了。
一時間,無數吃瓜網友搜索起了相關話題。
沒曾想他們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王銘吹奏陶笛,而是花宸宇和主持人噴射的冥場面。
怎么說呢,就算是號稱交流無國界的音樂,也遠遠沒有屎尿屁這種東西給人的情緒更加直觀。
花宸宇和主持人結結實實地火了一把。
甚至風頭都能跟王銘并駕齊驅了。
只不過兩個人如考喪妣的表情,實在不像是開心的樣子。
“這首陶笛曲的名字叫什么?”旁邊有工作人員好奇地問道。
正常來說,他們是不該在節目錄制當中插嘴,但實在是這首陶笛曲過于出乎他們的意料,完全是脫口而出。
“《故鄉的原風景》。”
王銘帶著只有他自己理解的惆悵,幽幽地說道。
眾人心頭默默重復了一遍。
這曲名跟曲子中的意境,還真是莫名的契合。
“后面再補充一個,于9月13日贈章若婻。”王銘看向一旁的章若婻,隨口道。
這是為了回饋對方之前維護自己的話語,在所有人質疑他的時候,只有章若婻幫他說了話。
這潑天的熱度,讓對方蹭一份又如何?
嗡!
章若婻被這個驚喜給砸得大腦一片空白。
她就是清楚這首陶笛曲的好,才知道帶上自己的名字,是怎樣的榮光。
可能百年后,自己出演過的作品都已經被掃入歷史垃圾堆里,無人在意。
但這首陶笛曲還會被愛樂之人翻出來,章若婻這個名字也會隨著這首曲子流芳百世。
君不見地球的那首古琴曲《高山流水》,讓一介樵夫鐘子期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