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重塑演講力:ChatGPT 10倍提升演講寫作與表達
- 小安老思
- 2998字
- 2024-08-06 17:09:31
1.3 巧用ChatGPT提示詞公式,快速成為演講高手
要用好AI,關鍵點是寫好提示詞(Prompts)。只有給出準確的提示詞,AI才能給出我們滿意的答案。
很多朋友認為AI不好用,其實是因為沒有給出準確的提示詞。
如何才能給出準確的提示詞呢?
以下關于ChatGPT工作原理的講述可能讓人感覺稍微有點難理解,但是對于了解它的工作機制,設計提示詞有指導作用。如果你覺得以下部分難理解,可以選擇性跳過,直接看ChatGPT的提示詞公式。
ChatGPT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語料訓練、輸入理解、上下文記憶和生成回答四個關鍵點。
語料訓練:我們需要“喂送”大量的語料給ChatGPT,以進行訓練。在訓練過程中,ChatGPT會基于之前的上下文信息,嘗試預測下一個詞語。通過這個訓練過程,ChatGPT逐步學會理解語法、語義和常識,直至生成合理的文本。
這點ChatGPT和人很像,就是需要先大量學習輸入,才會輸出。
輸入理解:當你提出一個問題或者輸入一段對話時,ChatGPT會對輸入進行理解,分析輸入的語句結構、語法和語義,提取關鍵信息。
你輸入的信息越清楚、準確,ChatGPT就越容易提取關鍵信息。
上下文記憶:ChatGPT會將輸入內容與之前的對話歷史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上下文。這個上下文可以幫助ChatGPT更好地理解你的問題,并且基于對話歷史來生成合適的回答。
簡而言之,ChatGPT每一個新對話里的問題,其實是相互關聯的。
生成回答:基于輸入的理解和上下文記憶,ChatGPT會使用訓練得到的模型來生成問答。它會考慮語法、語義、常識推理以及之前的對話歷史,生成一個合適的回答。
舉個例子,假設你問ChatGPT:“明天天氣怎么樣?”首先,ChatGPT會通過輸入理解步驟分析這個問題的語法和語義,從而識別出你在詢問關于明天的天氣。然后,它會將這個問題與之前的對話歷史連接起來,以獲取更多的上下文信息,例如之前的天氣討論或相關的主題。
接下來,ChatGPT會利用它在訓練階段學習到的知識和語言規則來生成回答。它可能會考慮當前的季節、地理位置以及天氣預報等因素來生成一個回答,比如“根據天氣預報,明天會是晴朗的天氣?!?/p>
在生成回答的過程中,ChatGPT會盡量使回答合乎常識和語法,并且嘗試與之前的對話保持一致。它可以基于對話歷史中的問題和回答進行推理,提供相關的信息或者進一步探索對話話題。
總結一下,ChatGPT的工作原理涉及輸入理解、上下文記憶和生成回答三個關鍵步驟。它在回答問題時,利用在訓練階段學習的語言規則和知識,結合上下文信息生成合理的回答。這種方式類似于一個理解能力強、有豐富知識的朋友與你對話,根據你的問題和之前的對話歷史給出回答。
上面的解釋和例子可能有點抽象,但對理解什么是底層邏輯,從而設計更好的提示詞,有很大的作用。
結合以上內容,好的提示詞要有以下4個特點:
(1)角色化。當你明確了一個目標后,應該在提示詞中給ChatGP T賦予一個角色,讓它始終扮演這個角色。原理在于ChatGPT在訓練過程中被“喂養”了太多語料,如果它的角色不明確,它給出的答案就會太寬泛,它的角色越明確,答案就會越準確、專業,越接近你想要的答案。
(2)具體化。你給出的描述越具體越好。原理在于ChatGPT輸入理解的過程是利用數學模型進行概率分析,而不是真正理解語句的意思。因此,如果抽象描述過多,ChatGPT準確找到相關語句的概率就會相應降低,就有可能誤解你的意思,給出針對性不太強的內容。
(3)模型化。我們應當盡量把相關內容都放在一個對話中。原理在于ChatGPT會進行同一對話的上下文分析,從而給出更貼切的回答。如果上下文是關于一個主題的,就更有助于ChatGPT結合上下文,準確判斷你的意圖和意思。
(4)完善化。我們需要給ChatGPT提供一些補充信息,幫助ChatGPT更好地理解和完善答案。補充信息包含項目的背景信息、輸出信息、描述方式等。按照信息論的相關原理,我們的補充信息越具體翔實,ChatGPT越能輸出讓我們滿意的答案。
