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官大帝,陳玄心中有了些許的明悟,這個印章恐怕就是自己在記憶里面看到的那個印章。
一道傳承也出現在陳玄的前面,也不復之前的急切了,就安安穩穩的在距離陳玄有三尺左右的地方停留。
等待著陳玄最終的選擇。
太初有道,神與道同。
故天地蒙難,神自當以身救之。
這是印章為陳玄傳來的最后一句話,同時也是一種選擇。
前一句是表明這道傳承的高明之處,神與道同,一聽就知道這道傳承乃是極其高端的,如果真的接受的話一定對陳玄大有裨益。
可是后一句話就是接受傳承的代價所在了,行神道,自然就會與世界產生關聯,世界有難,絕對不會讓神退縮的,之前給陳玄看的畫面就是這么個意思,那么強大的一位帝王,都沒有什么更好的選擇,只能夠付出自己與那些邪魔拼殺。
雖然說看起來是打那些東西跟砍瓜切菜一樣,可是如果真的那么簡單的話現在為什么會輪到陳玄來繼承呢,不就是因為前一任已經身死道消,還于天地了嗎。
太初有道,神與道同,天地蒙難,以身救之。
陳玄沒有太多的思考直接近身上前去,表示自己要接受這道傳承。
陳玄很明白,哪怕是前世都還是風險與機遇并存呢,這種普世的道理不會因為換了一個世界就有多大的變化。
想要得到什么,必然會失去什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越大的權力,象征著越大的責任,至少在水官印這里表現出的是這樣,而陳玄本身的價值觀也是如此。
故而,沒有什么太多的猶豫和抉擇,陳玄直接選擇了接受。
這是個陌生的世界,陳玄所能依靠的唯有自身,必須讓自身足夠強大才行。
自己現在就是個野路子,就連修行也是誤打誤撞而已,再這樣下去不可長久,誰能保證前世里的那些小妖,小怪的下場,結局就不會是自己的下場與結局了呢。
陳玄心中思緒萬千,可是卻沒有一點猶豫。
水官印對于陳玄的選擇有些驚喜,因為它知道陳玄是明白自己的意思的,了解接受自己的傳承之后會發生什么,會帶來莫大的好處,可是好處也會伴隨著危險存在。
所以對于陳玄能夠這么干脆的做出選擇,水官印那懵懂的靈智也感到了一絲絲喜悅,身上閃爍的光芒在一閃一閃之間也變得更加閃亮起來。
明白陳玄要接受傳承之后,面前的那道傳承自動的飄向陳玄,在觸碰到陳玄身體的一瞬間,化作點點星光揮灑在了陳玄的身體上,為他披上了一層星光的外袍。
洪流一般的信息在陳玄的腦海里不斷的翻滾,可是陳玄絲毫不覺得有什么負擔,一條條的信息在陳玄的腦海中被,整理,分類,按照相關性在陳玄腦海中組成了一排排的書架,每一道信息都化成了一本書籍的模樣,待在書架上靜靜的等待著陳玄的翻閱。
這是這道傳承對于自己宿主的保護措施,要知道水官作為神道的一個巨大分支其中蘊含的數據何其的龐大,浩如煙海不過可以形容其中十之一二罷了,燦若繁星也不過是對于它的恭維罷了,如果真的讓陳玄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接受這么多的內容,一瞬間陳玄就會變成白癡。
除此之外,傳承還對陳玄的修為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只有抵達對應的境界才可以看相應的內容,避免宿主在低境界過早的接觸到不應該接觸的東西,好高騖遠。
那樣就不是選擇繼承人,而是變成謀財害命了,所以傳承是有保護機制的,它會靜靜的待在繼承人的腦海里,同時會給予繼承人一個目錄一樣的東西,讓繼承者可以先粗略的查找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等到找到相對應的知識后,再去翻閱,那樣對于繼承者基本不會有傷害。
為什么會變成書呢,自然是因為陳玄下意識的覺得書籍是知識的載體,于是傳承自然就順應了陳玄的想法自動的變成了書籍的模樣,如果換了一個人來,他心目中知識應該用什么承載,那傳承也會變得和他心目中一樣
陳玄找到了自己最關心的東西,將對應的那幾本書記拿了出來,細細的翻閱著。
一本介紹這個世界的基本情況,一本有關于修煉的功法。
雖然離那位片段中的水官大帝的年代已經有些久遠了,但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識類的東西應該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的,而陳玄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了解一下有關于這個世界的知識。
除此以外當然就是怎樣修煉了,畢竟在這樣一個可以修行的異世界,一看個人的實力就是最為重要的。
就在陳玄翻閱那本常識的書時,上面的知識不是以文字作為載體的。
一副恢弘的畫卷緩緩的在陳玄的面前展開。
一道不容置疑的聲音開始為陳玄講解。
天地之間最初乃是一片混沌,有大神開天辟地孕育出此方世界,我等神靈乃是天地自然孕育而出的,吾為水官,乃是水官解厄大帝,亦可稱呼吾為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吾總管九江水帝,四瀆神君與三河四海之神,乃是天地間一切水之大道的總管者。
說到此處畫風一轉,對著陳玄說道,吾已隕落今后便是汝承接水官一職,切記吾等職責總理天下水系,調理水之剛柔,勿使洪水泛濫貽害無窮。
好像一道已經提前錄好的視頻一樣,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之后才又將話題引入正軌。
陳玄心想,原來這個大帝也是一個話癆啊,這么能說。
天地初開時世界乃一片汪洋大海,吾等誕生之后以大法力填海造陸形成大陸格局,之后吾等便劃分領域,各自治理。
直到域外天魔到來,侵襲世間,吾等不察一時之間失了分寸讓其做大,再到后來其勢已成,尾大不掉吾等只能舍下性命驅逐天魔,如今世道如何我卻是不知了。
在上任水官大帝的絮絮叨叨中陳玄了解到了基本的一些格局與常識。
陳玄十分的滿意,至少不會再像之前一樣什么也不知道了。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看向眼前這本古樸的書籍,上面書寫幾個陳玄雖然看不懂但是卻能理解意思的文字。
水官洞陰解厄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