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七原則實踐(珍藏版)
- (日)村田忠嗣
- 676字
- 2024-08-05 15:44:14
第二節 將經營可視化

老師曾引用日本年號“平成”的提案者安岡正篤關于“知識、見識和膽識”的說法,教導我們“學習、體悟和實踐”的重要性。老師說,只要經營者在盛和塾中認真學習,仔細理解,切實踐行,那么作為經營結果的業績必會出現良好的發展勢頭。若發展勢頭不好,那就證明經營者并沒有真正理解和實踐在盛和塾所學的東西。會計是反映經營狀況的鏡子,起到將經營數字化、可視化的作用。
在老師和塾生交流時,我經常聽到老師問:“你們企業的業績怎么樣?”如果塾生的回答是“不太好”,老師就會毫不客氣地說:“不對吧。這說明你沒有好好地實踐我教給你的東西。”所以,業績不好、缺乏自信的塾生不敢接近老師,因為他們害怕被老師追問“業績怎么樣”。
我下定決心,“為了繼續留在塾里學習,一定要提升業績”,因此拼命經營,努力提高經營數字。
不僅老師,在學習會上遇到的前輩塾生也經常問我:“村田,你們企業的業績怎么樣?”“營業額提高了嗎?”大家經常用數字交流經營。這時,如果我回答“業績不太好”,就會遭到批評:“塾長教你的東西你沒做啊!”所以,無論如何,我必須提升業績。
塾生每年必須向盛和塾本部事務局提交一次“經營診斷報告”,匯報自己企業近5年的經營狀況。因為老師會檢查這些資料,所以我們覺得更應該振奮精神,好好努力。然而,對經營沒有自信的塾生就不會遞交診斷報告,從而浪費了寶貴的機會。這份報告展現了自己一年的學習、體悟和實踐的結果,我們沒有理由不利用好這次機會。
會計是反映經營狀況的鏡子,只要正確理解、切實踐行老師的會計原則,財務報表的數字一定會變好。因此,我們應該用好會計這個工具,提升經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