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貴人相助
- 重回88,我的大山我做主
- 孟影隨風
- 2023字
- 2024-09-02 23:45:36
那蔣經理雖然年輕,但是并不稚嫩。聽楊麗的話語,立馬明白了這是讓自己關照關照她干女兒的哥哥,于是堆起笑臉說:“楊老師,還是你慧眼識人了!”
隨后將頭轉向楊滿:“我們公司正在計劃找人合作,一起種植藥材。最好是懂得藥理的。兩位要是感興趣我們到辦公室去詳細聊聊。”
楊滿想起后世,有些鄉村脫貧致富,就是采用的種植戶+公司的合作模式,所以對此很有興趣。
畢竟這是前世就被無數人驗證過的成功經驗。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的楊滿立馬說道:“我們感興趣,可以去詳細聊聊,只是這些藥材?”
“小琴,你安排人一起把這些藥材搬進去,放到一邊,等我們聊完,等下再過來復秤”蔣經理立馬安排人員搬運藥材,然后引著眾人往后面的辦公室走去。
一行人穿過狹窄的通道,來到了藥材交易大廳后方的一棟簡潔辦公樓前。
推開門,辦公室的布置十分簡潔、務實。辦公桌前是一個會客區域,擺放著茶幾和沙發。大家依次落座后,蔣經理簡要介紹了公司的背景。
接著,便詳細闡述了公司對于合作種植藥材的具體構想:“我們公司有償提供種子,你們領回去種植,采收后按照約定的價格賣給我們公司,我們公司扣除約定好的種子費用后,再將貨款一次性結算給你們。”
楊勝聽著,那只要種下去就有收成,根本沒有難度,會有這么好的事情么,心下疑惑,便開口問道:“沒有什么別的要求么?”
蔣經理笑笑,繼續說道:“也不是沒有要求,你們采收的藥材,品質必須達到我們公司的要求,達到了我們按照合同價格收購,如果沒達到要求的品質那肯定就不會收購了。同時,還必須按照我們指定的方式進行炮制。”
聽完蔣經理的介紹,楊滿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更加確信,蔣經理說的這樣的合作模式,正是自己知曉的后世后世大力推廣運行的一種經濟模式。
只是,那種模式已經是比較晚才推行開來的,如今,整整提前了十幾年,是否會存在變故,畢竟對于上輩子這種經濟模式,自己也并不清楚其中的細枝末節。
如此思索著,楊滿不自覺的將目光轉向了楊麗。
楊麗對楊滿笑著說:“中藥材如果完全依賴野生挖掘,肯定是會被限制的,野外的生長產量是極其有限的,后續肯定是會走向種植的道路。我覺得這是個挺不錯的一個機會。”
隨后轉頭看向蔣經理,問道:“蔣經理,你們這個項目計劃什么時候啟動,如果他們做的話,簽合同的時候我一同過來。”
蔣經理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最快也要年后了,不過只要確定做,那么其它更加具體的細節在簽訂合同前再做進一步的溝通就可以了,這個很快的。”
楊滿聽到楊麗會跟著一起簽合同,心中更加堅定了合作的決心。于是對蔣經理說:“我們愿意加入這個項目,只是我還想問一下,后期種植過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問題,公司這邊會有專家指導我們么?”
“會的,我們這個項目就是跟農校那邊有合作。我們這邊會有專家,而且農校也有專家,這方面不需要擔心。”
楊麗也點頭,表示贊同蔣經理的說法。見楊滿點頭沒有其它問題,于是笑著說:“蔣經理,那就等你這邊的好消息,可以推進了你告訴我,我便和他們一起過來。”
楊滿對此沒有異議,見事情初步談妥,便起身告辭。楊麗本已經談完了事情,因為這件事才再次上來,如今已經談完便也起身跟著一起離開。
蔣經理一路送到大廳,安排人員給楊滿秤算藥材。隨著藥材一筐筐的上秤,柜臺上的算盤也被撥的啪啪作響。
接過工作人員遞過來的一沓厚厚的錢幣,楊滿、楊勝輪流清點后,立即將錢幣平分,喜滋滋的揣進口袋里,將清理出來的幾個竹筐捆扎好,挑著走了出去。
“我們去街上轉轉,買點東西回去不?”不同于前幾次的小打小鬧,這一次終于收獲了一筆不錯的“巨款”,兩人的情緒都有點激動,尤其是楊滿,今天醫藥公司談的合作模式令他無比期待。
“走,轉轉去。”楊滿的提議迅速的得到了楊勝的附和。
兩人在街上轉悠半晌,楊滿想著二妹的腿應該要多補鈣,于是跑到市場里面買了一些骨頭。
這時候肥肉才是最值錢的,骨頭等邊角料就十分便宜。算了算手中的錢,便又切了一斤半瘦半肥的豬肉。楊勝不知道買什么,便也切了兩斤豬肉。
回到村子,已經是傍晚時分。向安正在火屋里面浸泡糯米,看到楊滿提著豬骨頭回來便嘮叨起來:“你買這么些骨頭做什么,都沒什么肉,哪里有吃頭?你如今自己賺錢就更要學會盤算才行!”
知道母親是心疼自己,楊滿笑嘻嘻的說“醫生說這骨頭啊補鈣,對骨頭受傷的人最好了,二妹的腿就要多喝骨頭湯補鈣,這樣恢復的才更快。”
向安不懂什么骨頭補鈣的說法,但是聽說對腿恢復的快,便立馬吩咐楊桃拿去燉湯。隨后又叫住正要出去的楊滿:“滿幾,你去幫你爹把打糍耙的木臼給洗干凈,還有那兩幅門板。”
楊滿聞言,一時有些疑惑,他撓了撓頭,不解地問道:“洗那東西做什么?明天要打糍粑么?”
“是啊,快過年了,明天把糍粑打了,還要打糖果子。”向安撥動著桶子里的糯米解釋道。
糍粑是當地人過年最重要的食物之一,打好的糍粑,其口感白嫩、柔和,吃法多樣。,無論煎、炸、煮、烤都別具風味。
特別值得一提的便是它的超高適用性。當地人上山或下地勞作時,往往會帶上幾個糍粑作為干糧。在忙碌的勞作間隙,只需簡單地在山里燒火烤熟就可以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