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誰的臣
- 大唐:從玄奘高徒辯機開始
- 花門酒家客
- 2464字
- 2024-09-14 11:00:00
兵部尚書崔敦禮立刻接著道:“臣提請政事堂商議此事后再行決定。”
“很好?!崩钪温曇舻统?,他再次抬眼看向殿下群臣,越過剛才發聲的幾人,繼續往后看,隨意問道:“殿內的都是我大唐棟梁,那都是朕之臣嗎?”
褚遂良心中一驚——皇帝陛下是什么意思?
他忽然感覺事情變了味,本來只是圍繞著辯機的任命而有些政見不同,怎么突然李治要問這樣的問題。
皇帝要大家站隊了!
褚遂良得出了這個結論,稍微靈光的群臣也得出了這個結論。
李治等不及長孫無忌徹底黯淡了,他迫不及待要實現徹徹底底的手握親政之權。
這也太突然了,沒有任何預兆,哪怕是辯機也不知。
今日早朝本應該是商議應對隨時反叛起兵的李恪,忽然間就演變成了表態站隊。
難怪皇帝陛下昨晚只和褚遂良、辯機說了沒一會就散了。
他能睡得著?他沒睡著,他就籌劃到了這一步,想到了這一局。要將長孫無忌大半年來甚至往前追溯到貞觀末年,自他被立為太子那一日起,被長孫無忌所戴的緊箍咒徹底顯露出來,好拔除!
整個大唐的權力,可以說盡握在這殿里所立之人中,皇帝陛下是如此迫不及待。他早料到重用辯機會引起激烈反對,所以事先沒有半點風聲,等到朝會一開始,立即宣布。
褚遂良此時意識到自己長期以來小覷了皇帝,那個曾經唯唯諾諾,謙恭仁和的皇帝變了。到底是李世民的種啊,所有人都看錯了。
辯機還跪在地上,他也呆在了當場。
我成為了靶子?辯機心里明悟,李治要拿他做刀,撕開那道隱形的帷幕,讓一切都露出來。
來不及多想,李治又漫不經心道:“朕再問你們,你們是朕之臣嗎?”
辯機立刻大禮叩首,他的聲音洪亮而忠誠,“臣是?!?
一直閉眼的程知節猛地睜開,眼露精光,拜倒曰:“臣是!”
在程知節行動后,三省六部、九卿、五監乃所屬各司再往下,一直到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大理寺獄丞、長安縣、萬年縣錄事等在京的九品官員,紛紛跪倒高呼“臣是”,打眼望去,黑壓壓一片。
這時,許多人才注意到偌大的殿里十分擁擠,才想起來一件事。
今日是二月初五,按唐制,早朝唯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參加。每逢初一、十五,只要是在京的官員,才能參加早朝面圣。由于初一和十五,人數多,往往會移步到太極殿舉行早朝。
而今天在早朝開始前,皇帝陛下就命人火速通知所有在京九品的官員破例到日常舉行早朝的殿參加早朝,以至于還沒做好準備的五品以下官員陸陸續續趕至。
這是皇帝李治的謀劃,誰能想到用意如此之深?
