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醫藥紀家(求追讀!!!)
- 橫推武道:從八部金剛功開始
- 稻穗香
- 2026字
- 2024-09-10 20:46:39
許煥文繼續解釋:
“翁縣令初來駕到,除了蕩除上人呂縣令留下的頑疾,也要為松山城謀求新的發展。
“為此,商路重開一事,不可避免。
“這些敢于冒險的人物,也將會成為縣令大人助力。”
眾人言談之時紛紛落座。
段玉春為魏鐘斟滿一杯酒:
“這可是逢香樓珍藏了十年的翠竹釀,若不是唐家遭逢大變,指不定這等美酒還要被藏到什么時候。”
聞言,眾人皆是將目光轉移過來,露出幾分感興趣的神色。
就著涼菜,持杯對飲。
酒水入喉,一股辛辣便是從口中傳來。
魏鐘不擅喝酒,也不愛喝酒。
但此情此景,氛圍烘托至此卻也不好拂了眾人雅興。
趙泉捧著手中酒杯,忽然湊到魏鐘身邊來,言了一句:
“趙某此番茍且得生,還得多謝大人!”
魏鐘搖搖頭,與之碰杯回答:
“與我無關,多虧你自身清明,沒有摻和到飼天教之事中去,否則神仙難救。”
后者聞言苦笑:
“無論如何,當初我戳穿付遠之事,也算是為我存活增添了一分砝碼。此事還得謝過魏大人。”
不等魏鐘回話,便是仰頭將杯中酒水飲盡,而后深深躬身一禮。
將之肩膀抬起:
“坐著說!”
“是,大人!”
眾人言談其飼天教之事,眼中皆是有著感慨。
“沒想到這般邪教扎根在松山城內,我等都沒能及時發現。”
“誰說不是呢,那些邪教之人竟然挑選沒有戶頭的貧民祭祀,本就十分容易掩人耳目。
“加上柴幫與縣衙那邊懈怠,更是讓之發展了十余年……”
“扎根松山城太久也太深,不然也不會有如今這般清洗慘劇。”
“唉,若我早些知道我那不爭氣的兒子摻和到這種事件之中,定要打斷他的腿。不然我趙家也不至于落到如此慘烈的地步。”
段玉春不由得譏諷道:
“經歷了這種事,趙兄你能活下命來就知足吧……”
“段兄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趙泉花白腦袋點個不停,就連當初對方給其打小報告的事都忘了一般。
“魏大人,最近可有受到他人拜帖?”
“拜帖?”魏鐘搖了搖頭,“這是何物?”
許煥文筷子指向了樓下:
“就像那些想開山路的人物。他們這些家伙無門無派,沒有靠山,行這種事多半要找個城中靠得住的大官。
“奉上銀兩,蹭個名頭。這就是拜山頭的帖子。”
魏鐘聞言了然。
項錦珍補充言道:
“這等帖子我最近倒是收到不少,不過都是些不知名小混混,我大多都回絕了。”
段玉春訝異:
“回絕,為何回絕,我可是照單全收。攢了一大筆銀兩,抵我半年的銀俸了。”
項錦珍嗤笑一聲:
“你當這些銀兩是好拿的。那些拼商路的家伙說好聽的,是勇氣可嘉,說難聽點就是腦袋別再褲腰帶上的亡命徒。
“指不定在外打著你的名頭給你招惹麻煩。屆時遇到實力強勁的敵人上門,我看你怎么處理。”
段玉春話語一滯。
許煥文便是附和:
“項姑娘說的有道理。這等拜帖,我等還是不要接的好。
“若是魏大人遇到了,也需考慮清楚。”
魏鐘緩緩點頭。
‘自己馬上就要出城斬妖,短時間內的確管不上這些麻煩事,些許拜帖拒了就是。’
“此話倒也未必。”
趙泉似乎有些不一樣的看法。
“那些亡命之徒的拜帖可以不接,但是那些城中大族的并不一定。
“此次雖然是大清洗,但不是所有富戶都被拔盡。有的家族留有元氣,有的家族更是絲毫未損。
“其中又以紀家為首。”
“紀家?”
眾人眼中皆是思索神色。
魏鐘回想起這個家族,似乎就是主要做的草藥生意。自己多次拜訪的藥鋪就是紀家的鋪子。
“魏大人如今金飾加身,銀兩這等俗物想必是不缺的。
“但修行資源,秘藥這些可不一定。
“紀家本身就是醫藥世家,精通藥理,所藏有各種秘藥方子,絕非我等尋常武者能比。
“哪怕比不上朝廷,但對于大人而言應該也是一份助力。
“最重要的是不要銀子,也不需要大人打生打死,對方就會主動雙手奉上。”
此言令眾人皆是陷入思索之中。
“趙兄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
“除了紀家本身的藥理知識之外,其還擁有多條通往他城,橫跨崇山峻嶺的商路,這也是對方掌握資源的一部分,未必比那些從事糧食商貿的商賈之家差了。”
魏鐘摩挲著下巴,思索幾人話語:
“可是,這紀家未經動亂,何必向我獻上拜帖?”
“大人此話就有些看輕自身了,如此年輕的年紀便是摘的金飾之位,可不是普通人物。
“明天開春,陸直大人就將離去返回家族。自此我松山城兩大金衛只剩孔大人。
“魏大人作為鎮守大人與鎮守司聯合新立的金飾御魔衛,他紀家若是不表示一二,未免太不講禮數。
“況且大人這等年紀,也十分適合投資。
“日后若是大人入了煉臟之境,紀家也能蹭上一份大人情。”
魏鐘逐漸明白幾人話語之中的意思。
簡而言之,紀家拜的不是山頭,而是對于魏鐘個人的友情投資。
對方有著足夠的底蘊、人脈、遠見,即使飼天教這等波及數城的邪教,都沒能影響其分毫。
足以證明其實力,可在這亂世之中生存發展下去。
于此,紀家與魏鐘之間的關系并非上下層級,而是近乎平等的合作關系。
攜手共進,達成共贏。
“大人,可不要小瞧了這紀家。我可是聽得城中老人講過,在鎮守大人來這松山城之前。
“紀家就已經在此經營了好幾十年時間,若是往上不斷追溯,或許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
似乎擔心魏鐘瞧不起這紀家,趙泉補充言道。
段玉春同樣附和點頭:
“這等傳聞,我小時候似乎也聽家中的老家伙講過。其傳承悠久,不似我松山城本土家族……”
魏鐘聽著眾人議論,連飲數杯,眼中若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