結合以上好的提示詞的4個特點,我總結了有4個步驟的流程模型(以下簡稱四步模型)。我們都可以套用這個流程模型,使用AI工具給我們賦能。
第一步:明確任務目標
在對AI工具發出指令之前,我們應該想好要用AI工具做什么。是提供一些思路和素材,還是整理結構、提供案例、編寫故事,或是編寫金句?輸出的格式和形式有什么要求?只有明確了任務目標,我們才可以更好地讓AI工具為我們服務。
第二步:新建一個對話
以ChatGPT這個AI工具為例,它會根據你輸入的第一條內容取一個名字。建議自取一個名字,比如這個部分全部是和健康相關的金句,我們就可以取名為健康(Health)金句,并且在這個對話中只包含和主題相關的內容,以更好地利用上下文,輸出滿意的答案。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建立模型,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對話對應一個模型,專注于解決一方面的問題。
第三步:發出提示詞
明確任務目標后,下一步就要寫出提示詞。結合之前分析的好的提示詞的四個特點,可以總結出提示詞的基礎公式:
提示詞=角色背景+具體要求+任務目標+輸出格式
這個公式是使用AI工具進行工作的核心,大家務必熟練掌握。我們先來逐一講解一下。
(1)角色背景是指我們需要首先給AI工具定義一個角色,告訴AI工具它是誰,需要做哪方面的工作。針對演講的主題,我們可以給AI工具輸入一個這樣的指令:“你現在是一名專業的中文演講教練?!边@句話中包含角色、語言等信息。
一般角色只要簡單定義下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要求比較特殊,例如需要開一場專業的發布會,目標是推動產品的銷售。你就可以再補充一下提示詞,例如:“你現在是一名專業的中文演講教練,特別擅長利用發布會演講,促進產品銷售?!笨傊?,角色背景描述得越清晰,輸出內容就越聚焦越有針對性。
(2)具體要求是指我們提的任務要求要盡量具體、細致一些,就像領導給你安排一項任務,說得越具體詳細越能幫助你理解他的意思。具體要求可以包含任務的背景信息、內容、演講者年齡等。
背景信息這一點很重要,可以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
1)誰說(誰做演講)。
2)說給誰聽(聽眾是誰)。
3)什么場合下說(演講場景)。
4)使用什么風格(演講風格)。
5)要達到什么目的(演講目標)。
以上5個方面的內容不一定全包含,但是信息越全面,AI工具的發揮就越好。具體應該如何輸出,我會在后面的相關章節中進行詳細介紹。
(3)任務目標是指把第一步確定的目標,描述在這里。我建議盡量使用具體的語言,減少使用抽象的描述。
(4)輸出格式是指我們一定要規定好AI工具輸出的格式是什么,否則可能離你的要求相差甚遠。格式包含字數、輸出節奏(是一步步輸出,還是一次全部輸出)、輸出形式(表格或文字)等。
以上內容是在我們需求清晰的前提下。還存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我們不太清楚自己的具體需求是什么。此時,提示詞不用那么具體,這樣AI工具就能提供更寬泛的內容,說不定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驚喜。
輸入提示詞后,AI工具就會開始工作,我們只需要默默等待輸出就好。這里要注意兩點:英文的輸出一般會較快,而中文輸出涉及翻譯的過程,所以會變慢;網絡穩定性等也會影響輸出速度。如果是免費版本的ChatGPT,由于現階段每條輸出的數量受限,在輸出過程中出現中斷,你需要再打一個“繼續”,就可以連續輸出了。
如果在輸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提示詞有誤,或者需要有改動,也可以單擊“中斷輸出”,重新輸入提示詞。
第四步:完善提示
第三步結束后,AI工具就已經完成輸出了,但是它輸出的內容不一定符合你的要求。因此,接下來我們需要進行最后一步:完善提示,通過潤色讓AI工具的輸出更有“味道”,特別是通過一些帶有個人風格的提示詞,讓他人感覺這個稿件就是你寫的。
掌握了以上四步模型,我們就能針對不同的目標、場景和需求,讓AI工具幫助我們快速形成自己需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