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五行灶補氣丹
- 兩界修仙實錄
- 天涯未必遠
- 5535字
- 2024-08-13 13:43:16
解決了所有的雙頭鬼蜂,云天這才慢悠悠的回到蜂巢所在地。
幾只金翅玲瓏蜂在圍著他打轉(zhuǎn),似乎在感謝救命之恩。
這金翅玲瓏蜂是很珍惜的靈蜂,其產(chǎn)出的流金養(yǎng)元蜜乃不可多得的靈藥,可以幫助修仙者提高修煉速度。
云天保護了金翅玲瓏蜂免受覆巢之災,取些蜂蜜自然是理所應當。
他縱身一躍,雙手攀著樹干而上,來到蜂巢的位置,這附近足足有十幾座蜂巢,如今都在云天的保護之下。
每一座蜂巢都有籮筐那么大,金黃色的蜂蜜發(fā)出誘人的芳香,六邊形的巢洞整整齊齊的排列。
大自然真是巧奪天工,蜂蜜是世上最好的食物之一,放多少年都不會朽壞。
《山海鳥獸圖》記載,蜂蜜可治百病,使人延年益壽。
割下一小塊放進口中,濃濃的香甜充斥整個口腔,實在是美味至極,甜味不膩,讓人欲罷不能。
云天取下腰間的袋子,從每一座蜂巢上割取五分之一,這樣就不會影響到蜂群的正常發(fā)育,足足裝了有二十公斤,這才心滿意足的從樹上下來。
回到木屋將二十斤蜂蜜裝進十幾個琉璃瓶內(nèi),又打了一條三階靈鯉作為午餐。
自從來到這里之后,云天保持著每日一條靈鯉的好習慣,如今他已感覺到丹田翠湖旁的水靈根正在瘋狂生長,應該很快就能升到二級。
在這樣的高濃度靈氣加持下,修煉速度進步很快,即便是晚上睡覺時,也能感覺到靈氣在涌入體內(nèi)。
這樣算下來的話,晉升練氣三層和筑基的時間節(jié)點可以大大提前。
按照仙宗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一般人在12歲時步入練氣一層,18歲可達練氣二層,運氣好的話24歲晉升練氣三層,30歲嘗試筑基,筑基成功率百分之一。
30歲筑基成功便晉升練氣四層,60歲有望練氣五層,90歲有望練氣六層,120歲可嘗試結(jié)丹,結(jié)丹成功率千分之一。
120歲結(jié)丹成功便晉升練氣七層,240歲有望練氣八層,360歲有望練氣九層,480歲可沖擊元嬰,元嬰成功率萬分之一。
元嬰之后可嘗試突破煉虛合道,成功率十萬分之一,突破成功便是得道真人,這是人族最高境界。
成為得道真人后可嘗試修煉天人合一,一般在900歲時進行第一次嘗試,成功即飛升成仙,成功率百萬分之一。
此乃仙宗預估的成功率,實際上經(jīng)過數(shù)千年修煉鉆研,已開發(fā)出許多提升方法。
在各種功法、丹藥、寶物、靈石的輔助下,成功率能夠累積疊加提高,時間也能大大縮短。
比如一枚“筑基丹”,就能將筑基成功率從百分之一提高到百分之二十。
云天今年18歲,照這個速度計算,離練氣三層還差6年,離筑基還差12年,離金丹還差102年,離元嬰還差462年,離成仙還差882年。
然而在“白玉京”高濃度靈氣的加持下,他的修煉速度提升了一倍。
這樣算來離練氣三層還差3年,離筑基還差6年,離金丹還差51年,離元嬰還差231年,離成仙還差441年。
還是太慢了,云天希望進度再加快一些,除了提升靈氣濃度外,丹藥也可以提升修煉的速度。
他翻開《金丹玉液錄》,想要尋找一些易于煉制并且能夠輔助修煉的丹方。
《金丹玉液錄》是仙宗記載丹方最多的名著,大多數(shù)常用的丹方都包含在內(nèi),堪稱丹藥界的百科全書。
翻開目錄,密密麻麻的丹藥名,看得他頭暈癥都犯了。
“引氣丹,聚氣丹,養(yǎng)氣丹,回氣丹,合氣丹,增氣丹,補氣丹……”
“生慧丹,養(yǎng)神丹,安神丹,化龍丹,回力丹,洗髓丹,延壽丹……”
“一氣鴻蒙丹,三花玉露丹,五行歸一丹,萬邪不侵丹,紫金破炎丹,陰陽玄龍丹,仙芝漱魂丹,千日醉神丹……”
一口氣看下來,云天仿佛不認識“丹”字了,除了“丹”以外還有更多的“液”。
云天略一思忖,決定從最常用的丹液開始,因為這些丹液煉制方法最成熟,而且已被證明無明顯副作用。
仙宗最出名的丹藥莫過于“筑基丹”,所有修仙者突破筑基關口時都要用到。
仙宗為每一位練氣三層圓滿的修士免費提供一顆“筑基丹”。
但若第一次筑基失敗,想要再次嘗試便只有自費購買了。
“筑基丹”是六階靈丹,市場價一百萬銅元,幾乎相當于普通家庭一輩子的積蓄,仙宗能免費提供一顆,已然仁至義盡。
