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深港日報
- 大國復興:這個知青沒有下鄉
- 周紓人get
- 2217字
- 2025-03-15 23:41:00
“資產評估?哪個地方的,材料呢,我看看。”
在聽王城說明來意之后,資管部的工作人員問道。
王城聞言拿出了自己在小碧村委早就準備好了的文件袋遞了過去。
“都在這里了。”
那個工作人員一邊聽著,一邊拿著手中的筆指點著紙面,琢磨著資料的內容。
眼前這個人是個中年男人,戴著個黑色鏡框的眼鏡,有點謝頂了。
過了一會兒之后,疑惑的問道:“你們這些都是農用機,而且我看時間都是10年前的。”
“……”
他繼續說道:“像這個四輪拖拉機的殘值已經不超過5000了。”
“如果按照新機器的標準的話,還有12000塊的價值,而且我看上面的情況說明,已經是放置過一段時間了,價值可能比想象中的還要大打折扣。”
他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這些東西在10年前可都是寶貝啊,一直沒用放置到現在真是可惜了…”
王城當然知道這些農機的價值不大了,但是需要官方機構出示一個資產評估報告。
一來可以看清這些資產的價值,財政局的評估是專業的,也不會有那么多人質疑。
二來可以防止村里人不識貨,導致集體資產拍賣價格過低,造成集體利益受損。
王城早就擔心村里的有些人可能會利用職權,侵占集體資產。
所以拍賣集體資產的事情,在他心里早就已經是在謀劃著的了。
王城說道:“那個…同志~現在小碧那邊在搞試點工作,這些東西以前沒用上,估計已經更用不上了。現在只需要麻煩你們出一個資產評估報告就行了。”
那人聽罷,撓了撓頭。
接著打開了桌面上的電腦,一邊眼睛看了看資料,一邊用手指敲擊著鍵盤,應該是在做一個登記。
旁邊的打印機,發出了聲音,出來了好幾張表格。
他把表格訂在一起放進了抽屜里,說:“已經登記好了,過段時間回去做一個現場勘測。”
現場勘測是資產評估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尤其是在80年代缺乏市場化評估機構的情況下。
可以幫助相關部門更準確的掌握資產的實際情況,確保評估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謝謝了同志。”王城謝道。
那人點了點頭,遞給了王城一份資料,說:“簽字之后記得加蓋你們的公章啊,后期還要用。”
王城低頭一看,原來是一份免責條款,通過上面的內容大概得知:“他們愿意根據相關的固定資產的資質出具一份資產認定報告,不過只做資產的認定說明,不承擔后期可能出現的相應責任。”
“好,我明白了。”王城回應道。
“其它的還需要什么資料?”
那個人又撓了撓頭,說:“暫時沒有了,其它的等下車勘測結果出來了之后再說吧。”
王城心里嘀咕著:“他的謝頂估計和他經常撓頭的這個習慣有關。”
“好,那我先其它項目了。”王城說罷轉身離開了資管部的辦公室。
他暗自想著:“他們部門就這么怕承擔責任嗎?真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啊。”
王城來到了一個樓梯口,準備下樓,一個轉頭的功夫就發現了資產部貼在外面供人們參考的資產評估流程。
他們評估固定資產,如車,機器這些,使用的是重置成本法。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根據重新購買相同類似的資產需要的成本。
一般來說這個評估方式的結果還是比較客觀的。
……
王城在經過剛才那個大院的時候特意的往里面看了一下,排隊的人比起剛才只多不少。
還有人手上拿著吃的東西,估計是請家人帶的。
有些人飯都不吃了就站在那里排隊生怕有人插隊。
王城不以為然,這種即使是在他重生之前的那個年代也是很常見的。
辦事兒的人太多,機構卻又太少,只當做它是人間常態。
他來到了吉普車前,打開車門坐了進去。
坐上的那分鐘他靠在座椅上長舒了一口氣,壓力瞬間就得到緩解了。
王城身體前傾靠在方向盤上,想著剛才張果的事情。
【他的那張畫足以說明了這個人的人格,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我想原來以為他就是個兵痞,成不了大事。
很大可能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改變了他,看來人教人一點不通,事教人一教就會啊。”
王城拿出來張果剛才給的那張名片,心想:“原來他也退伍了啊?”
三連的變化讓他始料未及,他曾經幻想過很多事情,做過很多夢。
但夢醒之后,一切卻都悄然落空。現實是殘酷且真實的,只有抓住了現實,才能抓住生活。
他收起名片,驅車趕往小碧村。
……
王城到達小碧村的時候,已經是下午5點了,他興致勃勃的走進了村委會。
“王書記。”
“你好啊,楊嬸。”
路上不乏有人和他打招呼,他都一一回應。
資產評估的事情,其實也還算順利,去一次就解決了。
有些時候找人做這事情還是比較難的。不是這里有問題就是那里有問題,要各種材料,搞得你到處跑。
就差低聲下氣的去求他了!
他推開了村委辦公室的門,發現一個人都沒在。
王城想起來李秋今天要去附近的郵政局寄農科院的報表,因為他比較遠,所以車子給他用了。
因為不順路,所以李秋是坐村里面的四輪拖拉機去的郵政局。
王城走近了她的辦公桌,看起來已經出去好久了。
他翻了翻桌上資料,想找出一份關于集體資產的統計情況。
突然,從資料中掉出來一份報紙,我見狀撿了起來,看起來像是她故意藏起來的。
王城納悶,為什么要把報紙藏起來,這里面有什么秘密嗎?但一份報紙又能有什么……
他好奇的打開了報紙,里面寫著《深港日報》這一醒目的標題。
他往下一看,里面的頭條新聞直接讓他愣在了原地。
標題寫著:“警惕資本主義在農村萌發。”
王城見狀心中一緊,這說的就是小碧村啊。
他仔細閱讀了接下來的內容。
日期是在周三,也就是前天。
一個叫做陳志遠的記者寫了一篇文章,在文中稱小碧村的改革就是資本主義在農村萌發,捏造了許多不存在的黑料,煽風點火的報道。
【王城的改革方案就是嘩眾取寵,我們要揭露真相。】
“啪~”王城氣的一巴掌連著報紙拍桌上。
這種輿論壓力是可怕的,現在不知道多少人已經看到了這份報紙。
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要是放在幾年前,這可是要被拉出去批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