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松菇
- 我的1983小農莊
- 我不是老李A
- 2028字
- 2024-10-13 09:37:39
張銘趕緊把裝有蜂脾的水桶提了過去,說道,“就這些了。”
見蜂脾數量還不少,蔡大姐挺高興的,雖然去了蜂蜜的蜂脾味道差了些,但好歹也是一種營養品,關鍵是便宜啊。
上次買回家就廣受好評,這次還有人托蔡大姐幫忙買點蜂脾。
蔡大姐:“還不少,我都要了,還是按照上次的價格,2分錢一斤,沒問題吧?”
張銘點了點頭,說道,“可以。”
89斤蜂蜜賣了17元8角,蜂脾足有26斤3兩,賣了5毛2分錢。(商城積分增加了89。)
這可是一大筆錢,大姐和二姐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錢。
看著張銘毫不在意的把錢裝進口袋里面,大姐和二姐就有些擔心。
大姐:“小銘,你注意點,別把錢弄丟了,要不然,你把錢分成兩半,我幫你保存一半?”
張銘搖了搖頭,說道,“大姐,就這么點錢,我自己收著就行了。
對了,我現在有錢了,你們有什么要買的嗎,老弟我請客。”
大姐搖了搖頭,說道,“我沒有什么要買的。”
二姐也不以為然,覺得大姐太懂事了,有點過了。小銘賺了錢,想要買點東西挺正常的,上次買的豬肉還不是大家都吃的高興了,真沒有必要一棒子打死。
“大姐,我不同意你的意思。咱們家雖然欠了些錢,也不是活不起了。
平時過的日子苦成什么樣子了,我就不說了,好歹小銘有點本事,現在能賺點錢了,你怎么就不敢花錢呢?”
大姐也是一時之間沒有改變觀念,也難怪,窮了一輩子,哪里能想到有今天。賺錢哪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容易的話,也不至于自己家欠債十幾年了。
大姐:“小菊,我說錯話了,你們想買就買吧。”
二姐:“大姐,我也不是指責你,既然小銘現在有本事了,咱們家的欠債早晚能夠還清,你就別想了,不要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
大姐:“嗯,我知道了。”
二姐:“這還差不多。”說完,二姐對著張銘說道,“小銘,我看中了一個發箍,不過有點貴,要2毛錢,我攢錢這么久,才只有1毛2分錢,你贊助我八分錢就行了。”
張銘:“二姐,你的錢自己存著,這二毛錢我出了。”
二姐:“小銘,我可是當真了啊,你可別讓我空歡喜一場。”
張銘:“二姐,放心吧,我不騙你,我有錢。我們去前面,馬上就給你買。”
二姐:“行,那謝謝了。”
張銘:“不用謝,都是一家人。”
說完,張銘看向了一旁的大姐,說道,“大姐,二姐的愿望說了,你的呢?”
大姐還真的是一個樸素的人,沒有什么享受的想法,家里也不缺什么,想了一會,她的臉突然紅了。
沒錯,她現在最缺的是衛生條,這個年代沒有衛生巾,只是用衛生條解決問題。
偏偏她們家沒錢,衛生條都是自己做的,用起來不舒服。
不過呢,有些話,當著張銘的面是不好說的。
大姐:“小銘,我想好了,你給我5毛錢,我要買些女孩用的東西,至于是什么。你就別多問了,我給全家人買的。5毛錢不多。”
畢竟是后世重生過來的,大姐這么一說,張銘就懂了。
張銘:“大姐,我給你一塊2毛錢,這個事情是我疏忽了。一塊錢你去買東西,剩下的2毛錢是我給你的,你給自己買點東西,或者存起來都行。”
大姐:“我不要這么多錢。用不上。”
張銘:“大姐,我也是一視同仁,錢就拿著吧。”
二姐:“是啊,大姐,這錢你不拿著,我這錢拿著也不心安啊。”
大姐:“行吧,今天就拖小銘的福,我也買點自己想要的東西。”
見狀,張銘趕緊把錢遞給了大姐,然后三人來到了前面的供銷社。(剛才是進了院子賣東西。)
大姐和二姐買自己的東西,張銘則買了2斤豬肉、一些面粉,打算晚上的時候,包餃子吃。
三人高興地回了家。
看著張銘帶回來的豬肉和面粉,三妹和四妹都很高興。
三妹:“哥,今天吃餃子嗎?”
張銘點了點頭,說道,“對啊,今天就是吃餃子。”
三妹聞言肉眼可見的高興起來,說道,“太好了。謝謝哥。”
四妹:“太好了。”
看著小妹們這么開心,張銘也覺得自己心情好多了。
沒多久,出外尋找菌子的父母也回家了。
兩人加起來也就5斤多,主要是松菇多,這玩意好吃是好吃,就是不值錢。這么多菌子加起來也不超過5毛錢。
你還別嫌少,現在辛苦一天,一毛不賺的農民家庭多得是。這么看來,張銘家還算是好的。
張銘:“爸,怎么把菌子帶回家了,不賣啊?”
父親:“別提了,剛剛又下了一會雨,販子走了。聽說是回去吃飯了,很快就會回來的。”
張銘點了點頭,說道,“難怪了。爸,把背簍給我,我來清理一下你們采回來的菌子。”
父親:“行啊,你小心點啊,別破相了,影響價格。”
張銘:“知道了,爸。”
張銘對付菌子還是有一套的,上一世的時候,他甚至做過販子,專門在山里收山貨,賣到省城去,賺了點小錢。后來年紀大了,這才不做了。
父親有些不放心張銘,站在旁邊看了一會,看他做的有模有樣的,這才滿意的離開了。身上都是濕濕的,得趕緊洗澡換身干凈的衣服。
沒多久,張銘就把菌子給分好了,這時候也沒有塑料袋子給你用,只能用籃子分別裝著。
父親的運氣不錯,找到了這么多的松菇,價格可不低了,1毛錢一斤呢,要知道現在的大米才2毛錢一斤,很是不錯了。
父親本來想去后廚燒水的,看著大姐和二姐正在揉面,旁邊還有拌好的豬肉韭菜餡料,這明顯是打算做餃子吃啊。這不年不節的,怎么就吃上餃子了。還買了這么多的肉。
父親:“小蘭、小菊,這面粉和肉哪里來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