筑基丹需要的靈草種類很多,云天縱然坐擁無名秘境,也不敢奢求煉制筑基丹,他把目光放在了“補氣丹”上。
“補氣丹”是一種四階丹藥,市場價每顆一萬銅元,可以為服用者補氣益神,提升修煉速度。
《金丹玉液錄》中的煉丹之法沿襲自《仙宗本草經(jīng)》,強調(diào)先以草木的外觀、氣味等加以判斷,得出大概結(jié)論,而后再以試驗法進行驗證。
如果采用窮舉法進行盲目試錯,恐怕要不了幾回便會中毒甚至于死亡,有多少條人命也不夠往里填。
“要煉丹先辨草,欲行醫(yī)先知藥。丹藥者,養(yǎng)生補氣延年益壽之物也,萃取草木之精煉化而成?!?
“天地之所生,以草木為多,遍及四海,滿布八方,吸取山川靈氣而成長。”
“一谷之間,一河之畔,兩草并生而性情各異,或而藥,或而毒,或而陰,或而陽,或而苦,或而甜,豈非造化之神奇也?”
“辨草之法,先以其形狀、顏色、門類、生長環(huán)境、氣味等區(qū)分大概,而后反復試驗明晰其藥性,方可煉丹制液?!?
“煉制丹藥分水煉與火煉兩法,水煉是將草藥泡入水中煮沸,待水分完全蒸發(fā),留下精華成丹?!?
“火煉即將草藥放入煉丹爐中,以猛火攻之,使其升華后凝固為丹?!?
云天初學煉丹,決定從水煉開始,畢竟水煉更簡單,就跟煮飯一樣,只要掌握好火候,別把草藥煮糊了就好。
而火煉可就復雜多了,由于各種靈草和輔料的熔點不同,需要掌控好火候,不斷調(diào)整溫度,讓各種藥物依次熔化升華,才能最終得到一顆合格的靈丹。
看完前言,云天將書翻到333頁,找到了“補氣丹”的煉制方法,還有相應的圖解,非常詳細。
“補氣丹,由丹霞草、茯苓、玄參、當歸、五味子、銀花草、碧空草、酸棗仁、生地黃等煉制而成。”
“丹霞草為君藥,茯苓、玄參、當歸為臣藥,碧空草為使藥,其余為佐藥?!?
“君臣佐使”表明了每種藥物在丹方中的地位。
“君藥”便是處于“君主”地位的藥,只能有一味,所謂天無二日。
“臣藥”便是處于“臣屬”地位的藥。
“佐藥”是處于“佐助”地位的藥。
“使藥”是處于“信使”地位的藥。
病癥種類繁多,恰如國家政務一般繁巨,君王面對不同政務要作適當?shù)奶幚?,君藥面對各種病癥也要起到不同的作用。
“君藥”有時是御駕親征最為對癥的一位“強君”。
有時是兢兢業(yè)業(yè)勵精圖治的一位“明君”。
有時是垂拱而治調(diào)和眾臣的一位“平君”。
在補氣丹中,丹霞草就是一味補氣益神的“君藥”。
“丹霞草”是三階靈草,生長于山澗溪邊向陽之地,吸取自然精元蘊藏于身,具有很強的補氣功效。
白玉京的小河旁到處都是丹霞草,鋪天蓋地,長勢極好,用來煉制補氣丹效果一定非常棒。
茯苓、玄參、當歸是三味“臣藥”,都具有補氣生精的作用,輔助丹霞草發(fā)揮功效。
碧空草是補氣丹中的“使藥”,它在腹中率先揮發(fā),化作一股碧綠流云直達丹田,在脾胃和丹田間建立通路,引導其他藥物緩緩進入。
其余幾位都是“佐藥”,對藥性進行中和,避免過寒或過熱以至于刺激腸胃。
君藥、臣藥、佐藥、使藥搭配在一起,就組成完整的藥方,如同一個架構(gòu)齊備的小朝廷。
云天又仔細看了補氣丹的說明,除了丹霞草不可或缺,其他草藥都有平替或下替。
他將整個丹方背誦下來,所有的注意事項都牢牢記住,馬上就開始行動,去挖了幾十株紫楹仙姝。
云天傳送回去將紫楹仙姝賣掉,購置了壘砌五行灶和煉制丹藥的各種器皿,選好灶址便開始熱火朝天的工作起來。
雖然已步入修仙時代,有高階的木屋術(shù)、砌墻術(shù),但也不能逃脫仙道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用雙手建屋耗費能量,用“砌墻術(shù)”“木屋術(shù)”同樣耗費能量,而且要耗費更多的能量。
因為隔空取物存在能量衰減,并且隨著距離拉遠,衰減系數(shù)會指數(shù)級增加,所以極其不劃算。
凡人們看到高階修士似乎言出法隨,以為嘴皮一動就能心想事成。
殊不知在念動法訣的同時,靈力也隨之而出,是靈力發(fā)揮了作用,而不是單靠法訣。
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種法術(shù),只需要念動法訣就能為所欲為,不消耗一絲能量,那“斗法大會”豈不成了“斗嘴大會”?
