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安排
- 三國:開局召喚天寶大將軍
- 精神科陳醫生
- 1589字
- 2024-08-17 23:27:16
劉伯溫之事已了,接下來便是臧洪與衛茲。此二人雖已向劉辯表忠心,然身負使命,仍需回陳留復命。于是劉辯僅許以日后行封賞之諾,但臧洪衛茲觀劉辯對眾屬之態,對其諾篤信不疑,沒有任何不滿之處。
依理而言,二人尚需尋公孫瓚商議會盟之事。但劉辯既欲親自處理此事,自是成竹在胸。遂劉辯囑二人:“二位歸陳留復命之時,可宣稱已聯絡雁門太守張揚、北平太守公孫瓚以及幽州牧劉虞共討董卓。至于朕之事,暫且不言,莫露關系?!倍斯е攽Z。
繼而便是組建親軍,即羽林軍。宇文成都任羽林中郎將,凌云、蕭雨分任左監、右監。然當下整個羽林軍僅百余人,雖都為西涼精兵,但數量太少,實難堪大任。
劉辯遂望向劉虞,言道:“尚望劉幽州勞心竭力配合,組建羽林軍。且需建成加強之軍,不僅作護衛之用,更要為戰場之精銳?!眲⒂莺茏⒅鼐S護天子威儀,自是欣然應承,卻也言:“步兵之事,尚好籌謀,吾自當全力配合。然騎兵之屬,幽州當下良驥稀缺,吾實是力有未逮。公孫瓚麾下有支白馬義從,皆為良馬,不若下令使公孫瓚獻馬?”
劉辯暢然一笑,未予應允,道:“朕自有籌謀。”劉虞雖心有好奇,但經此兩日之交,深知陛下若非成竹在胸,絕不會開口承諾,遂拱手稱是。
而后劉辯又對劉備曰:“汝雖為中郎,然暫且無需上任,可續隨關張之部。”關羽任別駕司馬,擁獨立統領軍隊之權,而彼等在涿縣本有一支訓練有素之私軍,故無需為其增補兵員,徑直將此軍轉為官軍,仍由三人統率,不過今有在冊軍籍,亦有俸祿發放。
聞此安排,饒是劉伯溫亦不禁稱譽:“陛下此番籌謀,不僅收得三員猛將,竟還獲數千之軍?!?
劉關張面面相覷,張飛忍不住高呼:“陛下,俺等不是升官乎,怎滴仍只管舊部之人?”劉備雖亦存此念,然知曉陛下必不薄待自家兄弟三人,何況陛下亦予兄弟三人極大自主權。見三弟這般言語,劉備驚惶失色:“陛下,三弟乃無心之語,萬望勿怪。”又斥道:“翼德,不得放肆!”
劉辯笑嗔道:“自是升官矣,不過暫且仍領舊部罷了,日后必有重賞。況且今無需汝等自掏腰包為士卒發餉,皆由朝廷支給?!睆堬w憨笑謝恩。
諸事安排已定,劉辯滿懷歉意對劉虞道:“此段時日勞劉幽州費心不少,破費諸多?!眲⒂菡溃骸捌仗熘?,莫非王土,諸般之物皆屬陛下,吾豈有不舍之理?”劉辯不再多言虛辭,只將這份情誼銘記于心,同時于腦海中思索于幽、并兩州以及北方鮮卑的生財之法。
不再糾結于此,劉辯轉而問起公孫瓚之事。
“皇叔,公孫瓚現今于漁陽郡,想必距此不遠,皇叔能否將其招來?”劉辯思及,公孫瓚為北平太守,劉虞為幽州牧,即便二人政見有別,應也不至公然抗命。
劉虞卻面露難色,言道:“平素自無不可,但于戰事方面,公孫瓚常違吾令,頗有‘將在外,州牧之命有所不受’之意。公孫瓚素日極為厭憎異族,于對異族戰事上尤為上心,尤其是烏桓。而今其正欲北上,若無要事,恐吾這州牧亦難以將其召回?!?
從個人之見,劉辯知曉后世五胡亂華,對公孫瓚之行自是支持。然從上級、皇帝之身份來看,任何統治者所期者皆如岳飛那般,而非公孫瓚此等主觀意愿過強者。
劉辯蹙眉沉思,苦思應對之策,難道要親赴北平?此地正值戰事,兇險頗大,不妥。抑或表明自身身份?但亦存疑難,若是僅傳書函,公孫瓚恐難置信,即便信之,亦未必肯來。
劉備此時進言:“陛下,臣與公孫瓚乃同門師兄弟,情誼甚篤。不若臣修書一封,與州牧大人之令一同送往?!?
劉辯眼前一亮,確是如此,有此層關系行事更為順遂。經此提醒,劉辯亦憶起盧植早已歸心,大可借此做文章。漢朝以孝治國,亦尊師重道,師父師父,如師如父,公孫瓚必當前來。
于是劉辯告知劉虞,可言有其師盧植之重大消息,務必速往速歸薊縣。另命劉備修書一封,以作佐證。
劉辯亦告知劉備,自己所言非虛,在洛陽之時便已與盧植相談,盧植稱自己必于洛陽,于董卓手下佯作效忠,積蓄實力,以待陛下天兵。劉備聞知恩師無恙,且早已投效天子,亦是激動萬分,當即應下修書之事。
趁熱打鐵,劉備與劉虞當即寫信,連夜送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