“臣是”的聲音在殿中涌動和回蕩,聞著無不感到心潮澎湃。
那些被長孫無忌所提拔起來的,屬于褚遂良、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四相的人并五一人站著。
那些不想表態的,沒反應過來的,猶豫不決的,如來濟、宇文節、高履行、長孫祥、韓瑗等人,也被這股力量和場面所挾持,不由自主跪了下來,沒有膽量硬撐著。
無論有的人心里怎么想,在跪下去的時候,他必須承認自己是皇帝的臣。
整個大殿里,站著的唯有褚遂良、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崔敦禮五人。
目睹眼前黑壓壓的一片跪倒之人,那“臣是”的洪鐘之聲還在耳邊回蕩,崔敦禮冷汗直掉。
他還不是宰相,只是兵部尚書。于是,猶豫之下,他也跪了下去,未發一言。
看到崔敦禮屈服了,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互相微微對視一眼,緩緩跪了下去。他們是從太子府任上被一手被提拔為宰相的,雖說是長孫無忌安排的他們,受長孫無忌鉗制,可也在太子府輔佐李治多年,君臣感情是不容抹去的。
無論此三人支不支持李治對辯機的官職任命,他們也不能否認自己是李治的臣。
在于志寧、高季輔、張行成跪倒拜見后,李治輕輕拂了拂衣袖,瞥了一眼褚遂良,道:“既是朕的臣,跪著累,都起來吧。”
他沒有給褚遂良猶豫的時間,褚遂良并未跪倒。
“謝陛下恩。”除了褚遂良,所有人齊齊起身,站的筆直。
辯機也終于趁機得以起身,他跪了很久,現在感到膝蓋酸痛。
想了想,他準備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到孫伏伽身后。
李治卻突然含笑叫住了辯機,“莫急。”
只見李治看向任中書舍人不久的李義府,吩咐道:“速擬圣旨,最后我再過目?!?
李治現在的意思是這道圣旨走完所有流程后他再看,不需要來回讓他審閱。他相信李李義府,也想看看其他人的意思。
李治竟然是當場要將口諭直接轉為圣旨,平日里負責草擬圣旨的是中書省,中書令和中書侍郎是不會親自動筆的,基本都是中書舍人起草,交由中書侍郎和中書令審核后,再交由皇帝過目。
皇帝認為沒問題后,再送到門下省,門下給事中具體再核對一遍后,門下侍中和門下侍郎點頭同意后,簽上字,再呈給皇帝,皇帝畫敕,蓋上大印,就算圣旨完成了。最終將成型的圣旨送到尚書省執行相關決定。
所以,中書舍人、門下給事中、尚書六部這些參與政令處置的人往往都是宰相苗子。
李義府,這個在歷史上叩門上表,請求廢黜王皇后,改立立武則天為后的推手,這一刻感到責任重大。
他重重點頭,“臣立刻就辦!”
殿里自有人備好了紙、筆等物品呈上,李義府毫不含糊,立刻提筆就寫,很快擬好了圣旨,他將遞給了任中書令的高季輔。
高季輔看了眼褚遂良,褚遂良沒有任何動作,于是高季輔再心里嘆了口氣,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接著圣旨傳到了于志寧和張行成手里,兩位侍中面無表情地飛快簽好了名字。
至此,圣旨算是完成了,被恭敬呈送到李治手里,李治掃了一眼后畫敕,笑意盈盈道:“褚公看看吧?!?
因長孫無忌和李勣都不在,尚書省暫由褚遂良做主,行使大權。
圣旨被送到了褚遂良手里。
他會不會執行?還是要據理力爭。這是所有人內心的想法,此刻大家都在看他。
萬眾矚目中,褚遂良抿著唇忽然笑了,“好。”
他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將其遞給了兼任著檢校吏部尚書的高季輔。高季輔點點頭,當即表態道:“待早朝結束,臣就辦。”
至此,圣旨走完了流程,辯機被任為檢校刑部司郎中、檢校御史中丞,仍兼大理寺少卿的決定在法理上生效了,沒有任何辯駁的余地了。
也意味著褚遂良暫時屈服了,這件事沒有再議的必要了。
“臣謝圣恩?!鞭q機立刻再下跪叩頭,然后起身終于站到了孫伏伽身后。
本應一同叩謝的王孝杰和李漱并未在場,李漱是國戚,用不著參加早朝,王孝杰則還在盯著永嘉公主府與盧家,沒空參加。
倆人沾了辯機的光,眨眼間前進了一步,尤其是王孝杰,實權在握。
“現在,朕還有一件事要說?!贝耸律w棺定論后,李治又發聲了,所有人心頭為之一顫。