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病故秘聞,受寵宮廷
- 鹿鼎:俠影重現,恩仇再續
- 游走花貓
- 2072字
- 2024-09-06 06:00:00
韋小寶取出銀票,給每人饋贈五十兩作報信之資。
一名太監言辭懇切,道:“咱們宮中從未有似您桂公公這般年輕的副總管。
宮中總管太監一十四位,副總管太監八位,皆是頂尖人物,總計二十二位。
往昔連三十歲以下者亦無。桂公公今日擢升,明日便與張總管、王總管等平起平坐,當真非凡!”
另一人道:“眾人皆知桂公公在皇上面前深受恩寵,未料太后亦對您這般看重,只怕未及半載,便能升為總管。日后還望多多提攜我等!”
韋小寶哈哈一笑,道:“皆是自家兄弟,何言提攜不提攜?此乃太后與皇上之恩典,我桂小寶定當盡心盡力,不負所望。”
他本欲自稱“老子”,話到嘴邊又咽下,又道:“來來來,諸位進屋稍坐,喝杯茶!”
那中年太監道:“太后之恩旨,內務府約莫下午方能傳來。我等特來恭請桂公公去飲上一杯,慶賀公公連升兩級,飛黃騰達。桂公公,您現今可是五品之官,非同小可?!?
其余三人亦齊聲附和,定要拉韋小寶去飲酒。
韋小寶雖已慣于受人奉承,然此番馬屁聽來仍覺受用,當即鎖好房門,隨四人去飲酒。
四人之中,有兩名乃太后身旁近侍,奉太后之命前往內務府傳旨,故而最先獲此消息。
其余二人系尚膳監太監,一個負責采辦糧食,一個主管選購菜肴,皆為宮中肥差。
二人一早聽聞海老公死訊,即刻守于內務府門外,寸步不離,欲知何人接替海老公之職,好速速打點,以保自身職位。
四人將韋小寶領至御房,畢恭畢敬地請他居于中間首席。
御廚知曉這孩童明日便為自己頂頭上司,自是使出渾身解數,精心烹制佳肴,只怕太后與皇帝平素亦難享此等美味。
韋小寶不善飲酒,隨口與他們談笑風生。
一名太監感慨道:“海公公為人忠厚,奈何身子一直孱弱,又雙目失明,這數年來雖管著尚膳監之事,然一月之中,難得有一兩日來御房。”
另一太監接道:“幸得我等忠心辦差,倒也未曾出錯?!?
又一名太監道:“海老公乃先帝寵信之老臣,若非仗著老主子的舊恩,尚膳監之職恐早已易主。
桂公公蒙皇上與太后恩寵,自是大不相同。我等有了依靠,行事自當順遂許多?!?
先一人道:“聽聞海公公昨日乃咳嗽而亡?!?
韋小寶道:“正是,海公公咳嗽起來,時常喘不過氣?!?
侍奉太后的太監道:“今晨,御醫李太醫向太后奏報,言海公公患的是癆病入骨,風濕入心,多年舊疾發作,藥石無靈。
唯恐癆病傳人,一大早就將其尸首火化。太后長嘆數聲,連道:‘可惜,可惜,海天富這人,倒也甚是老實!’”
韋小寶心知侍衛、御醫、太監們皆恐擔責,將海老公被殺身亡之事隱瞞不報,正合太后心意。
韋小寶暗自思忖:“什么癆病入骨,風濕入心?老賊實乃遭人毒手,命喪黃泉,此乃真相。”
飲酒半晌,尚膳監的兩名太監徐徐道來,言做太監生涯清苦,全憑撈取些好處,勸韋小寶莫學海老公那般固執,諸事需圓融處置。
韋小寶假作似懂非懂,唯唯諾諾。
酒盡,兩名太監將一小包悄然塞于他懷中,回房打開一瞧,是兩張千兩銀票?!耙磺伞比郑故亲R得,心中暗笑:“尚未上任,先收兩千,這油水倒還可以?!?
申牌時分,康熙遣人傳他至上書房,滿面春風道:“小桂子,太后言你昨夜又立大功,要為你擢升。”
韋小寶佯裝驚喜交加,跪地叩頭,高聲言道:“奴才實無甚功勞,皆太后與皇上洪恩浩蕩?!?
康熙道:“太后稱,昨夜有若干太監于花園爭斗,驚擾太后,你前往驅散,處置甚為妥當。你年歲尚小,卻能明事理、識大體。”
韋小寶起身恭聲道:“奴才承蒙太后與皇上夸贊,定當加倍用心,為皇上與太后效力?!?
康熙點頭,含笑而言:“小桂子,咱二人年紀雖幼,卻當志存高遠,成就幾番驚天動地之大事,莫讓大臣們小覷,道咱不懂事?!?
韋小寶道:“皇上雄才大略,奴才愿肝腦涂地,輔佐皇上成就千秋偉業。”
康熙道:“甚好!鰲拜那廝,犯上作亂,圖謀不軌。朕雖饒其不死,然其黨羽眾多,恐死灰復燃,興風作浪,實乃朕之心腹大患?!?
韋小寶道:“皇上寬宏大量,饒那廝不死,已顯仁德。但奴才定當為皇上分憂,密切留意其動向?!?
康熙道:“朕早知鰲拜此人頑固不化,故而未將其送刑部大牢囚禁,一直置于康親王府,以防其胡言亂語。方才康親王來奏,言其整日叫嚷,口出惡言?!毖约按耍瑝旱吐曇舻溃骸按藦P言朕以小刀刺其背?!?
韋小寶道:“斷無此事!對付此等狂徒,豈需皇上親自動手?這一刀乃奴才所刺,奴才自會向康親王言明。”
康熙親自動手暗傷鰲拜,此事若傳揚開,有損天子威嚴,正為此煩憂,聞韋小寶此語,心下大喜,點頭道:“此事由你認下甚好。”沉吟片刻,又道:“你去康親王府瞧瞧,那廝狀況如何?!?
韋小寶道:“是!奴才定不辱使命?!?
康熙喚來四名侍衛,令其護送韋小寶往康親王府辦事。
韋小寶先回住處,取了所需之物,騎一匹高頭大馬,在四名侍衛前后護擁下,往康親王府而去,一路春風得意。
忽聞街邊一漢子道:“聽聞擒獲大奸之臣鰲拜者,乃一十余歲小公公?”
另一人道:“確然,少年天子,身旁得寵之公公,亦皆年少有為。”
先一人道:“莫非便是這位小公公?”
另一人道:“此則未可知也?!?
一侍衛為討好韋小寶,高聲道:“擒拿奸賊鰲拜,正是這位桂公公立下不世之功?!?
鰲拜殘殺漢人,貪婪暴虐,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今被擒獲,將受懲處抄家,京城內外,歡聲雷動。
小皇帝下令擒拿之時,鰲拜恃勇拒捕,終為一群小太監制服,此事已廣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