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賺錢的藝術(蔡瀾的理財之道)
- 蔡瀾
- 2024-08-06 17:46:49
金錢重要嗎?
問︰“金錢,重要嗎?”
答︰“哈哈哈哈。”(干笑四聲)
問︰“香港是不是一個以金錢掛帥的社會?”
答︰“英國商人舒狄克(大班)的后代,來到維多利亞港,聞了一聞,問他的手下,‘這是什么味道?’。他的華人同事回答,‘這是金錢的味道’。香港,是個‘錢港’。”
問︰“道德,是不是比金錢重要?”
答︰“在香港,有二重、三重或四重的標準。有錢的人,娶四五個老婆,公開的,沒人反對。像那位賭王,整天有他三姨太、四姨太的消息,大家都接受。像那位叫什么卿的女士,兒女成群,男友照樣一個換了又一個,沒有人說她淫賤。身邊多幾個女人,之所以被人罵‘咸濕佬’(廣東俚語,下流、猥瑣的男人),是因為這個人的錢不夠多。”
問︰“那么香港是一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了?”
答︰“貧也笑,娼也笑,香港人就是這樣。”
問︰“高地價政策崩潰之前,有層樓的人都是百萬富翁。當今這些都變成負資產了。”
答︰“小部分罷了。買來自己住,變成負資產,是可憐的。多買一家來炒,變成負資產,就不值得同情了。這就像買股票一樣,愿賭服輸,怎么救他們呢?”
問︰“那么大部分的香港人還是有錢的?”
答︰“有,銀行的存款加起來還是數十億港元。大部分的香港人花錢還是花得起的,關鍵是看花得值不值得而已。當今經濟不景氣,大家省一點,這體現香港人的應變能力。”
問︰“你認為香港還是有前途的嗎?”
答︰“日本經濟一衰退,就是十幾年,日本人不也還是過得好好的嗎?中國香港也遇過好景的時代,人們都存了點錢。日本人現在一直在吃老本,十幾年沒吃完,我們也在吃老本,才幾年罷了,呱呱叫干什么?”
問︰“失業大軍每天都在增加,不怕嗎?”
答︰“失業率高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了?當年挨了過來,香港人生存能力多強!比起當年,現在算得了什么?”
問︰“你沒擔心過?”
答︰“窮則變,變則通。做無牌小販也好,做保安也好。現在幾塊錢就能吃一餐飽的。花園街上的衣服,也是幾塊錢一件。在香港,很少餓死人,也沒聽過有人凍死。”
問︰“你自己算是有錢人嗎?”
答︰“那就要看‘有錢’的定義是什么了!我只能說夠用罷了,我的賺錢本領沒有我的花錢本領高,買幾件看得上眼的古玩,足夠令我傾家蕩產。”
問︰“你還沒回答我,你看不看重金錢?”
答︰“年輕時,被一些書害了,認為錢不重要,要有情有義,有些賺錢的生意,給我做我也不想做。年紀大了,才知道錢有多好,但是太遲,現在什么錢都賺,連廣告也接來拍。這么老了,還要拋頭露面,犧牲‘色相’,真丟人!”
問︰“你有沒有算過你有多少錢?”
答︰“真正有錢的人,才不知道他有多少錢。我當然算過,但不是一個很清楚的數目。總之不多,剛才也說了,夠用罷了。”
問︰“可不可以準確地為錢下一個定義?”
答︰“錢是好的,但是不能將它看得太重,當它是奴隸來使用。我從來不用錢包,把鈔票往后褲袋一塞就是,有時會丟掉一些,也不可惜。因為塞在褲袋的錢,加起來也沒多少。”
問︰“這是不是和你沒有子女有關系?”
答︰“你說到了問題的核心。是的,我的朋友存錢都是以存給子女為借口,有下一代的和沒有下一代的,對金錢的看法完全兩樣。至今,我沒有后悔過。”
問︰“怕不怕有一天,忽然一點錢也沒有?”
答︰“永遠有這個擔憂存在。如果社會制度健全,就沒這種擔憂。像日本,老人福利很好,看病不要錢,退休金也夠養活余年。但是要靠福利,就不是福利了,人一定要活得愉快。活得不愉快,不如別活下去。我一向主張,要活就要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
問︰“你有錢,才說這種風涼話吧。”
答︰“我不知道說過多少次,這和金錢不能相提并論,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好,是看你活得充不充實。多學一樣東西,就多充實一點。記一記路旁的樹,叫什么名字,是不要錢的。記多了就成專家了,成為專家就能賺錢。”
問︰“我完全聽不進去,看你有一天,真正窮了,你能干些什么?”
答︰“到路邊去替人家寫揮春(春聯)呀!”
問︰“字也要寫得像樣才行!”
答︰“之前你就要學呀!學書法花得了你多少錢?學了,生活就充實。生活充實,人就有信心。多學幾樣,每一樣都是賺錢工具,不要等到要靠它吃飽才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