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IZ進階及實戰:大道至簡的發明方法
- 趙敏等
- 1193字
- 2024-07-31 17:01:11
第三節 物質是運動和相互作用的
1.物質的運動與相互作用
運動形成物質的不同時空狀態。物質的絕對狀態是每時每刻都在運動與變化,靜止只是相對狀態。以靜止的、運動的作為定語來描述物質的基本屬性,在TRIZ中很常見,例如以“靜止”、“運動”的狀態來區分某些通用工程參數。從物態上來說,物質具有固、粉、液、氣、場等不同相態,這些物態的形成是物質粒子、離子或分子間不同運動程度的產物。關于物質相態的轉換,請參見第二章第三節。
無論是自然系統還是人工系統,運動必然讓系統內部(或內外部)的組件(或物質)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是客觀世界中的公理之一。相互作用的結果如下:
?結果之一是實現了功能。功能在宏觀上的描述有有用功能、不良功能(即不足功能、過度功能、有害功能的統稱)之分。一個技術系統在實現有用功能的同時,必定伴隨產生不良功能。有用功能與不良功能共存是常態。請參見第二章第一節。
?結果之二是形成了物質、能量、信息在某個時空狀態下在技術系統和其環境中的連續運動,這種運動稱之為“流”,即形成了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流是功能的一種動態的進化形式,也有著類似功能的分類,即有益流、不足流、過度流和有害流。流是一種全新的分析與解題手段,適用范圍很廣,本書將其列為解題手段之一。關于流的描述請參見第三章第三節。
?結果之三是導致系統內部(或內外部)的參數、需求或功能之間產生矛盾(對立統一),因為無論是對系統組件的參數、需求或功能的改變,都是一種具體的運動形式——改善式的改變,將會引起惡化式的改變,即一方的改善以犧牲另外一方的利益為代價,這種運動形式的結果被稱作矛盾。請參見第二章第四節。
?結果之四是導致了物質本身角色的多用性。物質在不同的問題狀態下,在不同的分析情境中,可以具有不同的狀態含義,如在功能分析時,物質可以理解為功能物質,在因果分析時,物質又可以理解為因果物質。在以U-TRIZ獨創的SAFC模型做功能因果分析時,物質兼具功能物質和因果物質的含義。在物質相互作用之后,又會產生新的狀態的物質,如“未壓緊的蒙皮”、“壓緊的蒙皮”或“變形的蒙皮”等,嚴謹的狀態描述有助于較為徹底地分析問題,以獲得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請參見第八章。
?結果之五是導致技術系統進化。技術系統的發展演變屬于物質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當阻礙技術系統順暢、圓滿地實現預設功能的矛盾被消除時,或者說當技術系統的核心技術發生變化時,技術系統就發生了進化。如同生物系統進化、社會系統進化一樣,技術系統進化也有明確、客觀的進化規律。技術系統進化規律請參見第三章。
由相互作用而產生了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有用功能和有害功能之間的關系,就是矛盾。相互作用在先,產生矛盾在后。先有相互作用,后有相互作用的不協調(即矛盾)。所有的相互作用不協調都可以最終表現為矛盾。因此,消除矛盾,可以首先從協調相互作用做起。如果協調相互作用無法奏效的話,那么最后轉向消除微觀層面的物理矛盾,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