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表弟
-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賢!
- 罪孽9999
- 2050字
- 2024-09-30 15:11:06
大唐,長安城。
永昌坊,皇太孫府。
內宅。
皇太孫李恒身披鴨絨被,四面圍起腳爐,濃重的獸炭味很刺鼻。
幸好,門是敞開的,不至于煤氣中毒。
盧明月嘀咕:“下那么大的雨,不知道避雨!該!六月天烘腳爐,也沒誰了?!?
“張嘴!喝姜湯!”
李恒打了個噴嚏,眼淚汪汪的:“能換點別的嗎?姜湯太難喝了!”
盧明月懟了一句:“喝姜湯發汗,好得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堂堂皇太孫卻沖在前頭,胡鬧!”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
身為雍州刺史的李恒,在那個時候坐鎮后方,其實也沒人苛責,但救援的速度就不會那么快。
有時候想盡點職責,就顧不上自己的身體。
嘟囔了幾句,李恒捏著鼻子灌下了熱乎乎的姜湯,覺得整條食道都火辣辣的。
“腳爐滅了吧。”
額頭上冒出了汗珠,李恒趕緊讓人將腳爐提走。
稍稍正常一點,就能感覺到腳爐傳來的炙熱,受不了。
整個皇太孫府取暖、做飯,用的都是獸炭,那種死貴死貴的香獸沒人用。
所謂的香獸,不過是獸炭里摻了點香料,又不是因此就沒了一氧化碳。
渾身上下汗黏黏的,盧明月給李恒洗了個澡,換了一身干爽的衣物。
皇太孫藥藏郎孔方給李恒把脈,微微點頭:“皇太孫妃的姜湯方正確,殿下基本痊愈,保養幾天就沒事了?!?
孔方是天皇幾經斟酌后安置到皇太孫府的。
他的名頭不顯,祖父是大儒孔穎達,父親是參與編撰《唐本草》(注)的禮部郎中孔志約。
孔方的本事不算出眾,勝在四平八穩、背景清白,孔氏幾乎不參與權力更迭的游戲。
反正,不管怎么爭,孔氏的子弟都有一席之地,這就是祖宗牛逼的好處。
所以,這個人選天皇是真的用心了。
薛紹、太平公主抱著已經滿月的大郎在皇太孫府玩耍,太平公主最喜歡看薛紹教書育人的模樣。
“喲,這是孤的小表弟嗎?笑一個。”
李恒抓住表弟肉肉的手掌放在自己手心。
表弟薛崇胤咯咯笑了,小手摸向李恒的臉蛋。
太平公主笑了:“喜歡孩子,自己生一個?!?
李恒惆悵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身軀:“姑姑這話說的,孤還是個孩子啊!”
太平公主呵呵一笑:“那是你發育遲緩,看看濮恭王泰,十三歲就有子嗣了?!?
李泰早熟嘛,天賦異稟,沒法比。
感覺生育之后,太平公主開始放飛自我,什么話題都敢說了。
“薛崇胤,快長大呀!長大跟孤一起舞槍弄棒,跟你父親學讀書?!?
李恒逗弄著薛崇胤,薛崇胤咿咿呀呀地回答。
薛紹叉手:“殿下心系庶人,宅心仁厚,臣是敬佩的。但殿下不必冒險親身去咸陽,應該坐鎮州衙,讓長史李義玄前去救援。”
這一番話,當真符合皇太孫洗馬身份。
李恒無奈地笑了:“孤也知道應該這樣,可整個團結兵操練的方向是孤所指引,孤要不去,難免為團結兵所詬病。”
李義玄在救援方面略知皮毛,還真就李恒出場比較合適。
太子李賢、太子妃房氏、長信郡主李念兒、安樂郡王李光順、永安郡王李光仁涌進皇太孫府,看到恢復了精神的李恒,不由松了口氣,隨即又七嘴八舌地指責李恒。
“臭三鍋,下回大雨別出門。”李念兒老氣橫秋地翻白眼。
“下次有這事,讓大哥上。”李光順嘆氣,為自己沒派上用場而惋惜。
“逞能!”李光仁狠狠瞪了李恒一眼。
雖然這些話不一定對,但關懷之意讓李恒心頭微暖。
皇室之中,這樣的親情格外珍貴。
“藥藏郎已經診斷過,基本沒啥事?!崩詈銛[手。
除了有點酸軟無力,其他問題基本解決了。
也沒啥后悔的,刺史參與這樣的事件,那是職責范圍。
-----------------
李恒重回光德坊時,都老秦等五名執刀從照壁處就緊緊跟隨著李恒。
“不用那么緊張,本官沒事。”
李恒知道,都老秦他們是緊張的。
這么說吧,李恒有哪里不太舒服,都老秦他們就怕被砸了飯碗。
雖然執刀沒有什么油水,可能吃公糧——還不是蹲州獄——就足夠讓家里人炫耀了。
么,俗人家庭就是那么嘚瑟,其實都老秦他們的俸祿真不多,也就是每天能在公廨里用膳而已。
因為沒住處、省飯錢,都老秦他們厚著臉皮跟錄事參軍鄭善仁請求天天在公廨值班。
這樣一來,晚飯官廚也得包了,頭門后雨道兩側的雜物房也能暫時存身,美。
唯一的遺憾是公門上衙、值班不許喝酒,讓都老秦他們饞的。
實際上,就是讓喝酒,都老秦他們也沒錢買。
剛發的俸錢,讓他們獻寶似的全部送回了家,五名執刀現在一文不名,讓人哭笑不得。
“挺好的?!崩詈銓Υ吮硎炯卧S?!暗冗m應了這種生活,就再不會想念飽一頓餓一頓的游俠兒生活了?!?
錄事參軍鄭善仁開口:“要不是看他們的善行,雜物間都不想騰給他們?!?
“六曹參與救援官吏,所行無誤,能按預定時間返回衙門?!?
“州衙下發符文,抄錄的史犯了錯,笞三十。”
正七品上錄事參軍掌管六曹的監督、接受工作的起止時間是否超期、核對收發文牒的目錄、給公文加蓋印章。
品秩、職權上,錄事參軍壓倒六曹,是下佐之首。
公文抄錄錯誤笞三十是有章可循的,不是鄭善仁作威作福。
在衙門為官吏,點卯遲到、溜號、提前退衙都是二十笞,都老秦他們要不是寄居在衙門里,屁股早開花了。
對游俠兒來說,最難忍受的是點卯,起得比雞還早哇!
懶散慣了的游俠兒入衙門,“規矩”二字就能讓他們坐臥不安。
按規矩來說,正經官吏身上不應該有刺青,可五名執刀本來就有刺青、是破格錄用的,鄭善仁也就沒計較了。
“好在這幾個執刀雖然早年誤入歧途,心底還有善念,下官也就沒苛責?!?
鄭善仁隨意念叨著。
-----------------
注:該書當時名稱為《新修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