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背景(二)
- 鹿鼎:俠影重現,恩仇再續
- 游走花貓
- 2308字
- 2024-08-12 08:00:00
為避免你錯過此書,請從第一章開始看閱讀!
??????
……………………………
月華恰似霜雪,悠悠然灑落在揚州麗春院那帶著歲月痕跡的屋瓦之上,又透過雕花的窗欞,輕柔地映照著韋小寶那張滿是沉思的面龐。
他躺在硬板床上,雙目定定望著頭頂那片暗沉,往昔種種如潮水般在腦海中翻涌。
康熙年間的江湖與朝堂,猶如洶涌澎湃、驚濤駭浪的汪洋,無盡的權謀紛爭、爾虞我詐,如巨大而致命的漩渦,將他無情卷入。
各方勢力暗中的角逐抗衡,宮廷深處那隱秘且兇險的陰謀算計,恰似一張張無形卻又細密的羅網,令他難以掙脫。
憶及前世所知的那些武學秘籍,韋小寶仿若于黑暗中瞥見一絲曙光,頓時精神一振,驀地坐起。
他雙手不由自主地在空中靈動比劃,口中喃喃:“那‘凝血神爪’,疾若雷霆,當是這般!”言罷,右手猛地向前一抓,勁風呼嘯,似有裂空之音。
“還有‘英雄三招’,剛猛無畏,應是如此!”緊接著,身形一展,招式凌厲而出,氣勢如虹,仿佛有萬夫不當之勇。
遙想往昔江湖歲月,韋小寶心中豪情頓生。
他仿佛瞧見一位位俠士身形如鬼魅,招式凌厲,在刀光劍影中書寫著俠義傳奇。
那“凝血神爪”的狠辣決絕,出招時的果敢威猛,令敵手膽寒;而“英雄三招”的剛猛之勢,如虎嘯山林,在瞬間便能震懾對手。
然而,韋小寶心里清楚得宛如明鏡,對于當下的自己而言,“神行百變”才是最為實用的保命絕技。
這“神行百變”乃是鐵劍門的不傳之秘,由木桑道長所創。想當初,自己機緣巧合之下,才得九難師太真傳。
“神行百變”分三層,第一層為“腳底抹油”,練成之后,可日行千里,即便輕功超絕之人也難以追及;第二層是“壁虎爬墻”,能夠翻墻越戶如踏平地;第三層叫“泥鰍鉆洞”,練成后渾身似泥鰍般滑溜,任何高手都難以擒住。
記得那日,陽光仿若金色的輕紗,柔和而溫暖地鋪滿大地。
九難師太如仙子降臨般翩然而至,她身形婀娜,卻又透著一股剛硬堅毅的氣質。那獨臂非但未減其半分風采,反而更增添了幾分滄桑與神秘。
她輕啟朱唇,聲音如黃鶯出谷,清脆悅耳,為韋小寶耐心傳授“神行百變”之法。
“小寶,看好了!”說著,身形如風般舞動起來,腳步輕盈,身姿曼妙,每一個動作都干凈利落。
韋小寶瞪大了眼睛,緊緊盯著師太,嘴里念念有詞:“這招我得記住,這步得這么邁。”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如今想起九難師太,韋小寶心中滿是敬佩與感慨。
師太一生歷經坎坷,為了那曾經輝煌的大明,為了心中堅守的正義,付出了一切。
她的身影,在風雨中屹立,雖飽經滄桑,卻從未倒下。那緊鎖的眉頭,飽含著對家國的憂慮;那堅定的眼神,透露出不屈的意志。
雖最終未能達成復國的宏愿,但她的精神如同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了韋小寶前行的道路。
韋小寶自幼在麗春院這繁華喧鬧之地成長,每日穿梭于鶯歌燕舞、紙醉金迷之中。
他憑著一張如抹了蜜般的巧嘴,哄得姑娘們心花怒放,笑得如春日綻放的花朵。從那些達官貴人手中,也能賺得些許銀錢。
可到了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他便如同幽靈一般,悄悄尋得一處偏僻無人的角落。
此處,月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微風輕輕拂過,帶來絲絲涼意。
韋小寶就在這寂靜中,開始苦練“神行百變”。
初時,他的身形笨拙如熊,每一個動作都顯得生硬而不協調,常常累得氣喘吁吁,汗如雨下,衣衫濕透。
但他的眼神中燃燒著不屈的火焰,心中的信念堅如磐石,從未有過半分放棄之念。
日子漸久,如同水滴石穿,韋小寶的身法愈發靈動。
他的身影在月光下穿梭,如靈貓般敏捷,似飛鳥般輕盈。
這一晚,月光如水,銀白的光輝灑遍大地。
韋小寶又如往常般沉浸在修煉之中。
忽覺體內真氣鼓蕩,猶如溪流涌動,微微翻騰。
只聽他一聲低喝,聲震林梢,身形如電,快若疾風。
所過之處,樹葉沙沙作響,“神行百變”第一重,初窺門徑!
與此同時,揚州瘦西湖畔,暮春的夜色如水般靜謐,鳴玉坊內卻是燈火輝煌,絲竹之聲悠悠揚揚,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好一派熱鬧歡騰的景象。
驀地,坊南坊北同時響起一陣齊聲高呼:“各家院子的朋友、姑娘們,還有來此尋歡作樂的諸位客官,都給聽仔細了!咱們來此只為尋一人,其余各位切莫亂動,也休要亂嚷,若有不聽話的,休怪咱們不講情面!”
麗春院里,鹽商們正在大擺筵席,聽聞此聲,個個驚慌失色,面面相覷,不知所措。
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大門被狠狠撞開,十七八個鹽梟如兇神惡煞般沖了進來。
這些鹽梟皆著短打衣衫,手持明晃晃的兵刃,鹽商們一眼便認出他們乃是私鹽販子,心中不禁又驚又疑。
還未等他們有所動作,鹽梟中一位年約五十、目光凌厲的老者抱拳說道:“諸位朋友,多有叨擾,還望海涵。”
言罷,自左至右、又自右至左地拱了拱手,緊接著高聲喝道:“天地會的賈老六賈老兄,可在這兒?”
其目光如電,逐一掃過眾鹽商的面龐。
眾鹽商與他目光相接,皆是惶恐不安,連連搖頭。
那鹽梟老者聲調拔高,大聲嚷道:“賈老六,今日下午,你在瘦西湖旁的酒館中胡言亂語,說咱揚州販私鹽的沒膽量,不敢殺官造反,只會偷偷摸摸走私漏稅,盡干些沒出息的小買賣。
你喝得醉醺醺,大呼小叫,還放言揚州販私鹽的若不服氣,只管到鳴玉坊來找你。咱們這不就來了!
賈老六,你自稱是天地會的好漢,怎如今卻做了縮頭烏龜?”
其余十幾名鹽梟也跟著叫嚷起來:“天地會的好漢,怎就成了縮頭烏龜?”
“哎呀呀,你們到底是天地會,還是縮頭會?”
那老者又道:“這皆是賈老六一人胡言亂語,切莫牽連天地會的其他好漢。咱們販私鹽的,不過掙口辛苦飯,怎比得上天地會的英雄豪杰?但咱可絕不做縮頭烏龜!”
眾人等了良久,卻始終未聽到天地會賈老六的回應。
那老者怒喝道:“去各處屋子搜搜,見到那姓賈的,把他給我揪出來。此人臉上有個大刀疤,不難辨認。”
眾鹽梟齊聲應和,紛紛沖進一間間屋子搜尋起來。
就在此時,東邊廂房傳來一個粗豪的聲音:“是誰在此大呼小叫,擾了老子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