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體誘導振動強化換熱
- 葛培琪 段德榮
- 633字
- 2024-08-01 18:54:40
1.1.1 漩渦脫落
漩渦發放機理如圖1-1所示,當流體橫掠鈍體前緣時,流體受到阻滯而使得壓力增加,增高的壓力圍繞著圓柱體表面邊界層從兩側向下游發展。當雷諾數較低時,壓力不足以使邊界層擴展到圓柱體背后,而是在圓柱體斷面寬度最大點C附近產生分離,分離點即為沿柱體表面速度由正到負的轉折點或者速度零點。在分離點的后方,流體沿柱體表面將發生回流。邊界層在分離點脫離柱體表面,并形成向下游延展的自由剪切層,兩側剪切層之間即為圖中的A區域,稱為尾流區。在剪切層范圍內,由于接近自由流區外側部分,流速大于內側部分,使得流體發生旋轉,并分散成若干漩渦的趨勢,柱體后面形成的漩渦系列稱為“渦街”[1]。

圖1-1 漩渦發放機理[1]
漩渦在尾流區的形狀受雷諾數的影響很大,漩渦脫落與Re的關系見表1-1。當Re≤5時,流體緊貼圓柱流動而沒有分離;當(5~15)<Re≤40時,流體繞流圓柱后在圓柱后面形成一對位置固定的漩渦;隨著流速的進一步增加,當40<Re≤150時,漩渦被拉長,并交替地脫離圓柱體,形成一個周期性的尾流和交替錯開排列的渦街,此時渦街為層狀;當150<Re≤300時,渦街脫落形成過渡階段;當300<Re≤3×105時,渦街充分發展為湍流,圓柱尾部發放周期性交替泄放的湍流漩渦,并且湍流可延續至50D以外,稱為次臨界階段;當3×105<Re≤3.5×106時,稱為過渡階段,此時圓柱邊界層的分離點后移,漩渦泄放不具有周期性(寬帶發放頻率),曳力顯著降低;當3.5×106<Re時,稱為超臨界階段,重新建立起比較規律的周期性發放的湍流漩渦渦街[2]。
表1-1 漩渦脫落與Re的關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