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莫扎特借父揚名
- 爸媽給我講故事(第二季)
- 唐華山編著
- 1925字
- 2024-08-09 14:29:26
適合情景
當孩子不懂得抓住機遇時;當孩子聽他人講到莫扎特這一人物時……
名人故事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生于薩爾茲堡一個宮廷樂師家里,他5歲作曲,6歲開獨奏會,有“音樂天才”之稱。從少年時代開始,莫扎特就展現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對樂曲產生了超乎常人的興趣。只要一聽到音樂,莫扎特就用小手輕輕地拍著。奇妙的是,他拍得很合拍,很有節奏感。
莫扎特的父親叫雷奧博,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和出色的指揮家。莫扎特的姐姐瑪麗婭每次練習鋼琴時,父親雷奧博總是精心指導,因而瑪麗婭的進步很快。每當琴聲響起,小莫扎特就不吵不鬧,靜靜地聆聽著。
有一次,當瑪麗婭正聚精會神地練琴時,4歲的莫扎特走到姐姐跟前,乞求姐姐讓自己彈彈她剛剛演奏過的那首曲子,瑪麗婭親昵地指著弟弟的鼻子說:“看看你的小手,還不能跨過琴鍵,怎么彈琴呢,等你長大了再學琴吧。”說過她又繼續練起琴來。
當一家人用過晚餐,瑪麗婭幫助媽媽在廚房里洗碗時,莫扎特就坐在鋼琴上彈起來。雷奧博正在邊喝茶邊抽煙休息,聽到琴聲后,猛然站起來,驚喜地說:“聽,瑪麗婭把這首曲子彈得簡直妙極了!”話音剛落,瑪麗婭就從廚房里走了出來。雷奧博呆住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他立即爬上樓輕輕地推開門,哇,只見小莫扎特正在聚精會神地彈奏呢!
雷奧博見兒子有著優秀的音樂天賦,便開始對他進行早期教育了。從4歲起,莫扎特就彈起了鋼琴,拉起了提琴。莫扎特的接受能力極強,許多曲子只聽一遍,就毫不費力地記住了。父親怕莫扎特負擔過重,不想過早教他作曲。可是到5歲時,莫扎特看著父親寫樂譜,便也開始學著作曲。有一次,父親走進莫扎特的房間,見他正趴在桌上,在五線紙上專心地寫東西。他隨手拿起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原來兒子在寫鋼琴協奏曲,而且寫得完全符合規格。
有一天,雷奧博為國家劇院院長的女兒創作了一首小步舞曲,曲子作好后,就讓兒子送去。接過樂譜,小莫扎特出了門,不料半路上一陣大風刮來,竟把小莫扎特手里的樂譜紙刮跑了。小莫扎特急了,邊哭邊追,可是樂譜紙已被大風吹得到處亂飛,無法追回了。
小莫扎特坐在地上,望著手中這殘缺不全的樂譜,哭得好不傷心。如何彌補這一失誤呢?“有了,”小莫扎特靈機一動,自言自語地說,“我從懂事開始便跟父親學習演奏鋼琴和小提琴,也曾練習作曲,為什么不頂替父名,另寫一首樂譜送給院長呢?”于是,他破涕為笑,飛快地跑回了家。
第二天,國家劇院院長帶著女兒登門拜謝雷奧博。“太妙了,先生,”他握著雷奧博的手,興奮地說,“您的舞曲真是太妙了。”說完,便叫女兒把那首小步舞曲當場演奏了一遍。
雷奧博越聽眉頭皺得越緊,不時地扭頭望望兒子。院長的女兒彈完后,雷奧博拿過樂譜,嚴厲地問兒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小莫扎特不敢撒謊,只好照實說了。出乎意料的是,父親聽完后,愛撫地摸摸小莫扎特的頭,哈哈大笑起來,笑聲里滿含著欣慰與贊賞。一旁的院長及其女兒一聽那首優美動人的小步舞曲竟然出自小莫扎特的手,不禁驚訝得連連點頭稱贊。
此后,小莫扎特便在國內樂壇上小有名氣了。雷奧博從此就開始教他難度較大的作曲練習。聰明而勤奮的莫扎特,在家里不是彈琴就是作曲。五六歲的孩子像大人一樣整日埋頭音樂之中。為了讓莫扎特開闊眼界,少年成名,自1761年秋天起,雷奧博就帶著6歲的兒子進行巡回演出。
1763年,莫扎特父子來到巴黎舉行音樂會,很快征服了整個法國。
歐洲之行開擴了莫扎特的眼界,豐富了他的音樂靈感,他的音樂創作才能漸漸顯露出來。他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小演奏家,還是一位才能出眾的小作曲家。12歲時,他就為維也納劇院寫作了歌劇《假傻姑娘》。13歲時,他在應邀前往意大利演出期間,為米蘭歌劇院創作了歌劇《米達利達特·黑海王》。當他親自登上米蘭歌劇院的指揮臺,指揮著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樂隊演出自己創作的歌劇時,劇院里座無虛席,在“大師萬歲!”“大師萬歲!”的歡呼聲中,該劇連續上演了20場,場場滿座。
莫扎特只活了35歲,但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寫了歌劇19部,交響曲47部,鋼琴協奏曲27部,小提琴協奏曲5部,弦樂四重奏22部,鋼琴奏鳴曲29部,小提琴奏鳴曲37部,其他各類樂曲100多部,在人類的音樂寶庫中留下了珍貴的藝術財富。
親子互動
1.孩子雖小,但也應讓他們懂得,一個毫無準備的人,機遇即使掉他在頭上,也會隨風而逝,空留下一腔遺憾。一個善于抓住機會、善于借勢的人,總能在沒有條件的時候創造條件,在有條件的時候使用條件。
2.給孩子創造一個機會,看孩子是否會加以使用,如果不會,可以教他如何去使用這個機會。
名人卡片
沃爾夫岡·阿瑪德烏斯·莫扎特(1756.1.27—1791.12.5),奧地利作曲家,古典樂派最典型作曲家,與海頓、貝多芬并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是歌劇《魔笛》、《A大調鋼琴奏鳴曲》、《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女人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