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郭桓案
- 太子朱標:吾弟當為堯舜
- 江山引筆
- 2161字
- 2024-08-20 08:30:00
看著眼前同樣大笑的朱棣,趙瑁面色一凝,笑容瞬間僵住。
他并不認為燕王有能力不就藩,也并不認為燕王有能力扭轉局面。
其實不只是趙瑁,他身旁的王迪惠,王志等人,就連龍椅上坐著的朱元璋也不認為朱棣還能有什么招數。
但朱棣這幾聲爽朗的笑聲還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朱元璋也是坐直了身子觀看。
“哦?燕王有何指教?”趙瑁面帶著一臉假笑,眼神中卻是抑制不住的透露出幾分勝券在握。
朱棣頓了頓,臉上再度掛起一抹笑容道:“御史大夫的責任,是彈劾!”
“既然趙大人請教了,那么我也就不賣關子了。”
說罷朱棣轉身,在趙瑁凝重的目光中冷哼一聲開口道:
“臣朱棣,履御史大夫之職,深受天恩……”
“彈劾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迪惠,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
“以及戶部侍郎——郭桓!”
隨著朱棣這幾聲幾乎是吼出來的彈劾,現場陷入了一片死寂。
誰都沒能想到,朱棣竟然會一口氣彈劾如此之多的人員,大明六部,除了吏部,其余五部長官皆有人被彈劾。
一口氣彈劾大明半壁江山?御史大夫是這么用的?
趙瑁瞳孔猛的一縮,難以置信的看著朱棣,神色止不住的慌張,額頭已經是冒出些許的細汗。
王迪惠,王志,麥至德三人皆是冷汗直流,有些不可思議,但仍舊是強撐著身體對著大殿之上的朱元璋噗通一聲跪下:
“臣冤枉啊!”
朱元璋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弄得有些發懵,他沒想到今日的早朝竟然會一波三折,發生如此多的事件。
他的手里倒是有一些資料能夠證明一些事,但是就憑這些只言片語是完全不能夠將朝廷忠臣連根拔起。
朱元璋看向下方的朱棣,只見他眼神堅定,絲毫沒有作假的樣子,再看向跪下的幾人,而后將目光鎖定在了站立在原地,早已發懵,汗水已經浸透衣衫,渾身顫抖的郭桓身上。
只消一眼,明眼人便能看出其中有鬼。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雖是早已看出虛實,但仍舊是做足樣子:
“棣兒,你好大的膽子,竟然彈劾朝廷重臣!莫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說,為什么要這么做,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咱定要削去你的職位,將你圈禁在應天!”
這話聽上去兇狠無比,但落在幾名跪在地上的人耳邊則是另一層意思。
你說你要彈劾他們,那你說說他們哪里有罪,咱就能定他們的罪!
朱棣自然也是清楚朱元璋的意思,躬身開口道:“父皇,郭桓趙瑁等人貪污橫行,上下臣民早已是苦不堪言!”
“燕王殿下,說話要講證據!”趙瑁一張臉已是嚇得死白,顫抖著嘴唇開口。
“這簡單,二位,該你們了!”朱棣拍著手,看向群臣。
所有人的目光順著朱棣目光停留處匯聚,只見御史臺那一隊列里走出兩名身著朱紅色衣袍的官員。
“臣,于敏,彈劾郭桓,趙瑁巨豸!”
“臣,丁廷舉,彈劾郭桓,趙瑁等巨豸!”
二人齊刷刷跪下,他們的聲音不大,但卻清晰到所有人都能聽見,彷如一抹焰火,照亮著朱棣,卻又映照著郭桓趙瑁等人蒼白的臉。
“于敏,丁廷舉!你們兩個這是吃飽了撐的么,燕王不懂事也就罷了,你們也敢跟著陷害忠良!”趙瑁幾乎是從牙齒里蹦出這幾個字來。
于敏冷哼一聲,眼神冷冷的掃過趙瑁:“御史的責任不就是彈劾么?”
丁廷舉則是扯著嗓子怒道:“趙瑁,就你也敢自稱忠良!真是恬不知恥!”
朱棣此時已經是完全變了一副表情,先前他還是略顯凝重,現如今已是滿臉輕松愜意。
“好了,你們彈劾什么,謀逆還是貪污,快說。”朱元璋不耐煩的拍板,對他來說這些廢話不如直接告訴他能動刀的名額來的快。
“戶部侍郎郭桓以及胡益,王道享與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員李彧和趙德全等人,勾結舞弊吞盜官糧!”于敏說罷,他看向幾人的目光愈發冰冷。
“而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迪惠,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為幫兇!”
于敏手持笏板,斜眼瞥過郭桓:“我等身為御史,職責所在。”
隨著于敏將罪狀一一列出,朝廷陷入了又一次的死寂,不同于以往的大臣是勾心斗角,不愿率先開口,這一次的大臣們純粹是被驚的說不出話來。
信息量爆炸!以往從來沒有過,若是真的,恐怕是六部百官都要進行一次大換血!
有些官員大膽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幾人,觀其面容,皆是面如死灰,群臣心中已經是有了一個答案。
有了答案的也不止他們,高坐龍椅上的朱元璋此刻再也不能保持他那張威嚴的臉,此刻他已經是漲的滿臉通紅,怒目圓睜。
他不敢相信,自己治下的大明竟然會有如此大批聯系在一起的貪官污吏,而先前聽聞趙瑁所說的天下蒼生,幽州百姓這幾個字卻是愈發刺耳。
唯獨能保持平靜的,只有朱棣一人,早在來之前,處理完月華之事的時候,他在車上便是吩咐了丘余將自己寫的信交給沈青遞交兩名御史。
兩名御史最初只是有了些許判斷,但自打開燕王所給書信之時,則是再也坐不住了,書信上的內容不敢說與他們心中的猜想完全一致,只能說是離實際情況更加準確。
先前燕王已經是率先開團,他們自然也就跟了上去,畢竟燕王在前面頂著,自己手中也有證據,只需要遞上刀子,等待洪武大帝揮刀即可。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你們又該如何應對呢?”朱棣心里喃喃道。
今日之舉,皆是因為朱棣所知曉的郭桓案,也是他作為絕地翻盤的最后手段。
郭桓案作為洪武四大案之一,共涉及兩千四百萬石糧食,折合白銀一千二百萬兩,相當于大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
大明律法載有明文,貪污一貫以下,仗七十,每五貫加一等,至八十貫絞,貪污六十兩斬首。
“趙瑁啊趙瑁,本王還是喜歡你眉飛色舞的樣子……”朱棣輕笑一聲,喃喃自語。
(這里解釋一下,方孝孺提前了兩年出場,郭桓案提前了三年,我寫小說的,有改編,服務劇情,見諒。雙手合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