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2019年4月23日,中國國家領導人在青島會見應邀出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的外方代表團團長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講話中所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包括“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共同增進海洋福祉”、“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平等協商,妥善解決涉海分歧”等重要內涵。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歷史海域研究”(18ZDA207)從史料出發,探尋東亞歷史海域自古以來互動機制及其網絡的形成與變遷,以便對東亞海洋史進行重新書寫。該選題承載歷史、對接現實,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理論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1.東亞歷史海域互動機制的生成

數千年來,從遠古時代的近海航行到橫渡東亞海域(橫渡黃海與東海)的發生,多條海上航道將東亞歷史海域編織成一個巨大的海域網絡。這一海域網絡發揮了文化交流、經貿交往、宗教傳播的歷史作用。換言之,這一海域網絡將以國家行為體為單位的各個共同體連接在了一起。從原生態發生的角度考察,自古以來,各個國家行為共同體在東亞歷史海域互動的過程中,又形成了嶄新的共同體,亦即“海上文化共同體”、“海上經濟共同體”以及“海上宗教共同體”等。它們的出現源于海域內部的交往與交流,并在不同時期展現出各具時代特色的海域互動機制。對于這一互動機制的衍生、形成、發展及變化,學界有必要加強研究。

2.東亞歷史海域的共同繁榮是總的發展趨勢

古代東亞歷史海域,因和諧的交往,曾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繁榮期。漢唐以來,古代中國就已成為東亞海域的中心,并由此形成了包容、開放的“海上共同體”。尤其在“從14世紀到20世紀初葉這段漫長的歷史時期里,被用于遠洋航行的船舶主要是帆船。在當時的東亞海域世界里,中國的帆船在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上最為先進,海洋政策相對寬松,完全掌握了東亞世界的制海權,主導了當時的海上交通,在東亞世界的航海活動上獨占鰲頭”(松浦章語)。可見,古代中國寬松的海洋政策創造了東亞歷史海域共同繁榮的景象。如今,探索以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解決東亞歷史海域互動機制的研究范式;構建“海上命運共同體”和海洋強國建設研究的理論基礎;建立基于“關系理論”的東亞海域問題上的國家戰略與構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研究理論基礎等,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將東亞歷史海域問題納入國家戰略系統和現代世界體系中,進行多學科綜合研究,將有助于促進東亞歷史海域的共同繁榮。

3.以實證與理論并重的方式研究東亞歷史海域

以實證研究再現東亞海域史是課題的主要研究法。挖掘新史料,用史料說話,探討東亞歷史海域的海上社群、帆船—艦船、航海技術、情報傳遞、物資流動、錢幣等重金屬的流動方向等,從而歸納總結東亞歷史海域的互動模式與規律。理論研究則重在發現東亞歷史海域自古以來和諧共生理念的延展、擴大以及自我認同與他者認同的可行路徑等。在異質文明進入東亞歷史海域后,在模仿與趕超上,近代日本的海上擴張打破了原有東亞海域的寧靜與和平。對“日本海洋國家意識”、“海上萬國公法體系”、“日本的‘霸權體系’”、“日本的‘海上帝國’”、“日本‘海上帝國’與‘文化共同體’的細部關聯”的探討,為東亞歷史海域研究在理論創新上提供了諸多可能。在大力提倡“人類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以及“亞太命運共同體”的當下,從理論上探究東亞歷史海域,可為上述理論概念的闡釋增加實例。

4.構建東亞歷史海域學科體系

學術研究的本質在于構建學科體系并不斷加以完善。東亞歷史海域課題在闡釋“互動機制”的基礎上,可以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提供相應的歷史案例。因此,一并考慮建設可以與“海上命運共同體”互動的海域研究學科體系,理應成為東亞歷史海域研究課題的重要使命之一。海域研究學科體系涉及歷史地理學意義上的海洋劃界和海洋文化學意義上的海洋觀等內容,在今后的具體實踐中,將其納入到示范課程建設和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試點建設中來。同時,以該項目為依托,構建“東亞海域研究所”等學術平臺,探討海域的可持續發展與海域環境的安全保障。

2018年11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歷史海域研究”(項目編號:18ZDA207)成功獲批,該項目明確提出以構建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海上命運共同體”為目標,以構建服務于中國國家利益的東亞海域學科體系為宗旨。“東亞歷史海域研究”叢書將牢記宗旨,從新海洋史的視角,采用歷史學、國際關系學、歷史地理學等交叉學科研究法,推出系列成果,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東亞歷史海域研究”首席專家

東北師范大學日本研究所所長

陳秀武

2020年11月25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上思县| 苗栗县| 图片| 抚州市| 岳阳县| 来凤县| 桂东县| 松潘县| 泾川县| 城固县| 多伦县| 晋中市| 扬州市| 宣化县| 巴林左旗| 浦江县| 安达市| 平泉县| 子长县| 文昌市| 兴山县| 峡江县| 屏边| 双流县| 泰州市| 安西县| 吴江市| 万安县| 台前县| 塔河县| 昭通市| 安徽省| 汶川县| 玉树县| 莱阳市| 巴彦淖尔市| 兴文县| 静乐县| 广德县| 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