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林恪就接到了龔林娜老師的電話。
她很直接的表達了對林恪的《彌渡山歌》的喜歡。
同時,也稱贊了林恪翻唱的《小河淌水》。
在跟林恪交談的時候,龔林娜老師身上根本沒有一點架子。
這一通電話打完以后,龔林娜老師幫唱嘉賓的身份也算是定了下來。
林恪和龔林娜老師約定了彩排的時間,決定趁著節目開始之前好好熟悉一下。
第二天一大早,林恪特地比約定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到達錄音室。
龔林娜到的時候,林恪已經在開嗓了。
她站在錄音室門口,沒有第一時間走進去,而是先觀察了一下。
她在歌唱圈浮沉了這么多年,什么樣的人都見過了。
林恪給她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很低調。
有一些藝人不管走到哪,身邊總是跟著好幾號人,排場很大。
就連龔林娜自己,也還帶著一個助理。
林恪卻是一個人來的。
幾乎什么事情他自己在做的。
不僅如此,他唱歌的時候也很認真。
可以看出來他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
直到心中大概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龔林娜才敲開了錄音室的門。
“龔老師,你好。”林恪很快將門打開。
龔林娜也笑著跟林恪問好。
然后,她開門見山問起了今天最主要的事:“你的選曲進度怎么樣了?”
林恪笑了笑:“不瞞您說,我幾天前確實準備了一首歌。”
“不過,我的舞臺經驗不太豐富,還需要龔老師指點指點。”林恪真誠地說。
聽了這話,龔林娜稍稍有些意外。
因為這種場合她也經歷了不少次了。
平時工作需要,肯定會接觸一些歌手進行合作舞臺。
可大部分時候,歌手之間都各司其職,把自己負責的部分完成好了就行。
很少會有人像林恪這樣低頭請教的。
即使可能只是客套話,聽起來也挺讓人心里舒坦的。
更何況林恪面上并無客套的神色。
龔林娜就喜歡這樣敞亮的人:“指點說不上,我們一起把這個舞臺完成好才是重中之重。”
這話林恪愛聽。
因為他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歌者2024》的舞臺。
“龔老師,我之前創作了一首歌,細節部分還需要你填補一下。”林恪做好了準備工作。
龔林娜點點頭,示意林恪開始表演。
林恪走到了錄音棚里,開口的前一秒,他在腦海中召喚出了系統,選擇使用了一個技能。
過了一會兒,他的歌聲緩緩從麥克風中傳了出去,帶有十足的穿透力。
坐在不遠處的龔林娜眉頭一皺,第一句就起這么高的調嗎?
龔林娜極強的音樂實力讓她第一時間就聽了出來,林恪唱的是民歌。
她皺眉的原因不是林恪唱得不好,而是這樣的音高一般人不太能駕馭得了。
搬到直播舞臺上去,是很容易唱成車禍現場的。
作為一個專業歌手,龔林娜對自己舞臺上的要求是很高的,至少要做到“穩”下來。
盡管龔林娜心有疑慮,但她還是沒有開口叫停,而是認真往下聽。
林恪的音高一直保持在一個中等偏高的水平線上。
一般歌曲中,連接主歌和副歌的橋段都是用比較舒緩的方式處理的。
這樣的話,會顯得副歌更有沖擊力,也更有記憶點。
可林恪現在演唱的這首歌,全程沒有降調的意思。
反而還越來越高了。
饒是以歌唱技巧聞名在外的龔林娜,都不由得感到了一些壓力。
可林恪還沒有停,他的聲音越來越激昂。
他仿佛在匯集一種力量,然后等待合適的時機把所有力量都拋出去。
終于!
在歌曲進入尾聲的時候,龔林娜注意到林恪的呼吸比之前粗重了一些。
來了!
林恪要放大招了!
幾乎是這個念頭出現在腦海里的一瞬間,龔林娜的耳機里就傳來了一句高難度的轉音歌詞。
而且,在轉音的同時,他的音高一直在往上走。
直到到達了那個臨界點,最后一個字終于從林恪的口中吐了出來。
龔林娜剛剛下意識捏緊的拳頭終于放了開來。
隔著一層玻璃,龔林娜和林恪同時吐出了一口濁氣。
仿佛聚在胸前的那股力量全都釋放出來了一樣。
龔林娜眼中的驚艷絲毫沒有掩飾,直到林恪從錄音棚走出來的時候依然熾熱。
“龔老師,您覺得還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一下嗎?”林恪的神色如常。
龔林娜不由得暗暗心驚,即使提前研究過林恪的舞臺,可隔著屏幕的感受跟現場聽的感受簡直是天差地別。
在唱完這么一首高難度的歌時,林恪說話的氣息卻依舊平穩。
龔林娜打心底里覺得她來徽城這一趟來對了。
看著面前一臉沉穩的年輕人,龔林娜緩緩搖頭。
這哪里還需要改呀。
剛剛林恪的演繹已經將這首歌的每一個技巧都展現了出來。
這首歌的每一個部分都是渾然天成的,確實沒有再修改的必要了。
既然是合作舞臺,那這首歌就必須要分成兩個部分來演唱。
龔林娜毫不猶豫將最后十分驚艷的那一部分唱段劃給了林恪。
她始終記得,在《歌者2024》的舞臺上,林恪才是主角。
作為幫唱嘉賓,更多的是要凸顯“主角”的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著個人實力,也包括著和其他歌手的“融合能力”。
很快,二人將唱段分割開來。
龔林娜老師不愧是人民藝術家,在林恪的認知中,自己唱的這首歌難度奇高。
龔林娜老師卻僅僅聽了幾遍,就能將歌聲復刻出來九分。
剩下的那一分,則是加入了她自己的歌唱風格。
這種“創新”無疑是能給人帶來全新感受的。
僅僅合唱了一遍,錄音老師就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
錄音其實是個反復的過程,但龔林娜老師和林恪之間產生的化學反應太讓人驚喜了,第一遍就足以讓人折服。
但龔林娜和林恪完整聽了一遍下來,卻很有默契的選擇再來一遍。
終于,在經過無數次的摸索和磨合中,他們都找到了那個平衡點。
摘下耳機之后,龔林娜連連點頭:“林恪,你這首歌寫的太好了,它叫什么名字?”
林恪破天荒的“調皮”了一次:“您猜猜?”
龔林娜沉吟了一下: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