看誰的嘴皮子更會說,看誰背的“法訣”更多?
“仙宗至尊”豈不成了一位“相聲大師”。
云天二話不說,拿起鏟子開始挖泥,他在河邊選定了一處土壤,土質(zhì)緊密,明黃色中帶著點點金絲,這是“黃膠泥”,用來建五行灶再合適不過。
五行灶,是仙宗煉丹制藥的常用灶,選金木水火土五種材料壘砌而成,所用材料越好,煉制出的丹藥便越純。
云天將灶侄址選在了緊靠崖壁的地方,稍后可以依山建一座小亭,權(quán)做避雨之用。
他割來一捆細齒龍須草,打碎扔進黃膠泥中攪勻,這樣可以增加粘性,脫下鞋赤腳踩進泥中左右踩踏,直至黃膠泥變得光滑細膩才停腳。
在離崖壁大約一丈的地方,云天用鐵鍬挖出一個方形坑,將黃膠泥混合著鵝卵石填入坑中,作為五行灶的地基。
河畔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方片石,質(zhì)地堅硬非常結(jié)實,云天把它們收集到一起,用來壘砌灶墻。
諸事準備完畢,將水平儀架好,云天開始壘墻,他用泥抹鏟起一灘黃膠泥,涂抹在地基上。
將一塊方形黑曜石板平放在上面,用瓦刀敲實,如此鋪了三塊,第一層便鋪滿了。
三面墻皆如此鋪好,唯有南面留了一個缺口,以便添柴之用。
第一層壘好后,云天又鋪上一層黃膠泥,將縫隙填實塞滿,然后放上方片形的赤色雞血石,均勻鋪開作為第二層。
第三層用橙色磨鐵石。
第四層用黃色明硯石。
第五層用一塊巨大的綠色碧水石,將整個灶臺全部遮住,當做燃燒平臺。
第六層用紫色水晶石,灶口逐漸收攏。
第七層用藍色海波石。
第八層用青色天翠石。
第九層所用的,乃是乳白色的白玉石,從第六層至第九層,灶口漸漸收攏,形成一個半圓形穹頂,用以聚集“火靈”。
灶頂正中心是一個圓洞,用來放置灶具,最北邊開了一個口子,云天將紫銅管裝上做煙囪。
五行灶上邊是燃燒空間,下邊容納灶灰,由于煉丹所用柴薪都是優(yōu)質(zhì)靈木,所以燃燒后的草木灰也是藥材,用來配制療傷丹有奇效。
就這樣,一座足以煉制六階以下丹藥的五行灶就建好了。
云天用了赤橙黃綠青藍紫黑白九種顏色的方形石,正合“九五”之數(shù)。
《內(nèi)經(jīng)》曰:“上古之人,其得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shù)數(shù),故能形與神俱,盡享天年。”
修仙者參悟天地的奧妙,極其重視陰陽、五行以及術(shù)數(shù),不同的數(shù)字有不同的玄妙,非言語所能盡也。
亭子的搭建就比較簡單,云天去砍了幾顆碗口粗的金絲楠木,緊挨山崖立起四根柱子,在柱子上搭出西高東低的房梁。
又伐來上百根三階風雷竹,依次擺放在房梁上,用紫金藤捆綁結(jié)實。
再將竹葉次第排列其上,尾首相壓,用細齒龍須草捆好,一座優(yōu)雅高致的竹亭便搭建完成。
云天站在竹亭外,看著眼前的杰作,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心里卻十分高興,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
他脫下衣衫,縱身躍入潭中,扎了幾個猛子,來到飛瀑正下方,站在水中的一塊巨石上,借著洶涌而下的流水,雙手將全身搓洗干凈。
渾厚的胸肌,健壯的小腹,在濃郁靈氣的滋養(yǎng)下,云天感到身體愈發(fā)強健陽剛。
只可惜練了“純陽法身”,暫時要委屈自己這八塊腹肌了。
換上干凈清爽的衣衫,系好青絲腰帶,云天要開始煉丹了。
河灘附近遍地都是靈草,各種品類應有盡有,而且十分粗壯茂盛。
