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25】火燒渡船
- 攬狂瀾,1644重生大順軍中
- 醉枕風
- 2015字
- 2024-08-12 12:55:45
劉宗敏連忙道:“哈哈哈,大王要看,有何不可?!闭f著,他把李自成迎進大廳,指向陳圓圓,道:“這就是我新得的美人兒?!?
李自成上下打量了一番陳圓圓,眼中閃過一絲驚艷,但隨即便恢復了平靜。
陳圓圓低著頭,根本不敢抬頭看李自成一眼。
此刻,她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千萬不要有什么突發事件發生。
李自成轉頭看向一旁的劉宗敏,道:“如此佳人,怪不得你也不來議事。不過,宗敏,此人是吳三桂的愛妾,你可知否?”
聽到李自成問話,劉宗敏立刻回答道:“天下已經平定,吳三桂能奈我何,他要是不服,我這就帶兵剿滅了他?!闭Z氣中充滿了自信和不屑一顧。
李自成微微皺起眉頭,輕嘆了一口氣,接著說道:“你不用去了,他已經返回山海關?!?
聽到這話,劉宗敏吃了一驚,不過很快,他又恢復了鎮定,并道:“這個不知好歹的東西,他想做前明的忠臣嗎?”
李自成沉默片刻后,再次開口:“他現在公開對抗我大順,宗敏,你去山海關去解決這個禍患吧?!?
然而,劉宗敏此時卻退縮了,剛才不過是說大話,其實他不想離開北京。
“大王,這才享受了幾天好日子啊,俺北京城還沒呆夠呢,就又要出征。”
聽到劉宗敏這么說,李自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意。
他猛地轉身,再次面向陳圓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之色,毫不猶豫地拔出佩劍,劍尖指向陳圓圓,聲音冰冷地喝道:“妖孽,都是你迷惑了汝侯,今天孤要親手殺了你!”
陳圓圓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她驚恐萬分,雙腿發軟,幾乎無法站立。
她跌倒在地,淚水順著臉頰滑落,眼神充滿絕望和恐懼。
劉宗敏見到此景,心急如焚,連忙跪地求情:“大王,是臣的錯,臣愿意親自出征山海關,懇請大王放過愛妾一命?!?
李自成瞪了他一眼,眼中的怒氣稍稍收斂,但仍帶著不滿與失望。
他將佩劍收回劍鞘,語氣嚴肅地道:“宗敏,莫要為了一己之樂而耽誤了兄弟們的大業?!闭f完,甩袖離去。
陳圓圓望著李自成離去的背影,淚如雨下,哀嘆自己的命運不過如寒秋枯葉,說不定什么時候就零落成泥了。
李自成回到紫禁城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回憶起剛才與劉宗敏見面的情景,不由得升起一陣憂慮。
短短數日,他的部將竟然已經被酒色所侵蝕,面容憔悴不堪,如果再不加以整頓,恐怕他們很快就會喪失戰斗力。
想到這里,李自成決定盡快率領全軍出擊,討伐吳三桂,奪回山海關,同時也是讓全軍將領能繼續保持昂揚的斗志。
李自成開始整軍準備出征的時候,羅虎這邊已經準備對想要渡河的吳軍發起攻擊了。
在研究對策的時候,賀老六和張彥龍都認為應該在吳軍半渡的時候發起沖鋒攻擊,采用密集的隊列,高速沖刺,利用馬匹的速度和沖擊力,對渡河的敵人造成傷害。
聽完了兩人的建議后羅虎又詢問了一下回來傳遞情報的夜不收。
他緩緩地說道:“我覺得這樣的進攻會造成我軍的大量損失,敵方有了教訓,肯定會在渡河的時候組織強大的步兵方陣和火力進行防御,貿然以騎兵沖鋒可能得不償失。
“我們的目標既不是殺傷他們的軍隊,也不是搶奪他們的糧草輜重,而是要想辦法遲滯他們的行軍速度,為后面趕來的友軍爭取更多時間。因此,這次進攻的目標不應該是人,而應該是船。”羅虎堅定地說道。
“船?”他身旁的賀老六、張彥龍和李來亨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不禁面面相覷。
“沒錯,我剛才詢問過回來傳遞消息的兄弟們,據他們說,吳軍由于我們的襲擾已經全軍停止前進,并且收縮了隊形,期望能夠更好地應對我們的騎兵突襲。
這正是絕佳機會。我們必須迅速行動,快馬加鞭趕往沙河河口,將河邊所有能夠找到的渡船全部燒毀。
只要他們失去了渡河的工具,就無法過河,如此一來,我們無需動用武力就能達到目的。”羅虎冷靜地分析著局勢。
聽完羅虎的話,李來亨首先抱拳行禮,表示敬佩之情:“潼關伯高見,小弟實在欽佩不已?!绷_虎微微一笑,隨后讓眾人開始著手準備出發事宜。
張彥龍帶領著三百名騎兵如疾風般迅速抵達了沙河河岸,他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著手實施計劃——火燒岸邊的船只。
這些士兵們毫不留情,無論這艘船屬于誰,只要被他們發現,就會毫不猶豫地放火燒掉,無一例外。
當吳軍的前鋒部隊趕到這里的時候,他們驚愕地發現,船只早已化為灰燼,只留下一片狼藉和刺鼻的燒焦味。
面對這一情況,吳軍的前鋒部隊只能無奈地望著河流嘆息。他們曾寄予厚望的過河工具如今已不復存在,而行軍任務卻十分艱巨。
吳國貴面對如此困境可謂壓力山大,沙河的水流湍急且水深難以預測,他只能將目光投向周圍的樹林,希望能夠找到足夠的木材來制作木筏渡河。
時間已經來到傍晚。
吳國貴命令士兵們搭建帳篷準備在沙河河邊宿營。
在他的安排下,吳軍在營地的外圍設立了嚴密的警戒帶,士兵們手持長矛、刀劍,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動靜。
同時,吳軍砍伐了大量的樹木,將其加工成尖銳的木刺,設置了半圓形排列的拒馬。這些拒馬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阻止敵人靠近河口。
接著,他們在拒馬后面挖掘了深深的壕溝,并在壕溝里布滿了尖銳的竹簽和陷阱,使得騎兵難以跨越。
此外還在工事周圍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鳥銃手,以增強防御力量。通過這樣的布置,吳軍成功地建立起了一個半環形工事,有效地把營地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