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唐江山必將萬年永固!
- 盤點十大昏君,老祖宗們破防了
- 胖青橘
- 2070字
- 2024-08-21 23:59:23
與此同時,在另一個時空節點。
隋文帝楊堅和皇后獨孤伽羅正坐在大殿之上,觀看著同樣的光幕。
“宇文化及?”楊堅驚訝地說道,“他怎么會成為奸臣?”
獨孤伽羅也皺起眉頭:“是啊,化及一直忠心耿耿,怎么會...”
隨著畫面繼續播放,楊堅和獨孤伽羅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當看到宇文化及弒君篡位的畫面時,楊堅猛地拍案而起。
“好你個宇文化及!”楊堅怒吼道,“朕待你如子,你竟敢如此背叛朕的兒子!”
獨孤伽羅也是怒不可遏:“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當初若不是我們提拔他,他哪有今天的地位?”
楊堅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心情:“來人!傳朕旨意,立即將宇文化及一族抄家,株連九族!”
大殿內的太監和大臣們聞言,紛紛跪地領命。
視頻繼續播放。
宇文化及帶領叛軍沖進了深殿。
他指著楊廣,厲聲喝道:“楊廣!你不顧將士們的思鄉之情,不顧國家安危,執意遷都。如今天下大亂,皆因你一人而起。你不死,國家難安!”
楊廣獨自一人站在深殿中,面對宇文化及等人的指責,他突然笑了起來。那笑聲中充滿了苦澀和無奈。
“朕...朕真是失敗啊。”楊廣自嘲道,“攻打吐谷渾,失敗了。開通大運河,失敗了。三征高句麗,還是失敗了。如今,連自己的江山都保不住...”
楊廣緩緩走向深殿,拿起一條白綾。他回頭看了一眼宇文化及等人,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最終用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視頻畫面中,宇文化及面無表情地看著楊廣的尸體,隨后轉身對令狐行達說道:“傳令下去,清洗行宮,不留活口。”
天幕下的楊廣看到這里,雙目圓睜,怒火中燒。他猛地站起身,厲聲喝道:“來人!立即將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二人拿下,打入大牢!朕要親自審問這兩個亂臣賊子!”
太監們聞言,戰戰兢兢地跪下:“遵...遵旨。”
就在此時,視頻畫面再次變換。
只見宇文化及在楊廣死后,自立為大丞相,宇文智及為左仆射。
他們立楊廣之侄楊浩為帝,但很快又賜死楊浩,宇文化及自己穿上龍袍,戴上龍冠,在魏縣自立為帝。
楊廣看到這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怒火。
他猛地拍案而起,怒吼道:“好你個宇文化及!朕待你如此之厚,你竟敢如此背叛朕!來人!立即將宇文化及凌遲處死,株連九族!”
隋文帝大業元年,大興宮。
“朕當初怎么就沒看出宇文化及的野心?”楊堅自責道,“若是早些防范,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
獨孤伽羅走到楊堅身邊,輕聲安慰:“陛下,此事誰也無法預料。宇文化及隱藏得太深了。”
楊堅搖了搖頭,苦笑道:“不,是朕太過信任他了。朕以為他會忠心于大隋,卻沒想到他心中只有自己的野心。”
畫面繼續播放,宇文化及建立的短暫政權很快就被其他起義軍攻破。
楊堅看到這里,冷笑一聲:“哼,這就是背叛的下場!連普通的起義軍都打不過,還妄想稱帝?”
獨孤伽羅也譏諷道:“這就是他的能力,難怪大隋會如此快速滅亡。”
大唐貞觀二年,長安城。
李世民正與李績在太極殿中議事,突然眼前光幕亮起,播放著關于宇文化及的歷史視頻。
“李卿,你看這宇文化及,“李世民指著光幕說道,“此人在隋末起義中可謂是有名無實啊。”
李績點頭附和:“陛下說得極是。宇文化及雖然殺了楊廣,但卻無法控制局面。連普通的起義軍都打不過,實在是無能之輩。”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說:“你看竇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雖然最終也沒能建立大業,但至少在隋末群雄并起之時,還能占據一方。而這宇文化及,卻連幾個月都沒撐過去。”
李績補充道:“確實如此。宇文化及雖然在朝中位高權重,但實際上并無真才實學。他能殺楊廣,不過是仗著禁軍的力量罷了。”
李世民冷笑一聲:“這種人,也配稱為梟雄?簡直是對梟雄二字的侮辱!”
畫面一轉,播放到宇文化及自立為帝的場景。
李世民搖頭嘆息:“你看看,這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下場。以為殺了皇帝就能稱帝,卻不知道天下大勢已去。”
李績深以為然:“陛下明鑒。宇文化及此舉,無異于自取滅亡。”
李世民突然想到什么,問道:“李卿,你覺得若是當年楊廣不死,大隋還有救嗎?”
李績思考片刻,回答道:“恐怕難矣。楊廣雖有雄才大略,但其暴虐無道,早已失盡民心。就算不死于宇文化及之手,恐怕也難逃其他起義軍的圍剿。”
李世民點頭贊同:“確實如此。一個帝王若是失去了民心,那就離亡國不遠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俯視著長安城的繁華景象。
“李卿,“李世民突然說道,“你說我大唐會不會有朝一日也落得如此下場?”
李績連忙跪下:“陛下明察秋毫,勤政愛民,大唐江山必將萬年永固!”
李世民擺擺手,示意李績起身:“起來吧。朕不過是隨口一問。不過,這宇文化及的教訓,我們卻要牢記在心。”
西漢元鼎六年,長安城。
漢武帝劉徹正在未央宮中處理政務,突然眼前光幕亮起,播放著關于宇文化及和楊廣的歷史視頻。
劉徹看著畫面中宇文化及弒君篡位的場景,皺起眉頭:“這楊廣雖然昏庸,但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場吧?”
他站起身,踱步走到窗前,俯視著長安城的繁華景象。
“公孫卿,你覺得朕當年遠征大宛,是否也有窮兵黷武之嫌?”
公孫弘額頭冒出冷汗,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英明神武,遠征大宛乃是為了打通西域,開辟絲綢之路。”
劉徹滿意地點點頭:“不錯。朕遠征大宛,是為了國家長遠利益。”
與此同時,天幕視頻中,隋煬帝楊廣的畫像再次出現,畫像旁邊寫了兩個大字:隋煬帝楊廣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