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元年,七月中旬,已經是炎熱的夏天,高歡在邙山大戰取得大勝,高演在晉陽等著高歡,高演在古代吃上了冰鎮西瓜,是藏在晉陽地窖里的,在古代能吃上了冰鎮西瓜,高演只能說不愧是東魏頂級家族。
高演現在已經有自己的房間了,高演現在吃完冰鎮西瓜后,高演要前往晉陽城外迎接父親高歡,雖然高演對大哥高澄沒什么好感,但是大哥高澄兩歲多的兒子高長恭,高演很喜歡,遺傳了高家的帥氣,這可是未來北齊三杰之一的蘭陵王。
高演和母親婁昭君等人站在晉陽城門外,高演等了片刻,就聽到了軍隊宛若驚雷般作響的腳步聲,大地仿佛都在顫抖,這就是國家的暴力機關,真正的權力,掌握軍權才能真正的改革,高演對偉人所說的“槍桿子里出政權”深信不疑。
高歡在軍隊的最前面的中間,說白了就是今天的C位,不過高演覺得這是很正常的,因為高歡是東魏大丞相,渤海王,是東魏實際上的第一人,對軍隊的控制是很強的,高歡雖然是對下屬寬容,但不代表高歡不會殺人。
在東魏和北齊的歷史上,鮮卑勛貴就怕神武帝高歡和文宣帝高洋,因為這兩位是真的敢殺鮮卑勛貴,廢帝高殷太軟弱,孝昭帝高演太仁慈,武成帝高湛雖然殘暴,但需要儀仗勛貴,但是高歡是比較偏向鮮卑勛貴的,因為高歡是鮮卑化的漢人。
高演看到了高歡騎著高頭大馬,高歡也看到了高演,高歡看到高演很高興,自己的兒子也快要獨當一面了,高歡笑著說:“延安等為父許久了吧!”高演聽到后說:“等父王許久是孩兒應該的。”
高歡笑著點了點頭,但轉頭就對一旁的婁昭君聊了起來,高演在一旁可是吃夠了狗糧,高演是十分無奈,高演在一旁看膩了后選擇無視,最后在婁昭君的提醒下,進入了晉陽城,晉陽城里高歡要舉辦一場大的慶功宴,高歡還有給遠在鄴城的皇帝元善見“匯報”勝利。
高演這一次參加了慶功宴,在河橋之戰的慶功宴,高演當時年齡不夠,沒有能去參加,現在高演參加上了,但是高演覺得沒意思,因為高演去參加宴會,就是一個小透明,高歡還在壯年,而且還有大哥高澄是繼承人,沒有人來結交高演。
武定四年(546年),五月中旬,高演已經十一歲,現在高演的帥氣已經完全展現出來了,但是高演有些擔心父親高歡,因為今年十月,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玉壁之戰。
玉壁城,名字很好聽,但后世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高歡快樂城”,玉壁城是真的軍事重鎮,玉壁是東魏想要滅掉西魏最關鍵的一座城池,是從晉陽出發必經的城池,可見玉壁的關鍵作用。
高演知道高歡會敗,但是高演也真的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高歡在玉壁之戰上,精銳盡出,猛將如云,軍事策略也很好,但是高歡犯了三個嚴重的錯誤,這三個嚴重的錯誤,讓韋孝寬取得勝利,也讓玉壁之戰成為了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其一,高歡還是犯了輕敵的錯誤,竟然將戰術透露給韋孝寬,讓韋孝寬有對策,其二,吏治腐敗,文武都腐敗,軍隊更是嚴重,士兵都沒錢沒糧,怎么賣命打仗?其三,高歡不重視普通士卒的生命,苦戰六旬,傷兵和病兵都快有了一半。
武定四年,十月初旬,高歡早就對西魏涉足河東早已如坐針氈,心懷不滿,高歡要率全國之力,要拔除玉壁城,只有拔除玉壁城,高歡才能從晉陽出發攻下關中,占領長安,統一北方,此戰高歡是勢在必得。
但是高演卻充滿了擔憂,因為玉壁之戰是神武帝高歡的最后一戰,而且以高歡失敗告終,這是高歡一生的遺憾,最后導致了高歡郁郁而終,高演是真的為這位梟雄感到難過,可惜高演沒有什么軍事才能,幫不了父親高歡。
高演看著高歡的軍隊離開晉陽,前往玉壁,高演無可奈何,高演嘆了口氣,但是被婁昭君發現高演的悲傷,婁昭君心里雖然好奇,但婁昭君現在沒有詢問高演。
高歡率領著晉陽六鎮,可謂是意氣風發,浩浩蕩蕩向玉壁前去,就像是鋼鐵洪流,東魏真的是舉國之力,勢要拔除如鯁在喉的玉壁城,當然西魏也非常重視,舉全國之力進行防守,是一場典型的古代城池攻防戰,這一戰讓防守大師韋孝寬成為一個璀璨的將星。
高歡看著玉壁城,玉壁城來源于地形的特點,真的是占據地勢天險,地勢險峻,得天獨厚的一座雄城,高歡這次肯定要拿下這座雄城,因為只有這樣,東魏才能進入關中,占據長安,統一北方。
高歡或者說東魏以及北齊想要進軍關中,只有兩條路線,其一就是通過晉陽出發,經過汾河,拿下玉壁城,占據關中,其二就是從洛陽出發,進入關中,但是要經過天險潼關,高歡也曾嘗試過,但是小關之戰中高歡敗了,最后還是在悍將薛孤延的殿后出逃成功。
高歡率領軍隊數次進攻玉壁城,高歡想要堆土山來占據玉壁,但是被韋孝寬通過木材增加城墻化解了,高歡想通過挖地道來攻城,但是卻告訴了韋孝寬,韋孝寬通過挖壕溝阻擋了,高歡又通過斷水斷糧來迫使韋孝寬屈服,但是還是失敗了。
玉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所涉及戰術內涵最豐富最齊全的戰役,可以說這場戰役真正的讓西魏站住了腳跟,鞏固了最弱的西魏政權,為后來的北周崛起奠定了基礎。
因為瘟疫的爆發,高歡的士卒也都傷病過半,高歡十分悲痛,因為高歡現在已經知道自己失敗了,高歡的精氣神好像都沒有了,高歡無奈下令回到晉陽,一代梟雄神武帝高歡的最后一戰以遺憾告終。
玉壁之戰后,高歡為了激勵將士,讓驍將斛律金作了著名的《敕勒歌》,這就是那首傳誦千古的名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