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草藥療傷
- 重回88,我的大山我做主
- 孟影隨風
- 1901字
- 2024-08-18 22:17:20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身影逐漸被夜色所吞噬。然而,他們的腳步聲卻在空曠的田野間回蕩,如同充滿節奏的鼓點,在靜謐的夜晚中格外清晰。
山風習習,輕輕吹過兩人被汗水浸濕的衣裳,帶來絲絲涼意,也吹走了些許疲憊。
走進村口,狗吠聲此起彼伏,劃破了夜的寧靜,猶如一首首激昂的交響曲,宣告著兩人的歸來。他們將工具放下,步入火屋,彭桂香迅速躍上櫥柜,將懸掛其上的竹筐輕輕摘下。
竹筐內,一排排紙包整齊排列。彭桂香小心翼翼地揭開紙包,露出里面精心包裹的草藥。
彭桂香將紙包逐一打開查看,隨后選出一包遞給楊滿催促道:“快看看你的傷口,這草藥專治毒蛇咬傷,其他動物咬傷應該也是有療效的。”
楊滿接過草藥,輕輕拿起一根,放在手心細細辨認。
只見這草藥皺縮成一團,主根淡黃棕色,細縱紋密布其上;葉子灰綠,邊緣點綴著鈍鋸齒;展平后,葉片呈披針形。
“三姐,這是犁頭草。”楊滿確認草藥的名稱后,臉上露出欣喜之色。“你幫我拿個蒜臼子和藥罐來。我搗碎一些敷在傷口,剩下的煎水喝”
這犁頭草又叫紫花地丁,因為形狀奇特,宛如一根鐵釘,頂頭綻放著幾朵淡雅的紫花而得名。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春秋二季,將其采挖后,去除雜質、曬干后即可煎水內服或外敷,使用方便,療效顯著。
楊滿話音剛落,彭桂香便從櫥柜之下取出一件古樸的老式土砂罐
只見這砂罐通體呈現青灰色,腹部圓潤,漸次收束至底部,變得寬大而穩重,向上收緊至頸部,最終以稍寬的罐口終結。
整體形態圓潤自然,線條流暢,盡顯古樸典雅之韻味。這乃是鄉村間專為煨制藥材、煎煮茶葉而打造的器具。
彭桂香將土砂罐洗凈,注入半罐清水,小心翼翼地置于火煻架上。緊接著,他又從櫥柜中取出一只蒜臼子,遞給了楊滿。
這蒜臼子是專門用來碾壓和搗碎食物的,通常由臼體和臼杵兩部分組成。
臼體作為蒜臼子的主體部分,多采用陶瓷、石材或硬質木材等材質制成,彭桂香取出的這件便是陶瓷的。器身為略帶弧度的鼓形,底部平穩寬厚。
臼杵則為長條形,一端較粗,適合手握;另一端則設計為適合施加力量的半球形兩者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搗碎效率。
楊滿接過蒜臼子,將犁頭草一分為二,一部分放入砂罐中煎煮,另一部分則置于臼體內。
彭桂香見藥草已備妥,又從火屋后門外的屋檐下取來幾根木柴,點燃后放入火煻中,開始緩緩煨煮砂罐內的犁頭草。
待火勢漸旺,砂罐內的水開始緩緩沸騰,發出咕嘟咕嘟的悅耳聲響。藥香隨之彌漫開來,那股淡淡的草本清香與微苦交織在一起。
彭桂香見狀,用火鉗從火煻中扒拉出一些炭火到邊邊上,將土砂罐從火煻架上拿下來,放到炭火上,用小火慢慢煎著。
與此同時,放置在臼體內的犁頭草也被他楊滿搗得細碎。彭桂香從房間里找來一塊干凈的布條,將搗碎的草藥敷在傷口處,隨后用干凈的布條細致的包扎好。
彭桂香輕聲囑咐道:“你先在這里休息,我去搞點晚飯,吃完晚飯喝了藥你再回房間好好休息。”說著,他便開始收拾起散落在一旁的器具,將蒜臼子洗凈并放回櫥柜。
瞥見櫥柜里存放的面條和雞蛋,他順手將它們取出,繼續說道:“今晚我們就簡單吃點面條吧,做起來快一些。”
這時期,基本家里很少會有這些東西。但是彭有順做小生意,時常往來于縣城與鄉村之間,將鄉村的貨物挑至縣城售賣,再從縣城采購物品帶回鄉村販賣。因此,家中存有這些物品并不奇怪。
吃完晚飯后,藥香已經愈發濃郁,彭桂香往砂罐中查看,只見清水已化為淡黃綠色的藥液,已然煎至恰好。于是小心翼翼地將藥汁倒入小碗中遞給楊滿。
楊滿接過小碗,藥香撲鼻,那淡淡的苦澀味兒也隨之而來。他輕輕吹拂著藥汁表面,讓溫度適中,然后一飲而盡。
隨著草藥味在口腔里四散開來,楊滿也不由得認真思索起今天的事情來。
自己居住的地方全是高山密林,要想在家鄉賺錢養家便只有利用好山林里的資源。而高山密林里最不缺的便是野味和藥材。
自己日后采挖草藥出入的都是深山老林,碰到割傷、扭傷倒還好說,憑借爺爺曾教過的一些藥草知識,勉強可以應付。但是如果像今天一樣碰到野生動物,特別是一些大型動物,自己應該如何應對呢?
要說應對野生動物的方法,那沒有誰比獵戶更為清楚。但是村子雖然處于群山環抱之中,但是以獵為生的人家卻是沒有的。
突然楊滿輕輕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喃喃出聲:“我怎么把他給忘了,不是正好可以拉楊勝和自己一起么!”
這楊勝便是楊滿出發縣城賣竹老鼠時在村里遇到的那位發小。他們家雖然不是獵戶,但是其爺爺、父親都是趕山的一把好手。農閑時常帶著狗去山里轉悠總能收獲一些東西。
楊勝也經常跟著一起出入山林,老爺子顯然是想將本領傳授給他。如此兩人搭檔,一人識得各類草藥,一人知曉對付動物之法。豈不是天作之合。
而且這楊勝上輩子對自己可謂推心置腹,重生回來,自然是要帶著好兄弟一起發家致富的。想到此處,楊滿欣然回房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