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關羽必定會遇害的原因
- 三國:家父諸葛亮,阿斗是我哥
- 我是一只貓叔
- 3032字
- 2024-08-03 16:10:48
諸葛懷見劉備如此急切,心里暗暗松了口氣。
如果能夠及時阻止孫權殺關羽,那劉備就沒有一定得討伐孫權的借口。
沒有和孫權的大戰,歷史上劉備這一方就不會死那么多人,那么多將士。
劉備吩咐下去之后,依舊不能平靜。
他依舊不斷來回度步。
過了片刻,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
很快,諸葛懷就看到兩到身影火急火燎地走了進來。
一人赫然是諸葛亮。
另一人是一個比諸葛亮矮小很多的中年男子。
不過,中年男子氣色明顯不好,臉色有些發白,嘴唇有些發黑。
諸葛懷:“......”
毫無疑問,這個跟著諸葛亮一起來的人,便是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法正法孝直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過:“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這其中的孝直,指的就是眼前的尚書令法正了。
歷史上的法正深受劉備喜歡。
可以說,他和諸葛亮算是劉備的左膀右臂。
就連劉備稱漢中王,法正都和諸葛亮、關羽、張飛享受一樣的封賞。
只可惜,法正死得早。
按照史書,似乎就是明年,也就是220年死的。
法正是劉備隨軍作戰的謀主,其能力堪比程昱和郭嘉。
他這一死,劉備之后又討伐東吳,沒有真正能夠出謀劃策的人,導致慘敗。
此刻,看著法正這副病懨懨的姿態,諸葛懷暗暗決定,找機會,去問問法正有沒有檢查下身體。
如果能夠避免法正在來年病死,這對劉備絕對是一樁大利事。
諸葛亮和法正一到,齊齊行禮道:“大王!”
諸葛亮有些狐疑地看向劉備身邊的諸葛懷。
他怎么還在這里?
怎么感覺大王急匆匆地叫自己和孝直過來,和他有關?
劉備忙指了下諸葛懷道:“思遠,你將你剛才的話說給軍師將軍和尚書令聽!”
諸葛懷這才將自己編的話說了一遍。
諸葛亮和法正互相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色都有些嚴肅。
劉備見諸葛懷說完,忙走向諸葛亮和法正道:“孔明、孝直,怎么辦?孤覺得思遠這個夢境極其真切。”
“我們必須派人先去江陵,看孫權是不是真在那里。”
“如果在,我們必須阻止他殺云長。”
“云長是孤兄弟。”
“不管出什么代價,孤都要他活著回來!”
諸葛亮再次看向諸葛懷,心里也暗暗吃驚。
不過,他卻不是信諸葛懷所說的夢境。
他認為,這話必定是有人讓自己兒子說的。
問題是,這個人是誰?
事實上,他剛才緊急召開會議,和法正等人商議。
最終,他們也一致得出結論:關羽此次在劫難逃!
只是,他們還沒有想好怎么向劉備匯報這個商議的結果。
關羽和張飛于劉備而言非同尋常。
雖然三人并不是兄弟,也沒有結拜,但是,勝似親兄弟。
劉備從離開涿郡開始,就帶著關羽和張飛。
期間歷經了無數的磨難,多少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
但是,只有關羽和張飛,從未離開他。
哪怕關羽期間還被曹操活捉。
曹操為了勸降關羽,給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
但是,關羽依舊沒有從了曹操。
于劉備而言,關羽和張飛是劉備心目中的那一縷曙光。
誰告訴劉備:關羽在劫難逃。
那后果都不堪設想。
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諸葛懷竟然已經說出來了。
雖然只是托詞夢境。
看來,待會得問問自己這兒子,最后結交了哪個不同尋常的人。
劉備見諸葛亮和法正都不說話,急道:“孔明、孝直,你們說話!”
諸葛亮看向法正。
法正翻了個白眼。
果然,這個惡人還是得自己來。
深呼吸了口氣,法正這才道:“思遠的夢境,自然是假的。”
劉備愣了下,看向諸葛懷。
諸葛懷就要辯解。
卻見法正道:“思遠,你先別說話。”
諸葛亮也瞪了諸葛懷一眼。
諸葛懷點了點頭。
先聽兩人會說什么。
法正這才繼續道:“大王,我和孔明剛才認真商議了下,都一致覺得有件事必須提前告訴你,讓你做好心理準備。”
劉備心臟猛地一沉。
他感覺自己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他似乎猜到了法正要說什么。
但是,他還在心里抱有一絲絲期待,顫聲道:“你說。”
法正道:“關將軍,此次必定會遇害。”
“但是,這不是思遠所說的什么仙人提示,而是有原因的。”
劉備緩緩轉過身,臉色慘白地攙扶著案幾,頹然地坐下去。
諸葛亮有些不忍。
法正閉上眼睛,長長吐了口氣道:“大王,現在這局面,曹操、大王、還有吳侯,最強的是曹操,然后是大王,最后是吳侯。”
“雖然大王和吳侯結盟,共同對抗曹操。”
“但是,大王還能時不時地對曹操取勝。”
“關將軍更是讓曹操夜不能寐。”
“而吳侯,和曹操數次交戰,雖然偶爾有小勝,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敗得很慘烈。”
“最關鍵的問題是,這些年,吳侯麾下戰將,老得老,死得死。”
“吳侯怕啊!”
