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距離第一次全面戰爭,已經過去了二百五十三年,又經過了數次肅清,可舊道脈中人在鈞天道國的影響力,仍是奇大。
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絕不夸張。
其中還有很多人,當年都曾和“太平道”合作,參與了“革鼎戰爭”,是推翻“玄教”和“帝姓世家”的功臣。
還有一些人,和寇梁爺爺一樣,以民間人士身份,投身了第二次全面戰爭,為道國拋頭顱、灑熱血。
如今這么做,似乎太絕了些。
不過寇梁也知道,自從鈞天道國成立以來,削弱舊道脈中人的影響力,一直都是大方針。
或許天樞九席認為,如今已經到時候了?
又或許,他們對未來局勢的判斷,有了新的變化?
以寇梁如今的見識,自然無法洞悉在這大勢之后,究竟是哪些龐然大物在翻云覆雨,只能略作猜測。
他想到這里,長出一口氣。
或許是得益于二世為人的玄奇經歷,又或許是因為心靈修行的成果,在得知自己多年宿愿可能會付諸東流之后,寇梁也并無多少氣餒。
首先,這事兒到底有沒有,還不一定。
就算是真的,寇梁也有退路可走。
因此,他不再費心去思考,而是看向張石居,感慨一聲,由衷敬佩道:
“張老見微知著,了不得,今日這番提點,真是醍醐灌頂,寇梁銘記在心。”
張石居并不居功,搖頭道:
“我這把老骨頭,無非是比你們多一點閱歷,多一些渠道而已,算個屁的‘見微’,自己心里有底就好。”
張石居一邊說,一邊也在仔細觀察寇梁的神情,見他并無什么異狀,對這個年輕人是越來越滿意,遺憾之情也越發濃郁。
可惜,生不逢時啊。
張石居不禁長嘆一聲,意興闌珊:
“若是早幾年相逢,就憑你的背景、實力、性情,我一定要把你爭取到我們考古系來。
“可惜,考古系如今……唉。”
張石居擺了擺手,不愿再談這個話題。
寇梁一向是個打蛇隨棍上,沒臉沒皮的性子,當即正色道:
“張老,您都這么說,那我遇上問題,可真要來麻煩您了。”
張石居大笑。
“我等著你來麻煩我,你們家的五壇神打,我倒是很感興趣,能不能講解一下?”
一提到“五壇神打”,張石居的目光就變了,有一種堪稱狂熱的氣質。
寇梁沒有敝帚自珍,娓娓道來。
最初的“神打”,又被稱為“借相”,是一種高明的精神暗示,能夠增強武人的氣勢、膽魄,不戰而屈人之兵。
寇梁修煉的“虎箓神煞”,則是要提煉獸性精神入體,強化人心中的殺氣、煞氣、戾氣,以此激發潛能,爆發出超越極限的力量。
張石居聽罷,不由得感慨道:
“你的武功,修煉到了‘煉罡’層次,雖然火候尚淺,功行不足,卻也該說,距離‘入定’境界不遠。可如果是依循此法修行,只怕要耗時甚多。”
現代修行體系,在真正超凡脫俗,修成“神通”之前,大致要經歷“養體”、“捶勁”、“內壯”、“煉罡”、“入定”這五大境界。
“養體”乃是武道筑基的第一步,以打熬氣力、錘煉筋骨為本,也是絕大多數道國民眾,所處的階段。
“捶勁”則是要以拳法練出獨門勁力,一招一式,皆有法度,到這一步,就算是在武道上,真正登堂入室。
“內壯”境界,則是要以勁力,錘煉五臟六腑,從而由內養氣,呼吸連綿深遠,改善周身筋骨皮肉,使內臟強大,體力悠長,耐力極強,可稱一句“高手”。
一般來說,也只有在二十歲之前,修煉到這個境界的年輕武者,才有資格報名武考,嘗試沖擊道國各個大學的武道系。
到了練到煉罡境界,就證明武者已能夠將自身勁力,捉拿到極致,能以拳法駕馭氣流,傷人于十步,乃至數十步之外。
在古老的道家典籍中,這又被稱為“先天罡氣”,象征武者的體能已至人體極限,唯有“入定”,才能打破瓶頸,脫胎換骨。
寇梁能夠以十七歲之齡,修煉到這個地步,已算是天縱奇才。但即便如此,他想要再進一步,降伏己心,成功“入定”,亦是難如登天。
寇梁對此早有預料,平靜道:
“修行先修心,降龍伏虎,亦是一種捉拿心念之法。其實,我為了修行此法,也了解過‘白蓮教’的歷史,信奉此教門的,多是窮苦百姓。
“這些人平日里最老實,只想踏踏實實過日子,但是惹急了,就算有再多鎮壓,也要攪亂天下,殺皇帝,奪江山,是改朝換代的根源。
“我這虎箓神煞,惡虎只是表象,根源還是這股子意,與其說是養虎為患,不如說是養虎以自省,令我心氣不墜。”
張石居連連點頭,贊許道:
“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對武功的認識竟然深到這種層面,不錯,不錯。
“練拳最重要的就是意,有這個認知,看來‘入定’一關,應該也攔不住你,就是不知道,你有沒有舍棄一切、一心求道的勇氣。”
回想起自己沖擊“入定”境界的感悟,張石居的語氣一下子變得唏噓起來。
寇梁聽罷,不假思索道:
“張老,我倒并不這樣認為。其實,這人世間的事物,極其復雜,只要置身其中,就不可能逃脫,有誰能夠真正舍棄一切?”
寇梁沉默了會兒,才又開口道:
“佛經上說,緣起性空,四大假合而成身,易經八種卦象,相互組合,便是天地萬物,說明世間一切,都是相互聯系。
“既然如此,你要怎么舍,如何棄?”
其實,自從穿越以來,寇梁在修行武道之余,也一直在汲取各種知識,在成為福利院的教師后,他更是時時思考,如何教導這些孩子,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這番話,正是寇梁結合前世今生之體悟,有感而發,說出來后,就連他自己都愣了一愣。
張石居這次是真的震驚了。
“年輕人,這是你自己想的?”
寇梁點頭,又遺憾道:
“其實,武學本就是一種足以改造世界的力量,如果只是用來爭強斗狠,剿滅仇敵,那實在太過浪費了。”
寇梁前世選擇土木專業的初心,就是因為他認為,土木代表著一種人定勝天,征服大自然的力量。
對他來說,親自參與其中,在平地上建起一座座大廈,再把它們連成一片片鋼鐵森林,是一件極有成就感的事。
只不過,隨著歲月流逝,寇梁被這份工作壓榨得太狠,自然丟棄了這份初心,滿心只有厭惡,甚至是怨恨。
直到重生在這個世界,寇梁才找回初心。
因為他發現,在見識到那些不可思議的武學,乃至神通后,自己除了崇拜、震撼之外,心頭更多的竟然是惋惜:
——這樣強的力量,若是用于生產建造,不知道會有多么高效。
張石居連連贊嘆:
“拳有神,勢為大,你有這樣的覺悟是好事,只不過,想要突破入定,只怕還別有一番困難。行,那就去看看你家里的藏書,好好交流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