只用了不到半小時,云天便將幾種靈草全部集齊,在河邊淘洗干凈,用木桶打水倒入八卦法鍋中。
點燃收集來的干枯風雷竹和云杉枝,隨著火焰生起,一股淡淡的赤色流霧在五行灶中轉(zhuǎn)動起來。
風雷竹和云杉枝屬木,黃膠泥和九色石屬土,八卦法鍋屬金,醴泉屬水,加上熊熊燃燒的火焰,金木水火土五行皆備,是以稱作“五行灶”。
這座五行灶選用的都是上好材料,用九色石來壘砌灶墻,山崖上涌出的醴泉做液,還有風雷竹和云杉枝做柴薪,這在地淵星恐怕只有金丹修士用得起。
一根風雷竹便價值500銅元,一次要用掉十幾根,煉制補氣丹實在是大材小用,不過白玉京漫山遍野都是風雷竹,用來燒火正合適。
云天半躺在風雷竹制成的搖搖椅上,靜靜看著火焰越來越亮,泉水逐漸沸騰。
聞著云杉樹枝的清香,夾雜著淡淡甘甜的靈藥味道,實在是好不愜意。
他甚至一度覺得接下來幾十年上百年,他都會待在這里,直到修煉成功。
五行灶內(nèi),漸漸出現(xiàn)五色流光,這是丹藥快要煉好的前兆。
他用篦子將草木殘渣全部撈出,只剩棕色的藥液,然后減小火勢用文火慢熬。
這“八卦法鍋”是仙宗特制的煉丹器,采用多種金屬和靈石熔制而成,能夠幫助藥液結(jié)成靈丹。
這口鍋花了云天五萬銅元,不過他并不心疼,守著這么大一座金山,錢對云天來說只不過是數(shù)字而已。
他才剛剛開發(fā)了這一小片地方,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這么多寶物,群山之中不知還有多少意想不到的寶貝呢。
大約又過了半個小時,火焰終于熄滅,只剩余熱烘烤著鍋底。
五色流光從灶中緩緩涌出,聚集在八卦法鍋的上空。
“五色歸元!”
“成了!”
只要五色流光出現(xiàn)在八卦法鍋上,就意味著靈丹制好了。
云天嗖的一下從搖搖椅上跳下來,打開蓋子,果然看見一顆明晃晃的紅色藥丸,表皮锃亮,珠圓玉潤,讓人越看越喜歡。
輕輕拿起紅色補氣丸,手指間尚有余熱,他在手中輕輕的把玩,丹藥不大,比童年的玻璃彈珠還略小一些。
云天來到潭邊,將補氣丹輕輕送入口中,捧起泉水咽下,盤腿坐在石上,捏起練氣訣,開始進入靜坐狀態(tài)。
五色流光在丹田內(nèi)升起,天地靈氣如同一縷白霧,穿過五色流光,迅速沒入丹田翠湖之中。
云天覺得吐息變得更悠長,吸入體內(nèi)的自然精元較之前更多,煉精化氣的速度也明顯加快,補氣丹的靈氣也被他完全吸收。
他覺得丹田之中溫暖如春,渾身上下輕松不已,精神愈發(fā)飽滿強健。
一個小時很快過去,云天緩緩睜開眼睛,小河似乎比之前更清,樹木似乎比之前更綠,花草似乎比之前更艷。
目光所及之處,一切都那么清晰,仿佛近在眼前。
“真好呀!”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舒服了,云天這才感受到有錢人的快樂,每次練氣時都吃上一顆補氣丹,修煉速度必然大幅提升。
他又掰起手指算了算,在補氣丹加持下,他的修煉速度又提升33%,離練氣三層只差2年,離筑基只差4年。
云天來到小河旁,打了一條三階靈鯉碳烤下肚,運起“內(nèi)觀”之法察看,水靈根又增長不少。
本來五靈根在三級以下時,每枝靈根升一級都需要1年,云天有了白玉京濃郁靈氣加持,時間縮短到半年。
再加上“補氣丹”輔助,時間縮短到4個月。
每天又有一條三階靈鯉進肚,多重利好疊加在一起,時間縮短到了一個月。
如今他的水靈根只要再生長一點點,就到了“結(jié)節(jié)”突破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