“他本來就是最弱的一方,如今人才又凋零。”
“吳侯想要守住一方家業,他就想著給江東最穩固的防御。”
“怎么辦?”
“對戰曹操,敗多勝少。”
“那只能將主意打到我們頭上了。”
“我剛才和孔明商議,糜竺為何會反叛?為何要突然對關將軍動手?”
“聯系之前傳言,吳侯想要讓其世子娶關將軍女兒為妻。”
“一切都能說得通了。”
“吳侯想要讓其世子娶關將軍女兒為妻只是假象,他真正想要做的,是讓鎮守荊州的關將軍成為為江東抵擋曹操從襄陽這條線進攻江東的最強防御。”
“而且,如果關將軍同意聯姻,那么關將軍為了女兒,哪怕將來大王實力強盛,能夠對抗曹操,也不會打主意打到江東頭上。”
“再加上關將軍和大王情同手足,關將軍一向知道大王的心意,想要幫助大王匡扶漢室。”
“那么,關將軍就勢必會不斷對曹操用兵。”
“曹操忙于對付大王和關將軍,那么,江東自然無暇分心。”
“吳侯就能保住江東長久的和平。”
“如今江東人才凋零,一旦關將軍和吳侯聯姻,江東沒有戰事,就能潛心發展,培養人才,以備戰將來。”
“為了這個愿望,吳侯做了第二手打算。”
“那就是糜芳和傅士仁。”
“糜芳于大王的關系,也是非同尋常的,雖然比不過關將軍。”
“如果能夠和糜芳互通有無,那么,糜芳必定會慫恿大王繼續對抗曹操,大王又牽制關將軍,依舊能夠達到吳侯的目的。”
“然而,現在出現了變故。”
“江東的都督,吳侯手底下那批文臣武將里唯一能夠統戰全局的人,呂蒙,得了重病。”
劉備點了點頭。
的確,今年年初,他就從江東得到消息,都督呂蒙重病,甚至無法下床。
當時,他還派人去慰問。
法正道:“呂蒙的重病。”
“加上關將軍看穿了吳侯的意圖,拒絕聯姻。”
“再加上曹操之前傳出要避開關將軍從而將都城從許都遷走。”
“三大因素,讓吳侯和呂蒙都感到恐慌。”
“我和孔明剛才分析過,襄樊之戰的爆發,還有呂蒙的襲擊江陵,發生的時間恰到好處。”
“很可能,所謂的襄樊之戰,是孫權背叛我們,聯合曹操演的一出戲。”
“孫權向曹操稱臣,曹操也有意拔除關將軍這個最大的勁敵。”
“曹操從北向關將軍開戰,氣勢洶洶,吸引關將軍注意。”
“孫權又示弱,撤離南郡附近的江東駐兵。”
“關將軍當時也是被曹操大軍逼急了,又認為南郡的糜芳是大王你最信任的人之一,必定會死守南郡。”
“而關將軍這才決定先拿出荊州全部主力,先擊退曹操大軍,再回顧南郡。”
“卻不料,南郡的糜芳和傅士仁,因為早就和吳侯互通有無的關系,被吳侯威脅打開城門投降。”
“否則,吳侯讓人將糜芳所作所為告知大王你。”
“糜芳哪里敢面對大王?”
“他只能從了,開城投降。”
“然后,孫權和呂蒙大軍就此從南郡進入荊州。”
“北有曹操,南有孫權和呂蒙。”
“兩路大軍夾擊,關將軍只能敗退。”
“雖然關將軍身為朝廷命官,天子欽封的漢壽亭侯。”
“可于孫權而言,既然關將軍不愿意滿足他的愿望,那就只能殺死關將軍,吳侯占據荊州。”
“屆時,大王失去了關將軍,又失去了荊州這廣袤的土地,就變成了最弱的一方。”
“我們又和曹操有著直接接觸,曹操必定不會就此放過機會。”
“我們為了自保,不得不全力對抗曹操。”
“由此,也一樣達到讓江東長久沒有戰事,他們可以安心發展,培養人才的目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關將軍。”
“如今吳侯目的達成,在呂蒙沒有多少時日之際,關將軍,必定會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