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44】吳三桂的談判小隊
- 攬狂瀾,1644重生大順軍中
- 醉枕風
- 2040字
- 2024-08-22 00:05:00
輕松攻占永平后,李自成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得意之情。
他原以為吳三桂會是一個強勁的對手,但如今看來似乎并非如此,這種想法使得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過高估計了對方的實力。
就在這時,一支來自山海關的談判小隊前來求見,這支隊伍由生員劉泰臨、李友松、譚邃寰以及鄉紳黃鎮庵、劉臺山和高選組成。
李自成思考片刻,心道:“吳三桂又想搞什么花樣?且聽聽他們想說什么。”
于是,李自成決定讓他們進入營帳,隨著一聲令下,劉泰臨等人前來面見李自成。
劉泰臨一身儒生裝扮,錦衣長袍,看起來溫文爾雅,風度翩翩,但實際上卻是個善于偽裝的人。
他此次前來的真正目的是要迷惑李自成,為吳三桂爭取更多的時間。他帶著李友松、譚邃寰、黃鎮庵、劉臺山和高選一同走進營帳,畢恭畢敬地對著李自成跪拜行禮。
“小人山海關生員劉泰臨攜五位當地鄉紳,叩見順王。”
劉泰臨趴在地上,恭敬地拜見李自成。
李自成坐在營帳內,目光沉穩地看著這六個跪在地上的人,聲音低沉地問道:“你們來見本王,有何事?”
劉泰臨小心翼翼地抬起頭,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容:“回順王,順王您進京乃是順應天意,實乃天下之幸事。我等皆是山海關的普通百姓,特意前來向大王請安,并獻上一份微薄的禮物,以表達我們對大王的深深敬意。”
說著,他向身后的人示意,讓他們將一個精致的木盒呈上。
李自成身旁的一名將領走上前,接過木盒并打開,只見里面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竟然是一顆晶瑩剔透的夜明珠。
李自成瞧了一眼,并未在意。
“如此珍貴之物,真是有心了。不過孤以為,你們來此是吳三桂的授意吧。”
劉泰臨深吸一口氣,說道:“大王,我等非吳三桂授意,而是代表山海關百姓而來,現在天下已定,四海皆是大王的子民,大王怎忍自己的子民受刀兵之苦啊。”
四海皆是大王的子民,便是承認接受李自成的統治。
李自成聽到劉泰臨說他是天下之主心情略微好轉,他緊跟著追問道:“既然你們認為孤是天下之主,那吳三桂為何降而復叛,躲到山海關去了。”
面對李自成的質問,劉泰臨早就想好了話術。
“吳總兵雖已歸降,但其部下眾多,需要時間安撫。而且他是聽說崇禎皇帝未死才返回的山海關。試想,舊主尚在,就急著侍奉新主,忠義之士皆不恥也。”
李自成點點頭,繼續問道:“那吳三桂如何肯降?是想要高官厚祿,還是保證他的軍權不被削弱,軍隊不被拆散,盡可說來。”
“大王,請問前明皇帝朱由檢可在軍中。”
“未在軍中,仍在京城。”
劉泰臨眼珠子一轉,他終于得到了最想要的信息。
“吳總兵說想面見舊主之后,方可歸順新主,請順王恩準。”
雖然吳三桂要求面見崇禎然后投降的要求看似還算有情義,但李自成忖度,這會不會是吳三桂的緩兵之計。
就在李自成沉思之時,劉宗敏開口了。
“想見那前明的皇帝老兒有何難處,把他綁來大營就是了。”
“將軍,崇禎怎么說也是前朝皇帝,希望能備車馬鑾駕,也算是給吳總兵一個體面。”劉泰臨道。
話已經說明白了,吳三桂可以降,但是必須要先見崇禎皇帝。
李自成思索片刻,問眾將道:“各位對此有何高見,但說無妨。”
劉芳亮這時說道:“吳三桂若真能來降,免得兄弟們流血也是一件好事,大王是天命所在,諒他也耍不出什么花樣,不過臣建議,吳軍為表誠意需撤出永平,這樣我軍可隨時進攻山海關,掌握主動權。”
劉泰臨一聽,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卻裝作一副為難的樣子說道:“退出永平之事,小人需要與城內吳軍將領商議一下,還望大王能給我們一些時間。”
李自成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并同意了劉泰臨的請求。隨后,他轉頭對劉宗敏下令道:“即刻安排前明皇帝來永平。”
劉宗敏立刻站起身來,答應道:“好!”接著,他轉身離開了大帳,去安排護送崇禎帝的事情。
李自成又把目光轉向劉泰臨,囑咐道:“你與吳軍交涉時要小心謹慎,若有什么問題及時向我稟報。”
劉泰臨連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謹遵大王之命。”
就這樣,一天之后,吳國貴率領軍隊撤出永平,退守到山海關臨近的石河一帶,與高第的軍隊聯合駐守。
與此同時,大順軍順利進駐永平城。然而,他們繼續進軍的步伐卻因此而停滯下來。
多爾袞這邊,他擔心山海關為大順軍占領,于是清軍開始急行軍,在大順軍在永平停止進軍的時候,十一萬滿清八旗已經抵達錦州,兵鋒直逼寧遠。
多爾袞從逃回的英和那里知道了寧遠地區存在一支部隊,加上不斷有探子回報,他已經明確一支順軍從海上登陸寧遠,并且有一支水師在遼西的海岸線上游弋,一直在襲擾偷襲正在行軍的清軍運輸隊伍。
他火速調集耿仲明的水軍保護沿海安全,同時通知作為整個清軍前鋒的阿濟格,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攻占寧遠城。
羅虎在擊退吳三桂的前鋒之后,果斷做出決策,立即將許原和一部火器兵從中右所調回到寧遠城北面的窟窿山布防。
窟窿山地勢險要,地形崎嶇,山峰險峻,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是一個理想的防守據點。
到達目的地后,許原指揮士兵們在山上精心布置防御工事,挖掘戰壕,設置陷阱,以增強對敵人的阻擊能力。同時,他還安排了哨兵在山頂上密切監視敵人的動向,隨時準備發出警報。
在布置完防御工事后,許原又與杜石頭商議,確定雙方的協同作戰計劃,約定好一旦有敵人來襲,就相互支援,共同扼守山口,不給敵人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