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騰云術(shù)
- 黑神話:從黑風山開始西游
- 被驚呆的橘子
- 2098字
- 2024-09-20 22:57:14
莊暄不敢說自己演技多好,但至少不會在最基本的點上暴露。
他現(xiàn)在是一個笨妖怪,那就要表現(xiàn)出笨妖怪該有的樣子。
“猴兄可莫要小瞧了這術(shù)書,其中術(shù)法雖簡單,但卻是天地道法之根基,世間火法千變?nèi)f化,但都離不開這離字訣?!?
王甲說了句漂亮話,又接著道:“猴兄如此神速已是罕見,有這術(shù)法,我再教你個騰云術(shù),保那張鎮(zhèn)守肉眼凡胎看不出真假?!?
莊暄一聽還能學飛遁之術(shù),立即收了掌心火露出笑臉:“王兄真乃博學多才!”
他體驗過那種感覺一直不能忘懷,眼見自己也能學來自然歡喜。
“只是這騰云術(shù)就比這些粗淺術(shù)法難上許多,那些人族修士也得筑成道基才會習練。”
莊暄對自己的悟性還是很有底氣的,于是正色道:“王兄既然愿意教我這樣本事,那小弟自然會全心來學?!?
王甲對他的反應很滿意,點點頭領(lǐng)路往洞外去:“猴兄便隨我來,洞中狹窄可不能騰云?!?
此時雖然才剛天亮,但上山討生活的凡人已然出動,不過應是敬畏王甲,都不敢太靠近他洞府所在。
變化術(shù)本質(zhì)是遮掩天機,以此來保證自身形貌改變不被識破,因此是以乾字訣為基礎(chǔ),而喚魂術(shù)則是溝通地中陰魂,是以坤字訣打底。
這種只含八卦之一的術(shù)法便是最簡單的,而騰云術(shù)其中包含巽坎的風水兩卦變化,難度陡升。
不過對莊暄而言卻也簡單,他在術(shù)法一道確有天賦。
只消王甲傳他法訣,然后再演練一遍他就立即掌握了其中要點。
而等他終于歪歪扭扭駕起一朵三尺方圓白云,已是晌午時分。
王甲倒是沒個著急樣子,只說如此還騙不過張鎮(zhèn)守,但照舊夸贊他悟性上佳。
莊暄心里倒是不愿在這上頭浪費時間,但礙于自己“蠢笨”,還得再演一演才能妥當。
等吃過山神土地送來的午飯,又認真練習一下午,莊暄總算在太陽落山前初步掌握了騰云術(shù)。
他駕著云離地三丈,雖然慢悠悠的還不如地上行走,但好歹能穩(wěn)住云頭不至于失去方向控制。
這倒不是莊暄在藏拙了,騰云不難,但要提升速度對神識考驗極大,神識越強才能有越快速度,否則速度太快神識反應不過來就要栽跟頭。
他早上初學便能做到這樣程度,只當是自己白白練習一天。
這么親身體驗一番,也才能對比出羊三峰主厲害,分明都是化形境初期,但羊三峰主的神識顯然比莊暄強出太多。
在樹木間穿梭游走好些時候,莊暄才終于像是盡興了一般按下云頭落地。
王甲滿口夸贊:“猴兄實乃天資聰穎,我原以為要明日才能行事?!?
莊暄口中謙虛,兩人客氣一番才說回正題。
“人族修士只分儒釋道三家,而佛門弟子盡需削去凡塵絲,不知猴兄想以哪般模樣現(xiàn)身?”
莊暄知道他肯定有打算,于是反問過來:“黑風嶺中少見有人,還請王兄教我?!?
王甲便道:“儒家是以讀書明理養(yǎng)浩然氣,那張鎮(zhèn)守薄有文采,猴兄還是以云游道人身份為佳?!?
莊暄虛心請教:“可我也未曾與道人打過交道...”
“道家弟子只敬天地求自在心,猴兄便以你們黑風嶺中戒律行事便可,黑風大王知人禮,正合你游方道士樣子。”
莊暄點點頭:“那小弟這便拿了兵器上路,也省的浪費時間?!?
王甲卻搖搖頭:“這倒是不妥,道人多以短兵示人,猴兄那桿長槍若是不能收進靈囊,由我代為保管便是,等事成之后再取也不遲?!?
這句話就不知真假,莊暄感覺他多半就是想留個把柄免得自己跑路。
他不說破,只驚訝道:“只怪小弟見識短淺,還是王兄想得周到?!?
王甲不戴這高帽,話鋒一轉(zhuǎn)問道:“不知猴兄那喚魂術(shù)練習如何了?”
莊暄知道山神土地就在此處底下,于是催動喚魂術(shù)將這兩個家伙一起喊了出來。
王甲夸贊一句,朝土地道:“從此時起你便時刻候命等猴九兄弟差遣,若是敢有疏忽,本山君拿你是問。”
土地不敢違抗連聲答應下來,王甲又道:“你兩個速去給猴九兄弟準備一身道士打扮來。”
于是山神土地連忙遁地而去,莊暄只等著萬事俱備就出發(fā)。
不多時,兩個鬼神一人捧著道衣靴子,一人捧著拂塵歸來。
莊暄換上這身打扮抖擻精神,王甲朝他拱拱手:“候道長有禮了!”
“小道見過山君?!?
王甲看他如此自然,但還是囑咐道:“候道長可要小心行事,莫要漏了馬腳。”
莊暄一揮拂塵,淡然道:“小道自那西牛賀洲云游來此,見寶地霞光燦燦,應是有道子降世?!?
王甲早給他準備好來歷說辭,只要莊暄一步一步照做就是。
但唯有一點,張鎮(zhèn)守并非普通百姓凡眼蒙塵,他與不少過路修士打過交道。
所以要讓其相信“候道長”身份,光有山神土地作為保人還不夠,至于具體如何就看莊暄隨機應變了。
......
日暮西沉。
青山鎮(zhèn)上炊煙裊裊,找尋山貨的鎮(zhèn)民們結(jié)伴而歸,歡喜討論著這一趟所獲。
眼下將要入秋,正是板栗松子這些堅果成熟時節(jié),他們這些沒得耕田的普通百姓唯有靠這種微薄收入才能糊口。
人群到得鎮(zhèn)口,忽然有眼尖的驚聲大喊:“有上仙來了!”
掌握道法神通的修士在這些凡人眼中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因此稱得一聲上仙。
這喊聲立即在人群中蕩起波瀾,人們紛紛朝著遠處看去,只見一道身影緩緩駕云過來。
上仙可不是隨時能見的,有人活一輩子也不曾睹得真容。
這消息立即被傳回各家各戶,很快青山鎮(zhèn)道口便被人群擠滿。
上仙有時會從他們這些凡人之中挑出那么一兩個好苗子,然后帶回去培養(yǎng)成上仙,這種飛黃騰達的機會可不能錯過。
只是這位上仙速度稍微慢了一些,這時候才終于來到近前。
只見其立于丈高云頭,五官俊朗眉目有神,身上披著一件光潔灰藍道袍,手上挽著馬尾拂塵。
不等莊暄開口見禮,這群鎮(zhèn)民便紛紛跪拜在地,口中齊聲高呼:“拜見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